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致多形红斑型药疹一例
2018-03-19史琼
史琼
关键词 多形红斑;氧氟沙星;药物不良反应;药疹
中图分类号:R75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02-0039-02
Multiform erythema induced by levofloxacin injection :a case report
SHI Qiong
(Huajing Tow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1, China)
KEW WORDS multi erythema; levofloxacin; drug side effect; drug rash
1 病例介紹
患者男,81岁,既往有头孢类及青霉素药物过敏史,2017年6月21日因肺部感染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400 mg抗感染治疗,次日患者头面部及四肢皮肤潮红,外耳廓、眼眶周、唇周、颈部、阴囊皮肤水肿,考虑“药物过敏”,停药并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甲强龙)40 mg静脉滴注抗过敏治疗,但第2天皮损无改善并进行性增多。查体:眼眶周、口唇周、外耳廓、颈部、阴囊皮肤、四肢及躯干散在分布红色、紫红色斑疹(图1),部分融合成片状,部分皮肤糜烂,少量渗液,双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破溃出血,继续静脉滴注甲强龙40 mg,下午患者至华山医院急诊皮肤科就诊,当日行相关检查,白细胞9.35×109/L,中性90.2%,中性粒细胞8.44×109/L,NT-ProBNP 21 652 pg/ml,肝酶轻度升高,肾功能正常。胸部CT示双肺炎症,双侧胸腔积液伴右肺下叶部分膨胀不全,皮肤科诊断多形红斑药疹,眼科会诊后诊断双眼角结膜炎(药物相关性),内科会诊后诊断肺部感染、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当日给予甲强龙40 mg、维生素C注射液2.0 g抗炎抗过敏,丙种球蛋白2.5 g×7瓶/d提高机体免疫力,磷霉素抗感染,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保肝及抗氧化治疗,奥美拉唑注射剂40 mg护胃预防应激性溃疡,氟米龙滴眼液3次/ d、妥布霉素滴眼液3次/d、贝复舒滴眼液2次/d滴双眼,康复新液、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漱口清洁口腔及促进口腔黏膜修复。6月25日,患者原紫红色斑疹处见水疱(图2、3),水疱内可见黄色清亮液体,张力高水疱无菌针抽吸减轻疼痛感,破溃水疱创面予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痛,3 d后药物治疗反应良好,无新发皮疹及水疱,周身原散在分布紫红色斑疹颜色变淡,可见岛状皮色正常区,少许脱屑。丙种球蛋白治疗6 d、甲强龙40 mg静滴连续治疗13 d后,患者周身散在水疱吸收,眶周、唇周、颈部皮肤水疱结痂脱落(图4),脱屑显著,多为细碎鳞屑性,减少激素剂量甲强龙至20 mg静脉滴注,3 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片(25 mg×3 d,20 mg×3 d,15 mg×3 d,10 mg×3 d,5 mg×3 d),继续奥美拉唑40 mg/d,加用口服碳酸钙维D3片600 mg,1次/d。
2 讨论
该患者老年高龄,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且有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过敏史,感染后可选择的抗生素有限,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在社区卫生中心使用广泛,其多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食欲减退、腹痛、腹胀等,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红斑及注射部位发红、发痒或静脉炎等,神经系统如失眠、头晕、头痛等,一般疗程结束或及时停药后症状即可消失。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致多形红斑型药疹少有报道。多形红斑型药疹,多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及巴比妥类等引起,多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躯干。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丘疹,境界清楚,中心呈紫红色(虹膜现象),常出现水疱,伴有或不伴有高热,患者常出现口、角膜溃疡、虹膜炎、生殖器黏膜损害等;并可出现白细胞升高、肝肾功能损害及继发感染等,治疗复杂,可导致患者死亡。其机制一般认为是由光毒性引起,在紫外线激发下喹诺酮类药物氧化生成活性氧,活性氧激发了皮肤纤维细胞中的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激酶,后者又激活环氧合酶,引起前列腺素及类环氧合酶合成,并从成纤维细胞释放,引起皮肤炎症[1]。
该患者可能属于敏感体质,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后即出现全身散在红斑、水肿,虽及时给予甲强龙40 mg静脉滴注,可能是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免疫系统功能弱,症状没有控制,药疹进行性加重,并蔓延致全身。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致多形红斑型药疹较少见,在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到,属于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提醒社区医务人员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时应警惕,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或咨询药师,控制输液速度,以25~30滴/min为宜,使用中和使用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局部和全身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要及时停药,并积极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尽量减少患者损害。
参考文献
[1] 金有豫. 药理学[M]. 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