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批评多一些温情

2018-03-19张春红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善意批评宽容

张春红

摘 要:批评,是对小学生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着重阐述班主任工作中“批评”的两个策略:以善意的说教为基础,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我们主张,批评要多一些温情。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批评;善意;宽容

教育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少不了“批评”。批评的目的是让学生明事理、知己过、知己过、思悔改、学做人。批评是一种育人的技巧,是一种融心理学、教育学、文化素养于一身的经验艺术,掌握和积累这些育人的艺术,有助于我们教育工作者,切实而有效地教书育人,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基于善意

没有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批评是班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使批评达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目的,需要班主任因势利导,适时适度,用善意去包装批评,把关爱和宽容融进批评中,用善意的批评浇灌他们干涸的心田,从而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在错误中成长进步。

班主任在日常班务管理过程中,应热爱和关心每一位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排忧解难,建立和谐融洽,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这样,当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的批评就很容易被学生认同接受。在批评学生之前,班主任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青少年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弱,极不情愿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老师点名批评,伤及颜面。因此,选择恰当的场合尤为重要,应避免当众批评学生,以免他们产生抵触情绪。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先褒后贬,先提到学生身上的优点,让他对自己有信心,然后再引导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有的学生行为习惯较差,思想顽固,经常违反校纪班规,不服从班干部的管理,甚至公然顶撞老师,和风细雨般的教育方法达不到触及心灵的目的,在这种情形下,班主任采用适当的严厉批评能产生一定的震摄作用,更能让学生意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启发其进行自我反思和教育,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当学生的内心产生愧疚和自责感时,一定要抓住时机耐心细致的做好抚慰感化工作,使他们感受老师的宽容和大度。

有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容易发怒,喜欢单刀直入,这会导致学生口服心不服,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前,要先全面了解事实真相,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用迂回的方式,旁敲侧击,委婉地进行批评,即把“良药”装在“胶囊”或是“糖衣”中,来解决苦口的问题。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只有比较才能鉴别”,在对比中予以批评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借助他人的经验教训,运用对比的方式烘托出批评的内容,能使被批评者感受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促其自我反省。批评学生,固然不能嘻嘻哈哈,但总是拉下面孔,让学生望而生畏,效果也不一定好。所以即使是批评,教师也应当和蔼可亲,严中有爱。一个轻轻地拍肩膀的动作,一番轻声细语的分析开导,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教师应学会采用善意的批评教育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肯定、鼓励和宽容。那么,即使是批评,也会似和风细雨,冬日暖阳般滋润学生的心灵,拂去学生心头的阴霾,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思想教育,并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认识水平,不犯错或少犯错,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怀有宽容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就拿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要不急不躁,要有宽容的心态,不横加指责、不随意批评。更多的时候,是静下心来和学生一起分析错在哪里,帮助引导学生改正。给学生一次改正的机会,学生就多了一次健康成长的机会。

宽容是教师良好形象的一种内涵,一种爱的体现。班主任应该用爱的情怀,接纳的姿态来帮助他们,当然也包括他身上的缺点。我们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孩子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能轻易或者盲目地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对学生的宽容,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待问题学生,班主任善解人意的宽容往往比严厉的苛责批评让人悔改。宽容能驱散怨恨,宽容能带来温暖,能创造轻松和谐的育人氛围。要善于运用宽容,让宽容成为一种教育艺术,使学生在教师的欣赏中愉快地接受教育,自觉地改进并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这正是我们教师宽容不疲的原因所在。我们虽然不能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但至少我们要有广博的胸襟来宽容学生,有着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理解和关爱,有著让学生拥有一种真善美精神的力量。当然,班主任对学生的宽容决不是放纵,决不是放弃教育的原则和放弃评判事情的标准,教师的宽容是严格与矛盾的统一体,宽容是别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宽容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评判学生看主流,心存善意看发展,宽而有度、宽而有爱。

但是,宽容不等同于纵容。教育需要宽容,但教育不需要纵容。教师的宽容,给了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学生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就能成为金不换的“回头浪子”。但是如果宽容演变为纵容,就会让学生变本加厉。宽容应该因时而施,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作为班主任应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宽容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改过的机会,使他们自觉的改正错误。作为教师当学生犯错的时候给学生时间上的宽容,可缓解一下解决,给他一定时间进行思想斗争,达到自我纠正的目的。态度上的宽容,冷静处理,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想想。处理上的宽容,对学生所犯错误酌情处理,区别对待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以利于调动积极因素。

三、结语

批评既是教育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的一种表现,但毕竟批评是一付苦口的良药。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要使被批评者乐于接受批评,从而让良药不苦口,那么,我们就应该讲究批评的方式、策略和批评艺术。

参考文献:

[1] 徐艳春,刘根兰.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J].汉字文化,2017(22):84-85.

[2] 马嫦亮.对小学体育教学激趣策略的探究[J].学周刊,2016(27):35-36.

猜你喜欢

善意批评宽容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谈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与“惩罚”
印媒:克里访印“批评”莫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