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应用

2018-03-19曲红梅杨勇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案例教学财务会计

曲红梅+杨勇

摘 要:针对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效果不佳的弊端,探索和实践了“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新模式。在分析案例教学和对分课堂两种教学模式理念及优势的基础上,找到二者结合的契合点,提出和构建了基于二者的复合教学新模式。将该复合教学模式在财务会计课程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分析了课堂讲授、发放教学案例、学生课下独立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复合教学模式实施关键环节及其方案,进一步探讨了“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实践应用表明,“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新模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案例教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财务会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8.079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财务会计课程内容更加丰富、难度加大,与会计实务结合更密切,很多会计操作都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这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传统课堂讲授的授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培养学生职业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针对财务会计课程特点,结合当前案例教学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出和构建了“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新模式,在财务会计理论教学中辅以案例教学,并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课程案例教学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契合点

1.1 案例教学的理念及优势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哈佛商学院的MBA教育实践中,强调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研究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剖析代表性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发现、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财务会计是会计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经证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2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及优势

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结合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提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新模式。所谓“对分课堂”,是将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该模式的教学理念是错开讲授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后有一段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包含三个过程: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 )和讨论(Discussion),简称“PAD 课堂”。可见,“PAD课堂”教学模式既保留了传统教学的课堂讲授环节,使知识传输的系统性和准确性得到保障;又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环节,给予其充分的内化吸收时间。

1.3 案例教学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契合点

1.3.1 案例教学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都强调先进行理论讲授

案例教学注重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的结合,但理论讲授是首要环节,学生只有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教学案例进行较为深入地思考和分析,才能够在后期课堂讨论中取得案例教学法应有的教学效果。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则更进一步清晰界定了理论教学和课堂讨论的时间为一半对一半,强调先进行传统理论讲授,保障知识传输的系统性和准确性,这也是对分课堂的首要环节。

1.3.2 案例教学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都强调将独立思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案例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都会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使他们对案例有较清晰的认识和较深入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堂讨论,学生之间充分交换思想,对案例的理解分析更加深入透彻,体现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通过完成各种形式的课后作业,对理论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这本质上是个独立思考过程,不同学生对知识内化吸收的节奏和方式不尽相同,但大多能做到对理论知识的基本了解,课堂讨论时有感而发,有助于课堂讨论的顺利进行。可见,案例教学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都强调将独立思考和课堂讨论相结合,这是顺应学习规律的。

1.3.3 案例教学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都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取决于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程度,强调学生是案例分析和讨论的主体。因此,要提高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学习效果,就需要积极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内化吸收知识的能力,相信学生通过课堂讨论能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及效果。

以上三个方面说明,案例教学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契合点,能够结合使用,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将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2 “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模式实施关键环节及其方案

2.1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是案例教学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的第一步。如果学生没有具备相關的理论知识,那么接下来的独立思考内化吸收环节和案例讨论环节就无法实施。基于对分课堂教学理念,课堂讲授时间大概占据总课时的一半。要求教师做好前期准备,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和周历,将案例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包括案例个数、案例教学时间分配等。同时,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重新梳理,课堂上讲授重难点即可,删减部分靠自学即可弄懂的知识点。

2.2 发放教学案例

课堂讲授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下发财务会计案例,给学生留出充分的独立思考和案例分析的时间。教师下发的案例应针对课堂授课环节的理论知识,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可以适当设计提出若干相关问题。对于较为复杂的案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告知查阅参考文献的方式。当然,在发放案例之前,教师首先应做足功课,熟悉案例内容,合理预计学生独立分析案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对未来课堂讨论过程中的可能出现争议之处提前做到心中有数。endprint

2.3 学生课下独立分析案例

学生课下独立分析案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课堂理论知识进行个性化内化吸收和学以致用的过程。学生得到案例资料以后,应仔细阅读案例,必要时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借用各种工具深入理解案例,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逐步理清自己的思路,形成个人的观点,以便进行接下来的课堂讨论及发言。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形成自己的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的总结,既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案例理解的深刻和广度,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2.4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应遵循组内讨论—班级集中讨论—教师点评三个步骤。在学期初,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讨论小组成员构成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成绩及性格、能力等,保证小组的讨论气氛能够活跃。首先,进行组内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经过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启发,学生可以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调整独立思考案例时出现的偏差,较为顺利解决出现的问题。其次,进行班级集中讨论。教师根据小组讨论的观察情况,抽取几个小组进行发言,与其他讨论小组之间交换意见或者是提出待解决的问题。这个环节,其他小组可以给予补充或者是解答。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教师应重点指出学生分析案例过程中的优点及不足,并进一步对理论知识的盲点进行总结强调,还可以指出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题,以帮助学生开阔思路,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案例选择

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前提。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选择案例时,首先应具有针对性。选取的财务会计教学案例必须与课堂理论授课内容紧密联系,有机结合,以便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应注意案例的真实性。真实的案例可读性较强,有助于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紧密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再次,应注意案例的启发性。启发性的案例能给学生留出较多的思考空间,学生在讨论中会有较多的思想交流,能够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师的角色定位

转变并准确定义教师的角色是“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则承担着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的重任。整个教学进程的先后顺序、时间分布和相互衔接,都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和规划;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还应创造积极开放自由的讨论氛围,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顺利进行。要始终坚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习惯,最终提高他们的职业判断能力。

3.3 考核评价体系

从案例教学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实施过程来看,“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模式宜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课程成绩应该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除了包括学生的出勤及单元测验情况,更要考虑学生在案例分析与讨论中的表现情况。为了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教师应该将学生案例分析报告质量、小组发言情况及发言质量,讨论过程中的态度等作为评分因素,给予其公平客观的分数,激发学生在整个财务会计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 “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模式在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对课堂讲授、发放教学案例、学生课下独立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复合教学模式实施关键环节的分析探讨以及“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将该复合模式在财务会计课程中进行了应用。

通过分析学生对该复合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以及该课程的考试成绩,两方面均表明,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新模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5 结论

(1)结合案例教学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及优势,挖掘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分析了二者相结合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和构建了“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新模式,并将该复合教学模式在财务会计课程中进行了应用。

(2)从课堂讲授、发放教学案例、学生课下独立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四个方面探讨了复合教学模式实施关键环节及其方案;进一步分析了“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前提,同时“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模式宜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

(3)本研究工作提出和建立了一种基于案例教学与对分课堂相结合的复合教学新模式,构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实践应用证明该复合教学模式对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比较有效的。该研究将为改善当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4)本文工作对“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模式起到了应用示范作用,进一步,可将该复合教学模式推广到其他课程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崔欣.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实施中职业判断行为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17,(6).

[2]陈文.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高校《财务会计》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11):157.

[3]李玻,蒋艳.案例教学法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 2017,(19): 166-167.

[4]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5]伍光磊.高级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证券期货,2012,(7):189-190.

[6]黄寿生.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7,(12): 184-185.

[7]常颖,陈立群.关于会计案例教学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0,(08):51-52.

[8]孙志梅,李秀莲,高强.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探究[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18(02):182-183+192.

[9]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 2014,12(5): 5-10.

[10]朱幼凤.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5):77-81.

[11]汪险生.对分课堂在“公共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 2017,(9):90-92.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案例教学财务会计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