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水产品质量监控技术要点
2018-03-18许彩霞
许彩霞
(江苏省滨海县渔业服务中心,江苏 滨海 224500)
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不断的提高以及对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水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众所周知,水产品具有的营养价值很高,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人们对水产品的质量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让大众品尝到放心的、优质的水产品,也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品的质量问题,在养殖水产品的过程中,要从淡水养殖水产品的各个环节入手,运用合理的、有效的、严格的质量监控技术,以确保给消费者提供安全、质量过关的水产品。
1 养殖环境的监控
淡水养殖水产品时的养殖环境对于水产品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养殖环境的监控主要是养殖产地环境、养殖水质环境、养殖池塘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养殖水产品不能在容易受到污染的地点建设,并且要求电力完善、排灌设施布局合理完善;水源需充足、水质要清澈,需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要求,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消毒、过滤等,当水质不达标时,必须立即停止使用,更换达标的水源进行养殖;养殖池塘底部的淤泥需保持适宜的厚度,池底通过曝晒、冰冻等方法有效的杀死有害病原体。因此,淡水养殖水产品质量监控技术的首要是必须选择符合养殖环境要求的区域进行养殖,提高水产品的质量。
2 选择优良健康的苗种
苗种的选择应从县级以上经过渔业主管部门所承认的信誉好的苗种场进行选购优良健康的苗种。优良健康的苗种标准是苗种中不携带特异病原优良种质的苗种,苗种的检测方法为通过检疫试剂盒检测或者经过实验室检测。但是,现在不携带特异病原(SPF)的养殖苗种已不易买到,而且也会因为养殖环境中存在的一些特异病原而使在养殖过程中受到感染。因此,在购买到SPF 的健康优良苗种时,在养殖的过程中对于营养饵料的选择、水质的调控都必须进行监控,使特异病原达不到发病的尝试,不会发生病害,提高水产品的质量。
3 养殖模式进行优化
养殖模式可以模拟自然环境下的生态养殖,根据水产品的习性、食性考虑放养的密度,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种类、大小、养殖条件进行合理的养殖,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防止了病害。还要考虑放养的品种,根据水产品的生活水层、食性的不同,模式可采用立体养殖,即有效的利用了水资源,维护了水的生态系统,还使水产品的代谢产物达到了想到利用的目的,提高了水产品的质量。
4 饵料和药品的投入控制
饵料的投入品的质量一定要严格进行控制。必须要选择饵料质量好、营养全面,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对于没有生产许可证、没有产品批准文号、没有产品质量标准、没有质量检验合格证的饵料和添加剂绝对禁止投入,对已变质和过期的饵料也是绝对禁止投入、对饵料中加入了药品或者其他违禁品的禁止使用。饵料在投入过程中,需要根据天气、水质等情况掌握投入量和投入时间,提高饵料的利用率,保证水产品的健康生长。
药品的投入也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应对症选择有生产资质的国标药物。水产品已准备出池上市时,要遵守休药期的规定,使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量符合要求,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5 进行定期水质的监测与调控
在淡水养殖水产品的过程中,对于水源的质量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调控。在水质的监测过程可采取快速的现场检测方法,也可将水质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水质的内容有:水温、透明度、pH、亚硝酸盐、溶解氧、氯含量等等。通过检测以便能够随时掌握到水质变化的情况,并做好水质检测的记录,为加水、换水、消毒、生物调节等等技术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对于外用水源更应加强定期的监测,避免由于外部水源引起的污染,造成水产品的质量。如若有污染源并查明,须向环境保护部门申报并要求进行处理。
6 如实填写养殖记录
在养殖水产品的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负责如实填写养殖记录,记录池塘的清理、进水、水质情况,苗种的情况(来源、规格、数量)、养殖情况(放养密度、饵料和药品的购买、投入等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妥善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