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大肠杆菌病的病症种类与防治
2018-03-18彭桂杰
彭桂杰
(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畜牧兽医站,吉林 通榆 137200)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多种幼畜禽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的总称。畜种不同其病型表现各不相同,复杂多样。
1 流行特点
各年龄的畜、禽对本病均易感,但以幼龄畜禽多见。主要经消化道引起感染。此外,牛可经子宫内或脐带、鸡可经呼吸道感染。本病的发生与诱因有密切的关系,如各种应激、仔畜饲养管理不良、营养失调以及气候骤变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2 病症种类及变化
2.1 由大肠杆菌引发的3种猪病
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常发于1 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 日龄多发,同窝仔猪发病率在90%以上,病死率可达100%。呈地方流行性。最急性型经过快,生后不久后躯麻痹,全身震颤,无下痢即死亡。急性型病程稍长,多发于生后2~3 d,以排水样或黄色粥样稀便为特征,迅速消瘦,昏迷死亡。剖检主要可见尸体严重脱水,颈腹部皮下水肿,肠黏膜充血潮红,肠腔扩张,肠壁很薄,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肠系膜淋巴结变性、色淡、弥漫性出血,肝、肾有小坏死灶。
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常发于10~30 日龄仔猪。以突然发病,以排灰白色或乳白色带腥臭的糊状稀粪为特征。病程2~3 d,长达1周。绝大多数可自行康复。剖检主要可见尸体外表苍白、消瘦;肠内容物呈灰白或乳白色糨糊状,有酸臭味;肠黏膜充血潮红,肠壁菲薄;肠系膜淋巴结轻度水胀。病程长者大肠出血,肺有病变。
仔猪水肿病。多发于断奶仔猪,尤以体况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最为常见,一般散发,病死率很高。急性者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病程长者以胃壁及某些部位水肿为特征,主要表现眼睑面部水肿,有的蔓延至颈部或腹部皮下,共济失调,四肢麻痹,有的失明。病程一般1~2 d,病死率90%以上。剖检以胃壁和肠系膜水肿为特征,胃大弯水肿最明显,有的水肿不明显,但内脏出血变化明显,常见出血性胃肠炎;心包腔、胸腔和腹腔有大量积液;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
2.2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犊牛病变
犊牛大肠杆菌病多发于1~2 周龄的犊牛,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
败血型:发热,精神不振,间有腹泻,有的无腹泻,常于病后1 d内死亡。
肠毒血型:较少见。常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可见神经症状。
肠型:以下痢为主要特征。体温、精神和食欲无明显变化,初排灰白色粥样稀便,以后呈水样,混有泡沫和血块,酸臭。如病情恶化,常衰竭死亡。病死率一般为10%~50%。病程长的有肺炎和关节炎败血症型和肠毒血症型剖检多无特异病变,有下痢症状的主要表现急性胃肠炎病变,病程长的有肺炎和关节炎病变。
2.3 禽大肠杆菌病
禽大肠杆菌病是多种家禽共患的传染病。根据症状和病变可分为败血症、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关节炎、肠炎、全眼球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死胚、脐炎等。
败血症型:鸡、鸭最多见,以4~10周龄雏鸡多发。病程稍长的临床以呼吸道症状和腹泻为特征。病死率5%~10%。剖检可闻到特殊的臭味,主要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
浆膜炎型:包括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等。病变的共同特点是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附着于浆膜表面,浆膜增厚以至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卵黄性腹膜炎主要发生于产蛋后期的母鸡,病鸡腹部下垂、产卵减少或停止,剖检可闻到腹腔特殊气味,内有多量卵黄样物,卵泡变形变质,有的破裂,输卵管增厚,内有蛋白样凝固物堵塞,腹腔脏器粘连。
肠炎型:病鸡消瘦、下剃。剖检可见小肠中下段发生卡他性出血性肠炎。
肉芽肿型:多发生于产蛋期将近停止的母鸡。剖检可见整个消化道浆膜上出现白色多发隆起,即肉芽肿结节。
2.4 兔大肠杆菌病
兔大肠杆菌病多发于20日龄前及断奶前后的仔兔和幼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当饲养管理不良,气候环境突变或有寄生虫等病变时,幼龄兔抗病能力下降,即引起发病,死亡率极高,常呈暴发性流行。最急性病经过快,常突然死亡,大多数病兔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胀,排水样或胶冰样粪便。1~2 d 后严重脱水,迅速消瘦而亡。剖检可见肠道粘膜充血、出血、水肿。肝脏及心脏局部有坏死灶。
3 防治措施
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定期消毒圈舍和用具,尤其在动物分娩前,应对产房及接产用具进行彻底消毒;集约化管理时,可采取全进全出管理方式。条件允许的可用本场分离的菌株制备灭活苗免疫母猪或母牛,使仔猪和犊牛通过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力,也可应用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等免疫母猪。发病时,及时隔离病畜,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