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3-19张璐王松涛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云南省问题对策

张璐+王松涛

摘 要:云南省是中国第五大茶叶出口根据地,但近年来,其茶叶出口优势有所下降,在国际市场上不敌其他同类产品。从云南省茶叶出口现状出发,阐述云茶近三年出口情况,继而分析云南省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从而优化云南茶叶的出口环境,推动云南茶叶出口。

关键词:云南省;茶叶出口;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8.024

1 云南省茶叶出口现状

1.1 出口产品结构

云南省茶叶的出口以普洱茶、红茶和绿茶为主。根据昆明海关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云南省共出口茶叶约为9463吨,同比增长23.89%,出口金额约4663万美元,同比下降7.68%。绿茶(不发酵茶)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分别同比增长44.8%和34.38%;红茶(全发酵茶)及半发酵茶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4.56%,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7.87%;普洱茶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分别同比下降10.56%和23.22%。除绿茶(不发酵茶)外,其他几类产品出口总量不断增长,出口金额却增速放缓甚至下降,这说明国际市场对该类茶叶产品的需求略显低迷,对其出口的价格造成一定压力。

云南茶叶产业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精深加工产品在云茶产品中所占比例只有3%左右,因此云南茶叶主要以初级产品进行出口交易。然而日本的茶叶产品相关产业中,其精深加工茶产品占比达30%;欧美国家更由于有一流的茶叶加工工厂,精深加工产品达50%~60%。由此可见,云南省出口的茶叶产品的附加值还未达到国际茶叶交易市场的要求。

1.2 出口企业类型

目前,云南省茶叶的出口企业结构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云南省茶叶出口企业中,国有企业所占茶叶出口总额比重较大,2014年高达43.26%,但近年来出口额与所占比重明显处于下降状态,2016年已跌落至39.64%。而民营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出口额不断上升,比重增长显著,增速保持在4%左右,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也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这说明原本以國有企业统一云茶出口市场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云南省茶叶企业出口结构正在向多元化发展。

但大多数云南省茶叶出口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规模较小,有近1500个茶企的设备较陈旧,平均固定资产价值不高,且几乎每个出口企业品牌繁杂但质量不高,这使得云南省茶叶出口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3 出口市场分布

2014年—2016年期间,云南省茶叶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是0.0039、0.0037、0.0045,总体来说相对稳定。但相对我国其他省份,如浙江省于2013年已达0.031,云南省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并不理想。欧盟、东盟和日本是云南主要的茶叶输出市场。2016年东盟占云茶出口市场的比重最大,云茶出口东盟交易额占出口总额的55.4%,相较去年增长4.8%。而出口欧盟的交易额占总额的16.3%,同比下降2.3%,出口日本的交易额占总额的15.7%,同比下降0.2%,云茶出口其他地区总和占比12.6%,同比下降2.9%。由于近几年云南省茶叶出口较强烈地冲击了欧盟、日本等地的茶农和茶叶贸易商,为保护其利益,这些地区不断更新各项茶叶检测新标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云南省茶叶在这些地区的出口,拉低了云茶在这些市场的出口比重。

2 云南省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

2.1 初级产品,处于产业链中下游

云南省的茶叶出口产品始终处于茶叶产业链中下游,属于较低端的层次,存在精加工类产品开发进度落伍,精品茶出口力度不足,综合出口效益较低等情况。单就外贸出口方面来说,这主要是因为云南省茶出口商出口战略定位落后,一味着眼于出口投资少见效快的初级产品,而利益链条影响下的生产商家难以树立科技创新意识,不重视生产精深加工产品,两者形成恶性循环。

2.2 缺乏龙头企业,品牌影响力不足

云南省茶叶出口始终缺乏可以起领军作用的、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也没有档次高端的知名品牌。缺乏茶叶出口“龙头”企业的带动,导致辐射面窄,带动力不强,自然地造成了出口市场难以开拓。且云南省茶叶的出口品牌虽多,但大部分属于小规模出口企业,品牌档次较低,质量不佳。部分云南省出口茶企甚至选择向国外品牌商出售毛茶原材料,冠名国际知名品牌以获得销售盈利,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较强区域品牌的垫脚石,造成了资源流失。

2.3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一直以来,云南省茶叶出口的海外市场过于集中,在拉丁美洲、大洋洲等地的输出量较少。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会造成云南省的茶叶出口对特定市场形成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进一步导致出口具有不稳定性,使企业面临一定的风险。

一些新兴出口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但云南省茶叶生产出口企业没有及时着力对这些市场的进行出口投入,导致这些市场在短时间内无法拓宽。

2.4 出口品质与进口国标准存在差距

云南省茶叶向国际市场输出受阻,主要是因为茶叶的出口品质与进口国标准存在一定差距,据分析,造成差距的原因分别来自外部与自身。

外因是技术性贸易壁垒下,各国各地区对即将流入己方市场的茶叶的质量要求逐渐严苛,冲击了云南省的茶叶出口。尤其是“绿色壁垒”的兴起与施行,各市场检查检验茶叶中化学物质的标准愈发严格,方法也愈发先进。而云南省的部分茶叶出口企业由于设备与劳动力限制,或是无力承担不菲的认证、注册、审查费用,尚难达到进口方市场的要求,这使得茶叶的出口难度增加。

内因则是目前中国关于茶叶检测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过于落后,有待完善。传统种植过程中,农民习惯于施用农药,这会使农药残留在茶叶上,甚至出现重金属污染,因此,完善农残检测体系极为重要。然而,我国虽已制定有关茶叶产业的国家级别标准、行业级别标准以及省级地方标准约500个,但仍然缺乏比较统一的、针对性强的标准化体系。endprint

3 促进云南省茶叶产品出口的对策

3.1 提高深精加工产品出口比重,加强创新

云南省的茶叶出口企业如何进一步取得在国际市场的出口竞争优势,关键在于提高出口深加工与精加工茶产品的比重。就目前形势来看,应支持并引导云南省的茶叶出口企业调整出口产品定位,优化产品出口结构,提升茶产品出口带来的综合效益,一步步扩大精加工、深加工茶产品的出口占比规模,着力于开拓前景广阔、潜力极大的精加工、深加工茶产品国际市场。

此外,鼓励生产商与出口企业产生良性互动,产销新型产品,进一步延伸茶产品在国际市场销售所形成的相关产业链,提高出口产品所携带的附加值。

3.2 培育龙头企业,做强品牌,绿色营销

针对目前的云茶出口形势,规模大、潜力大、市场竞争力大的茶叶出口龙头企业尤其重要。此时,应致力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顺应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持茶叶出口龙头企业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建立其与茶叶生产中小企业、茶叶生产农户的利益联动机制,推动互惠互利、风险共担、携手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形成。

此外,绿色营销是21世纪的主题,也是云南省各茶叶出口企业可以借鉴的手段。发展此类营销特别需要注意采取以下措施:创造绿色营销的企业理念,保持对产品的绿色开发,凭借绿色植物发展绿色价格,包装方式也要注意绿色环保,以绿色通道进行促销,以绿色手段管理规划。这可以说是云南企业如何克服绿色壁垒带来的障碍,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3.3 拓展新兴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

云南省茶叶出口不能集中于几个主要出口市场,应当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分散茶叶外贸的风险,优化茶叶出口市场的结构。目前,俄罗斯市场、澳新市场、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发展前景较好,十分值得云南省茶叶出口企业进一步开拓。企业可以从这些新兴市场的政策法规、风俗习惯、市场行情等方面着手,收集茶叶市场需求数据,监测市场运行动态,结合其实际情况,积极调整茶叶出口战略,对不同的市场实施差别化贸易,加快形成茶叶出口市场多元化。

3.4 积极应对贸易壁垒,推进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云南省茶叶出口的有关部门应重视行业组织的作用,积极收集并反映云南省茶叶出口中企业存在的需求与问题,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教训,使企业对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阻碍树立防范意识,及时做出准备以应对贸易壁垒带来的障碍与局限。云南省企业应当提高产品质量,使出口的茶叶产品可以适应进口市场的要求,满足国际市场的标准。

目前我国茶产业标准体系远不如发达国家的标准体系成熟完善,这就迫使我们加快建设健全茶叶产品的相关安全卫生标准,完善茶叶的农药残留余量检测体系。

同时,要提高云南茶农对于农药残留在茶叶上所带来的危害的认识,将茶叶检测的判断标准一一落实到基层农户上,对种植茶叶、采摘茶叶、加工茶叶乃至包装、质检、运输等方面进行严苛的质量要求,从根本上为绿色出口奠定基础。

4 结论

云南茶叶近年来出口量出现下滑,有两方面原因。從自身分析,云南省茶叶出口存在产品出口结构不健康、品牌意识薄弱、出口品质与进口国标准存在差距、农药残留含量超标、茶叶检测标准体系落后不完善等问题。从外部分析,多国设置了过于严苛的绿色壁垒,导致云南茶叶没有能力与外国优质茶叶的竞争。政府与企业应当通过延长产业链、扶持龙头企业、拓展新兴市场等一系列措施与手段,积极应对问题与阻碍,推动云南省茶叶产品向国际市场出口。

参考文献

[1]李朝开,杨丽江,黄帮全.云南梁河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热带农业科技,2017,40(2):18-21.

[2]潘阳,黄水灵.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J].对外经贸,2014,(1):19-23.

[3]潘启龙,刘合光,杨秀平.中国茶叶出口格局与展望[J].农业展望,2011,07(2):50-55.

[4]郭文平,吴道良.国际贸易中的茶叶标准[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2):232-232.

[5]陶学明,郑玉艳,洪登华,等.我国茶叶贸易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原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4,(11):8-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云南省问题对策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诊错因 知对策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