APP下载

关联理论视角下虚假语用预设的识解策略

2018-03-20莫爱屏

英语知识 2018年1期
关键词:意图关联预设

梅 晴 莫爱屏

(1.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

1.引言

“预设”问题是语用学研究的焦点课题之一。最初语言学界开始从语义关系的角度开始对其进行了研究,后来又逐渐转入语用角度。语用预设作为言语交际行为中普遍又特殊的语言现象,涉及到语境、说话人等多种因素。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即预设)关系(何自然,1997: 68)。目前学术界在解释有关语用预设的诸多复杂现象时,也关注到了语用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现象——虚假语用预设。虚假语用预设虽然形式上和一般的语用预设相似,但在本质上与一般的语用预设有很大的区别,并且在交际中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虚假语用预设是一种把非言语交际双方知识共有场中的信息处理为预设信息的语言现象,是日常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重要语用策略。在明示话语的刺激下,当发话者观念世界存在的既定预设与听话者的假想预设发生分歧,各自为政,虚假语用预设就会产生。目前对虚假语用预设所进行的探讨还远远不够,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将虚假语用预设和一般语用预设混为一谈。本文拟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虚假语用预设的识解策略,专注于预设接受者和认知语境,探讨听话人如何根据具体语境去理解说话人的字面意义以及言外之意,从而将虚假语用预设加以析出、转移、填补和接用。

2.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预设现象吸引了国内外无数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他们在预设的界定和分类、预设的特征、预设的触发机制和实现途径、预设的功能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此外,许多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从语义、语用、语篇、认知、对比等角度去研究预设,并取得了重大成就。如Levinson(1983),Leech(1987),文卫平、方立(2008),谭学纯、朱玲(2008),何自然、冉永平(2001, 2003),朱永生、苗兴伟(2000)、蓝纯(1999)、王文博(2003)、魏在江(2014)等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较为完备的预设解释理论。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人们对极其复杂的预设现象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方法也显得单一。

从现有研究来看,学界关于语用预设的阐述往往是研究以严格遵守“合作原则”的成功交际模式为文本对语用预设的分析,并倾向于将语用预设的共知性和合适性强加到所有的语用预设中,而忽视了违反共知性和合适性的一类语用预设——虚假语用预设,使得虚假语用预设的特殊性被忽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对虚假语用预设进行探讨的专著面世。因此笔者只能从期刊上搜集到一些篇章,虚假语用预设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用交际策略,亟需更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邹涛、曾江霞(2001)提出虚假语用预设是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现象,并从语篇信息流、话语意图、 语句焦点和语用含糊的角度出发对虚假语用预设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交际语用策略。张莹(2006)、沈晓娟(2008)、熊永红(2010)探讨了虚假语用预设的界定、分类,并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和心理空间理论阐释了虚假语用预设生成的实质。此外,国内一些学者(李延红 任培红,2007;沈晓娟,2008;支永碧,2011等)讨论了虚假语用预设不同于一般语用预设的语用效果,并分析了其在广告、庭审案件、政治话语、幽默话语等方面的运用,提出虚假语用预设是实现交际意图的一种有效手段。杜以慧(2011)从说话人的视角出发,探讨虚假语用预设在言语交际中成功运用主观性虚假语用预设策略的实现条件,然而在言语交际中听话人也同样可以运用虚假语用预设策略,但其交际中听话人成功运用虚假语用预设的情况尚未进行探讨。目前,有关虚假语用预设的国内外研究大多停留在其定义、分类、生成机制及语用功能层面上的探讨,利用认知语言学关联理论的原理,从听话人的视角去探索言语交际中虚假语用预设的识解策略尚未涉及和研究。

3.虚假语用预设的认知路径

谭学纯(2000)指出,表达与接受是言语对话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话语发生与理解的认知过程。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往往巧妙利用预设单向性、主观性、隐蔽性的特点及虚假语用预设策略,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产生的原因可能并非故意,如说话者错误估计了对方的知识范围或话语意图,称为“预设失误”;亦或是为了某种目的(如试探虚实或纯粹逗乐 )而故意为之,称为“预设撒谎”。关于虚假语用预设中的“预设失误”现象,本文在此不做探讨。然而,言语交际中听话人如何识别说话人“有意为之”的预设意图,成功的将虚假语用预设解析破解?根据关联理论,交际就是明示过程与推理过程不断交替进行,并以获取最大关联为目的的言语交流行为,在说话人明示话语的制约下,听话人顺其导向寻求最大关联并进行合理推理。本文拟探讨在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交际过程中,听话人如何在动态变化的认知语境中不断调整,做出选择,从而将“预设撒谎”加以析出或改变。

3.1 虚假语用预设与明示-推理交际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明示(说话人)-推理(听话人)的过程,话语的理解就是再现话语的关联性。Sperber和Wilson(1986/1995)所提出的明示-推理交际定义是:说话人发出一种刺激信号,使之对交际双方互明(mutually manifest),通过这种刺激信号,说话人向听话人明示一系列的命题。明示不等于听话人明白说话人的意图,听话人还需要通过推理,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

语用预设作为一种交际形式,也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只是其过程更为复杂,因为它涉及到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相互认知交际和明示推理过程。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语用预设存在两种过渡性的认知变体: 发话者( 言者S) 的既定预设和听话者( 听者H) 的假想预设。发话者 的观念世界对于预设内容存在着“表达”的关系( 既定预设),听话者的观念世界对于预设内容存在着“理解”或“接受与否”的关系( 假想预设) 。只有当既定预设和假想预设在实现交际中相一致时,“表达”——“理解”——“接受”的 交际程序就会畅通,语用预设才会实现并最终体现在听话者的反馈行为中,这才是一个成功的交际。如果两者在实现交际中不一致,无论是既定预设还是假想预设即该交际中的语用预设都会转化为虚假语用预设(熊永红,2010)。

虚假语用预设产生以后,听话人如何识别说话人明示话语中虚假语用预设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交际是本文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示-推理交际中,听话人解析虚假语用预设涉及到认知心理过程。本文拟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在言语交际中,听话人成功将虚假语用预设识解的策略。

3.2 虚假语用预设与关联语境

在明示-推理交际中,说话人示意的目的,就是听话人明确说话人某些假设显映的意图。那么,究竟哪一个“语境”最符合交际意图呢?这就需要听话人在众多认知语境中去寻求“最佳关联”,从而将预设目的加以解析。

虚假语用预设是一种把非言语交际双方共有场中的信息处理为预设信息的语言现象,这就需要听话人运用语用或认知推理来推导出说话人话语中隐含的语用预设,从而将其成功地析出或转变。关联理论为虚假语用预设研究也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在认知语境中,关联度越大,语用预设越明显;关联度越小,语用预设越隐含。尽管语用预设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但听话人能够根据具体语境加以析出。根据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和认知原则,每一个示意交际行为都预先设定该交际行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听话人总是选择最具有可及性的语境假设来处理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在具体的认知语境中,说话人或听话人亦可以根据语境进行调整,找到话语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对虚假语用预设进行过滤析出、转移、填补或接用。

综上所述,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构建的虚假语用预设的认知路径如下图所示。言语交际涉及言者表达和听者理解两个方面,当表达-理解-接受程序受阻,导致说话人的既定预设与听话人的假想预设相冲突时,虚假语用预设就会产生。本文着重探讨说话人“有意为之”的“预设撒谎”虚假语用预设的识解策略。听话人在认知语境下寻求“最佳关联”,识别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成功进行推理交际,运用过滤析出、转移、填补和接用四种策略识解虚假语用预设,并达到特定的语用效果和交际目的。

图 虚假语用预设的认知路径

4.虚假语用预设的识解策略分析

支永碧(2010: 262)对虚假语用预设的界定为:言语交际双方在特定的交际语境中因为主观或客观原因而导致发话人的既定预设和听话人的假想预设发生冲突的语言现象。本文重点关注的虚假语用预设中的“预设撒谎”现象是指说话人为了达到某种交际意图,故意将对听话人虚假的、未知的、有争议,且暂时不能接受的非交际双方共有知识处理为预设信息,即为达到特定交际目的而使用的语用策略。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原理来分析虚假语用预设的成因,可以突破以往片面关注说话人而忽略听话人的局限,从听说双方的配合上去考证虚假语用预设的生成。本文拟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讨在认知语境下听话人如何识破说话人的意图,运用过滤析出、转移、填补和接用等语用策略识解虚假语用预设,并达到一定的交际效果。

4.1 虚假语用预设的过滤析出

从说话人的视角来看,虚假语用预设是基于语用预设的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特征而生成的(杜以慧,2011)。在明示-推理交际中,听话人要能准确识别说话人的真正意图,把原本不清楚的、隐蔽的虚假语用预设从底层过滤析出,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回答。

(1) A: Do you regret having bought that apartment?

疑问焦点:“Whether you regret or not?”

预设: You have already bought that apartment.

B: Do I regret what!? I haven’t bought an apartment.

(2) 问: 今天和你发生性关系的女孩子你认识否?

疑问焦点:“认不认识。”

预设: 你和那个女孩子发生过性关系。

答: 我不认识,以前也没见过,我是第一次碰到。

以上两例说话人话语中语用预设具有隐蔽性的特征,听话人一不留神就会把说话人的虚假语用预设看作事实加以接受。说话人通过转移疑问焦点,将最佳预设的出现位置由背景挪到后景误导听话人错误地认定“最佳预设”,进而达成自己的特定目的。此时说话人的预设信息是非听话人所共知的,通过试探性的提问,设置虚假语用预设陷阱。例句中的听话人准确识别了说话人隐蔽的预设信息,将话语中的虚假预设过滤析出,否定了说话人的预设意图。

4.2 虚假语用预设的转移

虚假语用预设的转移策略,指的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听话人可以根据语境进行调整,可以对说话人的语用预设进行改变、调整和转移。在言语交际中,听话人可以顺应语境,通过转移预设焦点,改变预设信息,取得特殊的交际效果。

(3)记者招待会上,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周总理通过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了我国的经济成就。这位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嘲笑中国穷,实力差,国库空虚;另一个是想刺探中国的经济情报。记者的提问明显不怀好意,故意刁难。周恩来总理将记者话中预设的“中国人民银行资金的总额”转换成“中国银行所有人民币面值的总和”,虽然表面上己经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予对方任何实质性的回答。在记者招待会的语境下,周总理巧妙利用虚假语用预设的转移策略,将看似不相关联的回答解释得合情合理,又不乏幽默。这个更换既保守了国家机密,回敬了记者的不恭,又活跃了记者招待会的活跃气氛,表现出周总理超群的才智和外交手腕。

(4)一个外交官去见林肯,发现他正在刷鞋。

外交官很惊奇地问到 : “ 哎呀 ,总统先生 ,你还要给自己刷鞋吗?”

林肯回答:“是呀,那你还要给谁刷鞋呢?”

在这个例子中,按照一般常识,外交官话语的语句焦点应是主语“ 你”,其语用预设是总统的鞋不用自己刷而应由别人来刷。但林肯故意把外交官的语句焦点理解为“给”的宾语“自己”,那么就从外交官的话语中得出了一个滑稽的虚假语用预设 ,即“ 平常大家都只给别人刷鞋而不用给自己刷鞋”。通过虚假语用预设的转移,林肯不仅维护了自己的面子,还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

(5)一位记者参加丘吉尔八十岁宴会,临走时他对丘吉尔说:“我希望明年还能来参加你的生日宴会。”

丘吉尔回答道:“你这么年轻,我看没问题。”

在这个例句中,我们也不难推出记者话语中存在的虚假语用预设:丘吉尔明年很可能不能举行生日宴会。但丘吉尔识破了记者的意图,顺应语境,巧妙地将预设焦点“丘吉尔能否举办生日宴会”转换成“记者是否能来参加”。听话人通过对预设焦点的转移,在认知语境中恰当地找到了“最佳关联”,变换话语策略,反唇相讥,达到了特殊的交际效果。

4.3 虚假语用预设的填补

虚假语用预设的填补策略,指的是语用预设在具体语境中缺少语言形式、语言标记不明晰的情况下,交际双方需要补全信息,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有时说话人故意表意模糊,创设虚假语境,给听话人设置预设陷阱,影响听话人对语用预设的理解和判断。如:

(6) 老师:你在家里听话吗?

留学生:正因为不听话才来了中国。

老师:你爸爸妈妈不喜欢你?

留学生:啊?

老师对学生的家庭背景不甚了解,不知道学生父母对于他来中国留学的真实态度,留学生也没有加以明确交代或暗示,因此,“正因为不听话才来了中国”在这个特定语境中引发了两个预设①我没有听从爸爸妈妈不让我来中国的劝告,自作主张来到中国。②我爸爸妈妈让我来中国是为了惩罚我的不听话,而我不愿意来。两个预设的表意方向完全相反,互相抵制,却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融于彼时彼刻交际双方不太明朗的语境,而老师恰恰选择了违背对方原意的可能性,使既定预设具有了“虚假性”。当前语境激活的预设,造成了交际双方对同样内容有了不同的解读,给虚假语用预设留下了“可乘之机”。预设信息量的缺失制约了听话人对说话人话语的理解,产生了对话冲突,只有填补预设信息,才能消除话语歧义,促使成功的言语交际。

(7) At the Supermarket

At the supermarket I noticed an elderly man who seemed to be following me wherever I went.As I moved to each aisle, there he was, smiling at me.Now I was wondering if he was interested in me.At the dairy counter I was checking out the eggs when I felt a tap on my shoulder.Turning around, I saw that it was the same man.

“Lady,”he finally said,“you have my shopping cart.”

交际就是明示过程与推理过程不断交替进行,并以获取最大关联为目的的言语交流行为,在说话人明示的制约下,听话人顺其导向寻求最大关联(魏在江,2006)。在这个例子中,有这样一个认知语境:超市中一名男子一直尾随一名女子。按常理,这名女子很容易寻求最大关联预设:那位男子对她有意。语境信息的模糊性,造成了预设信息量的缺省,听话人的认知世界引发了虚假预设,从而产生了误解。其实她误会了,他跟着她是因为她误拿了他的购物车。男子最后的一句话,填补了语境信息的缺失,解析了虚假语用预设,并产生了特殊的幽默效果。

(8)甲:你怎么一直不接电话,如果你忙,记得给我一条短信好吗?

联系不上很让人担心你知道吗?

以后不要这样了!

乙:啊,对不起,刚才在开会没听见,你是?

甲:我快递!!!有你的包裹!!

乙: ……

在这个例子中,说话人的明示话语中,存在这样一个既定预设—甲和乙的关系非常密切,甲急需联系上乙。在认知语境下,听话人容易寻求最佳关联性,产生虚假语用预设—说话人是他所熟知的某个亲密的人。由于语境信息的缺省,听话人进一步追问,使用了填补策略。当说话人表明的身份是一名快递员时,听话人顿时哑口无言,因而产生了幽默的效果。例句中虚假语用预设的产生正是因为听话人在认知语境下,说话人表意模糊,造成预设信息量的缺省,从而制约了听话人对语用预设的理解,这时只有使用填补策略,才能识解虚假语用预设。

4.4 虚假语用预设的接用

虚假语用预设的接用策略,指的是听话人顺应语境,巧借说话人的预设进行接用,或转换认知模式或转移预设视角,在识破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的同时又给予反唇相讥,达到了特定的交际目的。

(9)一位旅行家跟诗人海涅谈起他到一个小岛去的经历:“你猜我在这岛上见到的最奇怪的现象是什么?”海涅问:“是什么?”旅行家神秘一笑:“这个岛上居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身为犹太人的海涅平静的说:“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和你到小岛上去一趟,就可以弥补这个缺陷了!”旅行家被说得满脸通红。

在这个例句中,旅行家不怀好意地故意将“犹太人”和“驴子”两个概念放到一起,对海涅进行讥讽。海涅将计就计,巧借旅行家的话进行了虚假预设的接用:我和你到小岛上去一趟,就可以弥补这个缺陷了。我海涅是犹太人,那么,你是驴。旅行家自作聪明,却没有想到被迫当了一回“驴子”。听话人顺应语境信息,识破说话人的预设意图,巧妙进行了预设推理和接用,取得了特定了语用效果。

(10)国王: 要是你面前一边放着金子,一边放着正义,你会选择哪一样呢?

阿凡提: 我愿意选择金子。

国王: 你怎么了,阿凡提? 要是我呀,我一定选择正义, 绝不会选择金子。金子有什么稀罕的?正义可是不容易找到的啊!

阿凡提: 谁缺什么会想要什么,我的陛下。您想要的东西,正是您最缺少的呀!

例句中,国王选用“对事物的取舍往往反映当事者的某种品行”的认知模式,预设选择正义的人是正义的,选择金子的人是贪婪的。国王在标榜自己的同时,又企图不失时机地讽刺阿凡提。聪明的阿凡提听出了国王的意图,在否定国王的语用预设的同时,顺应语境,接用虚假预设,巧妙地换用另一套认知模式“对事物的取舍往往反映当事者对某类事物因缺少而渴望得到的心态”与国王周旋,预设“谁缺什么,就想要什么”,于是对同样的行为“国王选择正义,我选择金子”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解释:“国王缺的是正义,我缺的是金子”。听话人从关联语境出发,对说话人的明示话语进行推理交际,巧妙接用虚假语用预设,反唇相讥,识破了预设陷阱。

5.结语

虚假语用预设是日常交际中常用的一种语用策略,巧用虚假语用预设能达到特殊的交际意图和效果。在特定的交际语境中,发话人的既定预设与听话人的假想预设发生冲突时,就会发生虚假语用预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 ,语用预设涉及听话者在交际过程中的认知推理和心理运算,语用预设产生于交际参与者对话语关联性的寻求。在言语交际中,听话人如何识别说话人的意图,成功进行推理交际,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话题。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从听话人的视角,对虚假语用预设的识解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过滤析出、转移、填补和接用四种语用策略,以期为虚假语用预设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只做了虚假语用预设识解策略的初步探讨,相关研究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深化。

[1]Leech.1987.语义学[M].李瑞华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Levinson,S.1983.Pragma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Sperber,D.& D.Wilson.1986/1995.Relevance:Communication& Cognition[M].Wiley : Blackwell.

[4]杜以慧.2011.言语交际中虚假语用预设策略实现条件探析[J].现代语文,(12):75-77.

[5]戈宝权.1981.阿凡提的故事[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6]何自然.1997.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何自然 冉永平.2001/2003.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8]蓝纯.1999.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J].外语研究,(3):11-14,19.

[9]李延红 任培红.2007.虚假语用预设在幽默话语理解中的作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2):79-80.

[10]尚新 刘春梅.2005.英汉幽默故事选读[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1]沈晓娟.2008.虚假语用预设研究[D].汕头:汕头大学.

[12]谭学纯 唐跃 朱玲.2000.接受修辞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13]谭学纯 朱玲.2008.广义修辞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14]文卫平 方立.2008.动态意义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5]魏在江.2006.关联与预设[J].外语与外语教学,(8):1-5.

[16]魏在江.2014.语用预设的认知语用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7]王文博.2003.预设的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34-39,81.

[18]熊永红.2010.虚假语用预设及其认知解读[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3):34-37.

[19]邹涛 曾江霞.2001.虚假语用预设: 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现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80-83.

[20]张莹.2006.虚假语用预设的实现途径[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3):36-37.

[21]朱永生 苗兴伟.2000.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J].外国语,(3):25-30.

[22]支永碧.2010.政治话语语用预设的批评性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3]支永碧.2011.政治话语虚假语用预设的批评性分析[J].社会科学家,(9):154-158.

猜你喜欢

意图关联预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奇趣搭配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智趣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无关联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