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元宵佳节时
2018-03-19李丹
李 丹
元宵节又称上元,是春节之后的第一大节,时间为正月十五日晚。在华夏古代的语言习惯中,宵是夜晚,元有开始的意思,元宵也就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自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夜晚。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汉文帝(公元前180—140年)是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以后上台的。勘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夜”在古语中又叫“宵”,于是,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放灯的习俗。到了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这是元宵节放灯的起源。汉代司马迁在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创建《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其实,民俗节日如同任何华夏传统文化的演变一样,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是民众的意愿和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一种集中表现。
相传汉武帝时,有个名叫元宵的宫女,不仅姿色绝佳,具有倾国倾城之貌,而且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常年身居宫禁,苦于不能与家人团圆,为父母尽孝,思念之情日增,以致于使她痛不欲生。有个叫东方朔的大臣决意要帮助元宵与家人团聚。他心生一计,谎称天上的火神奉玉皇大帝的旨意要火烧都城长安,同时又为武帝出谋划策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正月十五日晚上可让元宵做汤圆上供,并命京城臣民家家户户都来做汤圆和张挂红灯。十六日晚上要家家户户挂红灯,放焰火。还要求帝王、后妃、文武百官上街观灯,杂在人群中以“消灾避祸”。正月十六日这天,长安满街灯火。因此,元宵乃有机会与父母姊妹团聚,诉说别后衷肠。从此做汤圆、挂红灯便成了一年一度的风俗。这一传说自然不是信史,由于灯笼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所以灯节的诞生自然也不会早于这个时期。但从灯节的实质内容上考察,可以看出元宵节俗背后所隐藏的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善良愿望。同时也会发现灯节的出现与古人对火的崇拜有关。
那么,为什么爱吃汤圆的是火神,而不是雷神或是别的什么神呢?《后汉书》有宫廷隆重举行祭祀火神典礼的记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驱疫”,主要内容之一是用火把来驱疫打鬼,这便是古人对火的神秘性崇拜的具体运用。汉儒郑玄注说“傩,索室驱疫逐强鬼也。”在乡间野地,除了驱疫之外,乡民中多有持火把在田野里驱虫赶兽的活动。《诗经》中也有类似记载:“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雅。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这一内容逐渐演变成后代的火把节。
到了隋炀帝(605—616年)的时候,元宵庆典更为隆重,《隋书》中记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火烛天地,百戏为之胜,亘古无比,自是每年以为常焉。”南北朝时期,灯笼的发明为后来的灯节做出了贡献。《南史》记载:“壁上挂葛灯笼。”由于佛教文化传入华夏以后,佛教本身也崇拜火。为了传播佛教,佛门弟子利用华夏本土以火驱疫的活动推波助澜。因而,从南北朝到隋,由于灯笼只能为宫廷所用,尚未普及到民间,每年正月十五日,民间仍过“火把节”,而寺院过的是“油灯节”,这种状况一直沿袭到唐代。
隋以后,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沿袭这种习俗,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元夕怀都下之游》中描述:“忆昨长安元夕来,王候弦管上楼台;已见炬如千树列,更看灯似百花开。”南宋诗人范成大在《灯市行》中描绘:“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
此外,起源于西汉时期的隐语,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谜语,南宋时,也变成了元宵节的游戏之用;杭州文人们将谜语贴在节日的碧纱灯上,称为“灯谜”。然后让人们猜,这就是正月十五日灯谜的开始。
到了宋代,正月十五成了典型的娱乐节日,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相当详细地记述北宋首都汴京过元宵节的盛况:从正月十五到十九日,连续五夜张灯结彩,由艺人表演各种游艺节目,热闹非凡;十九日收灯以后,人们争向城外探春,直到清明。这种习俗后来移到了杭州,吴自牧《梦梁录》和周密《武林旧事》,对此有详细记录,其中所列游艺名目和当时的食品名称,现代多已不传。但元宵节看灯的活动至今不衰。
元宵节从汉朝开始以祭祀为主,迨至唐宋,变成了游艺为主。到了明清,几乎完全是游艺活动,除了接紫姑以外,正儿八经的祭祀活动完全湮没。这个节日完全从宫廷走向民间,实在是一大进步。
元宵节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常称上元、元夜、元夕,在老百姓的习俗中,多称为灯节,或者干脆称正月半。这里需要指出,不要小瞧了“月半”这个词,张亮采在《中国风俗史》中考证,“月半”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成了常用语,真是历史悠久。
唐朝以后的北京、西安、洛阳、苏州、杭州、福州、成都、广州、泉州等十大城市花灯活动尤为盛行。到了宋代,花灯发展到了新的高峰,样式变化万千。《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今开封)宫廷扎作灯山,有普贤、文殊佛骑狮子、白象等灯,佛像的手能活动。工匠们用辘轳绞水,把水送到灯山尖高处,盛放在大木柜内,按时放水,从佛像手臂内绕出,状如瀑布。正如崔液诗中所说的那样:“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影里如开金口说,空中似放玉毫光。”南宋宫廷扎作琉璃灯山,高达五丈,灯山上的各种人物灯彩栩栩如生。“春灯绝胜百花芳,元夕纷华盛福唐;银烛烧空排丽景,鳌山耸处现祥光。”这首诗就是描写当时福州灯市和鳌山盛况的。当时杭州举行的全国灯赛中,福州和苏州的花灯被评为上品,《武林旧事》一书中曾记载福州进京城的花灯“纯用白玉,晃耀夺目,如清冰玉壶,爽彻心目。”还有桔灯,乃“吉丁”的谐音,寄以吉利和添丁之意。范成大在《吴郡志》中说,苏州的罗帛灯在宋代很闻名,它的种类多,在罗帛上剪镂百花等极细致图案,内燃灯烛,透出万眼,称为“万眼罗”。还有安徽新安的玻璃灯,其骨架也用玻璃制成,点燃后,明亮无骨,所以又叫“无骨灯”。此外,宋代还有类似皮影戏的五彩羊皮灯、蔑丝灯、走马灯等各种彩灯。到了明、清两代,花灯更臻奇妙。云南和江苏丹阳的料丝灯,南京的夹纱灯,杭州的羊皮灯,江苏的麦秸灯等各具特色。
古代元宵灯节的演变,反映了古人在历史进程中的高度智慧和艺术天才。人们在节俗中创造了美。独特、迷人的元宵节文化,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丰富优美的表现形态,有着历久弥新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以及情味盎然、光彩夺目的独特魅力。它表现的浑然融合,平淡中流淌出的至味,从而,使后人进一步认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