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四川水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

2018-03-19四川省十三五果树育种攻关项目组四川成都610066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项目组芒果猕猴桃

(四川省“十三五”果树育种攻关项目组,四川 成都 610066)

四川省“十三五”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突破性果树育种材料与方法创新”集聚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以及攀枝花市农林科学院等4个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优秀骨干,并整合了4个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科技型企业代表,围绕芒果、石榴、柑橘、猕猴桃、甜樱桃、梨、桃、枇杷、李杏等特色果树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新材料创制、突破性新品种选育、配套新技术研发等四大主攻方向,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共促四川水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1月30日,果树育种攻关项目2017年度总结交流会在省农科院园艺所召开。从本次总结会上各专题汇报情况看,过去2年时间里,在8个参与单位50余位科技(企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围绕育种目标与生产需求,开展了系列创新性研究,在材料创制、品质育种、院企合作、科技扶贫等工作上亮点突出,成绩斐然。

1 以资源收集保存和杂交育种为基础,创制一批极具价值的新材料

共搜集、保存果树野生资源、农家品种、国内外选育品种等1.5万余份(其中,核心种质302份),在成都、德阳、攀枝花等地联合建立了西南地区拥有桃、猕猴桃、梨、芒果、石榴等特色果树资源最丰富的综合资源圃,构建了果树资源评价数据库。累计配置杂交组合236个,成功挖掘鉴定出单胚/三胚/四胚柑橘、抗黄化桃砧木、极耐贮运桃、白肉高甜型枇杷、优质晚熟芒果、抗涝猕猴桃砧木、高抗溃疡病猕猴桃、4倍体红肉猕猴桃等特异性新材料59个(其中已通过田间技术鉴定8个),这些材料已成为我省果树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基于项目组在果树资源收集保存上的良好基础,2017年由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为主体申报的“四川省成都市国家西南特色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圃”获得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支持,这为提升我省果树育种水平和持续创新能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2 以丰产优质耐贮等为选育种目标,培育一批突破性果树新品种

共育成果树新品种25个。其中:育成芒果新品种2个,通过国家级审定品种1个(凯特芒果),省级审定1个(热品10号芒果);育成软籽石榴新品种2个(紫美、红玉),均通过省级审定;育成柑橘新品种11个,3个获得国家新品种授权(红锦、金煌、金春),5个通过省级审定(亚当柠檬、切尔扎柠檬、锡拉库萨柠檬、维尔纳柠檬、甜柠檬),3个通过省级田间技术鉴定(1-14甜橘、5号血橙、蜀新柠檬);育成黄肉、高甜型鲜食桃新品种1个(锦绣),耐贮运、色鲜味浓中熟换代桃新品种1个(霞脆),大果、晚熟型甜杏品种1个(海棠红杏),其他耐贮运高甜型桃新品种3个(千姬、千丸、霞晖8号),均通过省级审定;育成我省首个红梨新品种(红早酥),通过田间技术鉴定。3个猕猴桃新品种获得国家新品种授权(红实2号、金实1号、金实2号),其中金实1号还获得欧盟授权。这些新育成品种在熟期、品质、抗性及综合经济性状上优势突出,多数已成为我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重要选择。其中,选育出的红梨新品种,实现了低海拔高温高湿条件下的良好着色,填补了四川盆地红色梨的空白;选育的系列桃新品种具有极耐贮运、色艳味甜等突出优点,已成为龙泉山脉桃主推品种;培育的黄肉、红肉猕猴桃新品种在果肉色泽和抗病性上均较传统品种有重大改进;自主杂交育成的柑橘新品种具有晚熟高糖无核等优点。这些品种的推出有效满足了四川果树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优新品种的需求。

3 以轻简高效优质生产为目的,创新集成一批产业配套栽培新技术

针对四川气候类型丰富、立地条件多样的生态实际,创新了不同立地条件果园改土建园技术;针对气象灾害频发、重大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生产实际,创新了观赏型果园防风林构建、枇杷防冻防日灼及冻后挽救、甜樱桃防裂果、猕猴桃溃疡病立体防控和感病植株分级处理等防灾减灾技术;从节本提质增效和项目组选育的系列新品种栽培习性出发,创新集成了猕猴桃雌雄株配置、机械化制授粉,桃抗性砧木快繁、桃树-羊肚菌立体种植、简约化长枝修剪,柑橘容器育苗、留树保鲜、增糖降酸,梨树返青返花控制、平棚栽培,果园肥水精准管理、草害物理控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20余项,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研编制绿色食品(柑橘)生产操作规程 2 部。

4 通过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获得多项成果并加速了成果转化应用

以前期积淀和近年持续创新成效为基础,由本项目3个参与单位(省自然资源院、省农科院园艺所、四川华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猕猴桃产业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获201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柑橘育种团队牵头完成的“血橙新品种选育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推广”获201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桃育种团队牵头完成的“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获2016年度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芒果育种团队牵头完成的“攀枝花市晚熟芒果控时成熟技术”获2016年度攀枝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另外,猕猴桃育种与栽培团队共同完成的“优质红肉猕猴桃品种创制与推广应用”成果被推荐参评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梨育种团队完成的“西南湿热地区梨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2017年通过省级专家评价。为加速成果转化应用,项目组创新了“科研单位(授权转化)+龙头企业(示范规范)+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扩散)+金融保险(政策兜底)”为主的产业化多元合作发展新模式,2年来先后在攀枝花市、西昌市、雅安市、德阳市、成都市、广元市、巴中市、眉山市、资阳市等11个果树主产市建立示范点31个,核心示范基地8个,总示范面积386.67hm2,累计举办省级新品种新技术现场会5期,技术培训班43期,培训果农10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示范推广早中晚熟配套血橙,无核优质柠檬,白肉高甜型和优质黄肉枇杷,耐贮运大果型桃,红皮梨,红肉、黄肉猕猴桃,特晚熟芒果等果树新品种7413.33 hm2,配套栽培技术12.20万hm2,实现直接经济效益38.82亿元,间接效益103.52亿元。

5 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创建产业技术精准扶贫新模式

为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项目组以芒果育种团队为主体,成立了管理协调团队、专家团队和实施团队。管理协调团队由市县科技部门和当地龙头企业管理人员组成,专家团队由产前、产中、产后专家组成,实施团队由村社科技委员和示范户组成。在管理形式上采用“首席专家统一负责技术,团队专家分户(示范户)分片指导、专家-示范户-对子户捆绑考核和动态考核”的动态管理模式,建立了技术服务和技术到位率“追踪绩效反馈”机制和基地成熟后的专家退出机制。该模式在攀枝花市仁和区福田镇实施以来成效非常显著,由实施之初的267hm2速发展到了1867hm2,产量由30.15万kg增加到197.35万kg,产值由140.8万元增加到965万元。在攀枝花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芒果、核桃、蔬菜、桃、杏、畜牧等产业上已直接复制“福田模式”建立基地18个,1.2万hm2,培养示范户172户,对子户611户,为同类地区科技精准扶贫做出了“产业脱贫、科技致富、共同富裕”精准斩穷根的样板。目前,“福田模式”已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样板模式在国内外推广应用,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另外,项目组通过在旺苍、苍溪、华蓥、汉源、茂县、汶川、简阳等地贫困村建立果树新品种新技术规模化示范基地,成功带动全省16个乡镇33个贫困村486户贫困户开展果树种植,带动贫困人口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为我省贫困地区果树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虽然过去2年在各育种团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科研业绩,但纵观四川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尤其是近年全省柑橘、猕猴桃、葡萄等水果种植规模快速扩大的形势下,我省果树产业面临的盲目引种扩张、同质化发展、重大病虫害蔓延、劳动力和农资成本攀升等问题极其突出,机械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选育种技术与理论与国内外先进产区差距较大。因此,项目组今后将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①加快对已搜集的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②运用发掘的珍惜材料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和生物技术育种。③选育出综合性状优异、广适性新品种。④科学划定新品种适宜栽培区。⑤创新研究机械化省力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为推动全省果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项目组芒果猕猴桃
摘猕猴桃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提取猕猴桃的DNA
我才不要穿
摘猕猴桃
小洞会“咬”人
小洞会“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