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下临床医学专业硕士临床轮转训练管理系统的构建
2018-03-19金玥谭晓敏郁爽刘杰
金玥 谭晓敏 郁爽 刘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务处(广州510515)
我国正处于医疗事业改革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医疗工作对从业人员专业性要求较高,对高等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更加严苛的要求。但是,在当前教学管理模式下,教学质量评估、学生考勤管理等环节均存在严重漏洞,临床医学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难以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医教协同下临床医学专业硕士临床轮转训练管理系统”,以数字化系统替代以往的人治化管理模式,通过智能化的网络管理平台同时约束教师和研究生的每一个教学行为,严格保障医教协同下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轮转训练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
1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现状与医教协同初衷背道而驰
1.1 体制机制“重科研、轻临床”,研究生临床培养质量堪忧当前,部分研究生指导教师希望研究生更多时间实施科研计划,有意识地规避临床教学活动,为学生留在实验室创造条件。随着持有类似思想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增多,临床研究生的教学管理日渐困难。大量研究生临床轮转计划难以落实,研究生的临床轮转时间被人为篡改为或替换为实验研究时间,与国家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初衷背道而驰。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因为目前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对研究生导师的各项资格评审诸如招生和导师资格认定,都以科研成果为主要导向;其次,来自于人事职称晋升评审制度对科研成果要求的巨大压力;第三,研究生导师因受传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尚未很好地转变观念、形成对“四证合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目标的正确认识。这些问题都导致了“重科研、轻临床”的思想在医学院校范围内蔓延,从而直接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质量,造成研究生培养“科研不强、临床不精”的尴尬局面。
1.2 人工管理模式日益落后,急需向智能管理模式转变现阶段,人工手动管理仍是各大高校研究生管理的主要模式,这催生了效率低下和管理盲点两方面问题:一是管理部门必须不断调整研究生临床轮转计划,以保证每个临床科室的研究生轮转承载量相对平均且合理,同时以便应对研究生请假或其他异动事宜;二是研究生临床轮转计划如各科轮转时间,被人为地缩减甚至篡改为实验室工作的情况总是难以被及时发现,且屡禁不止,最终导致培养计划流于形式。显然,这将严重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效果。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发展形势迅猛,传统人工管理模式耗时费力,其在效率上、成本上的性价比难以媲美智能管理模式,再者,其精准度、灵活性也早已不能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与管理的精细化发展的需要,因此,人工管理模式急需实现向智能管理模式的转变,以弥补现有管理体系的缺陷。
1.3 临床考核评价缺乏有效反馈,评估手段待进一步科学化桑秋菊等[2]调查发现,近年来业界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考核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考核层面,对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则鲜有关注。在前述背景下,对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忽视,必然会滋生出大量的问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出科考核往往流于形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的评价效能。具体问题的表现形式包括:考核形式及评价方法缺乏统一和具体的标准,考核内容陈旧不科学,普遍缺少对临床能力的考评;由于过度追求考核成绩的优良率,考核教师并不排斥虚报考试成绩,以粉饰太平;管理部门对出科考核的监控失真,无法真实掌握各临床科室真实的考评情况;虚假考核结果对研究生培养过程形成反作用,教学管理部门无法掌握真实情况,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质量处于失控状态。可见,只有充分建立考核评价和反馈机制,才能更有效地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质量,促进培养模式的发展和优化。
2 依托临床轮转培训管理系统,有力保障临床能力培养质量
自医教协同模式推广应用以来,许多医学院校基于这种全新的“四证合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招生遴选、课程设置、师资团队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探索,但是,无论何种管理思路,总是难以抵御人治模式在细节管理方面的漏洞。建议高效、准确的管理体系,必须摈弃当前依托教师自觉性和自律性,以及类似教学管理人员抽查形式的人治模式。
本研究通过总结培养管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中的经验体会,提出通过搭建智能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人治模式向数字化管理模式的转移。这一平台集成管理功能和考核功能,首先,实现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和学习任务管理——实现集智能排班和轮转管理,学生和教师双向签到,在线监控,直接规避人为干预和修改,有效保障管理数据的真实性,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其次,实现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管理——教学工作从平台上签到,教学课件从平台上打开,教学结束平台自动关闭,实现了对教师教学活动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升级转型。第三,出科考核直接依托平台进行,平台随机抽题,自动计时,自动打分,保障了教学考核的严谨性和结果真实性。总体而言,我们构建的临床轮转培训管理系统,是集成管理、考核和评价模块的一体化、多功能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该平台不但解决了教学管理人治化的痼疾,实现了有效管理、客观数据采集,而且,系统还可以通过调取数据库数据,对研究生的轮转效果、临床带教的工作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反馈,不断促进培养模式优化,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2.1 摒弃传统手工排班,探索智能排班模式为保证各临床科室的四生轮转承载量相对平均且合理,轮转计划需通过多次调整方能生成。在临床轮转计划生成后,还需因协调研究生异动事宜而不断进行微调整,以保持各临床科室轮转承载量的动态平衡。例如,以往我院主要应用“收集⁃整理⁃调整⁃反馈⁃再调整⁃生成”的传统手动信息加工模式,借此完成每年近1 300人的“四生”轮转计划安排(包括实习生、研究生、规培生和进修生),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还会降低工作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新的“医教协同下临床医学专业硕士临床轮转训练管理系统”设计了“智能排班”模块。依托临床轮转培训管理系统,不断探索智能排班模式的开发和应用,结合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大纲要求,利用公式运算和既定规则,形成“智能排班”功能,只需导入原始轮转数据,系统即可生成符合既定规则要求的轮转排班表。以自动化排班模式替代传统手工排班,不仅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排班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还充分实现轮转计划的即时多方共享,促使管理部门、临床科室和研究生三方实时掌握最新的临床轮转计划,有效提高研究生临床培养质量。摒弃传统手工排班模式后,新的“智能排班”模块不仅能够大大节省人力资源,而且,排班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智能排班”模块还能够实施发布通知,及时更新信息,并实现实时提醒等功能。
2.2 消除管理盲点,实现轮转管理同质化
2.2.1 入科管理标准化传统管理模式中,管理部门由于无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一对一”追踪管理,往往存在几类管理盲点:(1)除非安排大量人力前往临床科室实时检查,否则管理部门难以掌握研究生临床轮转计划的真实执行情况;(2)难以确保各临床科室入科教育同质化,包括其形式、内容和时间的规范性;(3)入科后,研究生临床带教安排随意,存在轮转期间带教资质不确定、带教不固定等问题。新构建的教学管理平台依托临床轮转培训管理系统提出“双要求”,要求各科室上传并更新入科教育图文资料,同时,要求研究生在系统上完成入科教育,通过临床科室和学生的双方配合,研究生才能顺利完成系统入科,教师才能完成临床带教的分配和实施环节。这些措施切实保障了入科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真实性,以及教学环节的同质化和标准化。另外,为保证研究生得到有效、直接和稳定的指导,我院在系统中建立临床带教库,临床带教库由具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资格证的3年以上主治医师组成,研究生入科后,临床科室需为其分配有资质的临床带教。随意分配的无资质带教将不被系统认可,无法激活带教流程。
2.2.2 轮转过程管理规范化2014年国家六部委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3]中进一步详实地明确了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的轮转计划,包括轮转科室及其时间的分配,并对需掌握的病种病例、技能操作和手术列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某些临床医生借口自身的临床、教学及科研任务已经相当繁重,不愿意为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培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基本上是采取放任自流办法。如何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大纲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病种的实习和临床技能的学习,这就对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更好地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轮转和教学过程管理,新构建的临床轮转培训管理系统通过科学的管理学的顶层设计,造成教师、学生相互制约,来实现科学的教学环节管理。系统设有管理员、教学秘书、临床带教和学生四个角色,形成来自管理部门、临床科室和研究生三个群体的四级联动的新机制。管理员角色由管理部门操作,功能为即时监督和管理;学生角色中,以各轮转科室为关卡,需在每个轮转过程中完成数据登记,登记的数据包括国家要求的相关专业病种病例数、操作技能、手术、病历四个方面内容,另外,还需完成参与科室教学活动情况的填写,才能进入系统出科考核环节,获得进入下一科室轮转的资格;教学秘书和临床带教皆是设置在临床科室的角色,研究生填写的数据皆先由其直接接触的临床带教进行审核,再由教学秘书进行最后确认,教学秘书主要负责研究生出入科管理、临床带教分配以及教学活动组织登记等把控科室临床教学的工作。以上角色设置,要求每一个教学活动,参与的教师和学生必须实时填写患者信息等内容,这就保证了教学活动能够不折不扣、保质保量的完成。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对研究生进行灵活考勤,更便于管理部门掌握其在各轮转科室具体学习进度、强度等情况,实时了解到研究生在轮转过程中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切实保障研究生临床轮转过程的培养质量。
3 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轮转出科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
完善的临床轮转出科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建立是落实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多由三级学科甚至四级学科科室组织考核,缺乏客观的、有效的、统一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各个临床科室在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上皆存在较大差异,加上管理部门存在监控盲点,导致各临床科室对学生的出科考核达不到实效而流于形式。在过去实践教学基础上,我院总结和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以临床轮转管理系统为载体,实现考与评相配套的全过程监控。从理论知识、诊疗能力、基本技能和综合评价四方面对学生临床能力和临床思维进行评价,并按理论考核×10%+诊疗能力×35%+基本技能×25%+综合评价×30%的比例对出科考核结果进行量化评分。
3.1 在理论知识考核方面,实现了两个统一由临床科室自行出题组织纸考的形式,改革为由研究生在临床轮转管理系统上自行参与在线考核测评,对考核形式进行了统一,使出科考核更人性化、更便捷,减少临床科室出题、组织考核和改卷负担的同时,避免了临床科室因各种缘由弱化或直接取消理论考核的情况;通过动员各科室建立题量过万的理论考核网络题库,实现了考核内容的统一,题库定期更新维护,有效避免过去一卷多用及题型落后的不利于研究生临床思维建立的情况。同时,在线考核测评结果的即时反馈功能,使学生能及时认识其对轮转科室的知识缺陷。
3.2 在诊疗能力考核方面,全面使用即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Mini⁃CEX作为一种新型的测评工具用于评估医学生的临床能力,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医德医风、医患交流、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和整体评价等七个项目进行能力考核,考核内容全面,可操作性高,且重视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核,最大的特点是可与临床科室例行日常医疗工作同步进行。与传统床旁考核相比,其优势在于增加了“实时反馈”环节,使学生能及时认识自身诊疗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3.3 在基本技能方面,使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进行考核DOPS是评估者通过直接观察学生操作技术的过程即时给予评估及回馈,是一种兼具教学功能的临床技能评价工具,常用于评估住院医师或实习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术[4]。和Mini⁃CEX一样,具备“一对一”的双向实时反馈特性,研究生可及时发现自己临床操作技能的问题和不足,研究表明,DOPS能有效提高学生操作技能[5]。
3.4 在综合评价方面,制定适应我院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日常考勤、病例书写规范性、学习积极性、理论应用能力、临床思维和综合能力水平进行考评,并注重将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纳入。在研究生轮转过程中,临床带教是最了解其日常表现和轮转实际情况的角色,因此,综合评价由临床带教完成,往往能够反映研究生最真实的轮转表现。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掌握医教协同背景下该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现状,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以及自身工作体会的基础上构建“医教协同下临床医学专业硕士临床轮转训练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学管理从人治到自动化管理,从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过度,监督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入科管理、教学环节监控、出科考核体系,有助于保障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为国家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提供医学教育层面的有力保障。
[1]王君平.聚焦·走近住院医师[N].人民日报,2013,07,26.
[2]桑秋菊,王光辉,徐伟才,等.医教协同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构建[J].东南国防医药,2016,(4):434⁃438.
[3]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Z].2014.08.26.
[4]黄虑,李剑,方吕,等.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考核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71⁃72.
[5]孙有利,辛庆锋.DOPS在PICC术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5):10⁃11.
[6]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2):82.[2017⁃10⁃11].
[7]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2):103⁃104.
[8]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82.
[9]刘俊起.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6.
[10]刘谦.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 为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15⁃16.
[11]翁铁慧.医教协同 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海市的改革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26⁃28.
[12]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全面推进医教协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4⁃12⁃01001.
[13]朱小平.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6,33(4):332⁃334.
[14]CALHOUN A,RIDER E,MEYER E,et al.Assessment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self⁃appraisal in the simulated environment:feasibility of multirateral feedback with gapanaly⁃sis[J].Simul Healthe,2015,4(1):22⁃29
[15]ALI L,NISAR S,GHASSAN A,KHAN SA.Impact of clinical skill lab on students′learning in preclinical years[J].J Ayub Med Coll Abbottabad,2014,23(4):114⁃117.
[16]BRICE J,CORRIGAN O.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UK[J].Med Teach,2016,32(9):727-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