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蛋孵化失重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03-18牛召珊李伟山东峪口禽业有限公司山东金乡2722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8年2期
关键词:蛋重种蛋孵化器

牛召珊 李伟 (山东峪口禽业有限公司 山东 金乡 272200)



种蛋孵化失重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牛召珊 李伟 (山东峪口禽业有限公司 山东 金乡 272200)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由于蒸发、新陈代谢等因素会失去部分重量,称之为种蛋失重,种蛋失重占整个蛋重的比例,则称之为失重率。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会摄入氧气并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水,由于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与摄入的氧气量相近,种蛋孵化期间失去的重量主要是失水所致,因此,种蛋失重率也可以称之为失水率。

适当的孵化湿度在孵化初期可以使胚胎受热均匀,在孵化后期则有利于胚胎散热,而在出雏时空气中的水分与二氧化碳作用,使蛋壳变脆,有利于雏鸡破壳而出。失重率为调湿提供了数据化依据,从而提高指标保证雏鸡质量。

1 失重率标准及测定

1.1 失重率的标准 研究表明,种蛋孵化的前期和后期失重率是不相同的,呈现出前快、中慢、后快的规律。宏观上来说,在孵化的18d里,前10d与后8d相比,前者的失重率约占种蛋总失重率的一半以上。微观上在孵化过程的前3d,种蛋的失重率是最高的,可达到1.8%以上,其原因一是刚入孵的种蛋中水量较充足,水分蒸发快速,二是孵化的初期开始发育血液循环系统,水分代谢较多;15~18胚龄失重率仅次于前3日,也在1.8%左右,其原因是在孵化后期,雏鸡身体各部分机能趋于完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其他各个胚龄的失重率较低一些,其中最低的是6~9胚龄,仅在1.7%左右,原因是此阶段发育的主要是雏鸡的内脏器官,对水分的使用量不大。经实验证实,京红1号种蛋在孵化期间(20胚龄)正常的失重率范围是11%~14%,最佳范围是12%~13%,每天失重率的最佳范围是0.6%~0.65%。

1.2 测定时间 种蛋在孵化中期失重最低,开始孵化和孵化结束时失重较高,而在14~18d之间每日的失重与整个孵化期的每日平均失重相近,并且安排在照蛋之前进行,因此,失重率的测量应在14~16d进行。

1.3 测定方法 称取入孵前种蛋重量,并对测定种蛋做好标记,重量记录为A;待孵化至某一时间段后,对入孵前标记种蛋进行再次称重,记录为B;其中A-B即为孵化某一时间段的种蛋失重,(A-B)/A×100%即为该时间段的种蛋失重率,孵化期间平均每天失重率则为失重率/测定时间。

1.4 结果应用 由于孵化期内种蛋失重与孵化相对湿度直接相关,因此,在确定孵化湿度设定值时,应以种蛋失重率适宜为原则。失重率测定结果过大,说明孵化器内环境湿度小;失重率测定结果过小,说明孵化器内环境湿度大。当种蛋每天失重率低于0.60%,降低孵化器湿度;当种蛋每天失重率高于0.65%,提高孵化器湿度。

2 影响失重率的因素

影响失重率的因素分为外因和内因,内因是指种蛋本身的因素,主要包括种鸡品种、周龄、受精率、蛋重、蛋壳厚度、蛋壳气孔数量等;外因则主要是指种蛋储存条件、外界条件和孵化条件,有种蛋的储存时间、温度和相对湿度、孵化室空间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气压、孵化器的温度、相对湿度、孵化器的风机转速及通风量等。

2.1 种蛋内部因素与失重率之间的关系 在种鸡产蛋早期,种蛋蛋重小,蛋壳质地紧密,失重率较低,甚至一些刚开产的种蛋孵化18d的失重率不足10%。随着种鸡日龄的增长,蛋重变大,蛋壳质量变差,失重率也随之增加,直到鸡群达到产蛋高峰期、后期种蛋失重才逐渐稳定,约是12%~12.5%。这时失重率已逐渐平稳,在以后的实际失重率几乎不会继续增加,但是由于产蛋后期的蛋壳质量较差,种蛋里面的暗纹蛋、薄壳蛋增多,所以检测到的失重率仍会持续增长,60周龄以后的种蛋失重率可以达到13%甚至更高,造成了失重率一直增加的假象,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种蛋的失重率。所以在检测种蛋失重率的过程中及时的剔除破蛋及蛋壳质量较差的种蛋,对我们的检测结果十分重要。

2.2 种蛋储存条件与失重率之间的关系 种蛋在蛋库适宜储存条件(温度18℃,相对湿度75%)下失重率一般在每天0.1%~0.2%,刚开产和高峰期种蛋每天失重率约在0.1%,且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别,而产蛋后期种蛋每天失重率约为0.2%,失重率较高。经过长期实验发现,种蛋在蛋库失重率超过1%时,会明显降低其孵化率。因此种蛋储存时,一定要注意控制种蛋失重率不要超过1%,即保证1~7d的库存环境最适宜。如果要延长种蛋储存时间,就要降低蛋库温度,提高蛋库相对湿度,从而减少种蛋在蛋库储存的失重率,从而达到保证种蛋质量,提高孵化率的目的。

2.3 孵化机器条件与失重率之间的关系 孵化机器内部的相对湿度,无疑是种蛋失重率影响的最大因素:相对湿度越高种蛋失重率越低,相对湿度越低失重率越高。同一日龄种蛋相比较,将孵化机的相对湿度控制在45%,种蛋的失重率可以达到14%;相对湿度控制到52%,失重率达到12%;相对湿度控制到60%,失重率只有10%;因此失重率可以敏感的反映出孵化机器的相对湿度控制情况。根据长时间孵化效果的分析,蛋种鸡种蛋孵化每天失重率在0.6%~0.65%,孵化效果最好。由于孵化器内种蛋失重与孵化相对湿度直接相关,因此,在确定孵化湿度设定值时,应以种蛋失重率为参考。

2.4 大环境条件与失重率之间的关系 冬春季节气候干寒,低温低湿,夏季雨水较多,高温高湿。孵化厅温湿度条件不好控制,在季节交替时更是容易导致孵化机内温湿度紊乱,直接影响种蛋失重率的波动,多种因素影响下失重率异常的分析非常重要。影响种蛋失重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检测失重率的同时,对生产过程中影响失重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影响种蛋孵化过程中失重率的真正原因,进行生产指导,提高雏鸡质量,才是做失重率检测的真正目的。

3 失重率对孵化质量的影响

(1)以上因素都是影响种蛋失重率的主要因素,种蛋失重率是反映种蛋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进程的一个量化参数,失重率对雏鸡孵化质量的影响为:孵化期间,若孵化湿度不足,蛋内水分蒸发过多,造成出壳困难,出壳后的雏鸡容易出现脱水现象,严重情况会导致胚胎尿囊绒毛膜干燥,阻碍胚胎氧气的摄入和代谢废物的排出,造成胚胎死亡。若湿度过大,妨碍蛋内水分蒸发,使胚胎发育产生的废水不能排出,可导致雏鸡腹部偏大,脐部愈合不良,出壳时因转不动身体无法啄壳,闷死或溺死在壳内。(2)在较高失重率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容易使雏鸡与蛋壳相黏连,使雏鸡出壳困难;雏鸡过早出壳,脱水严重;雏鸡不啄壳或啄壳不出壳较多。在较低失重率的条件下,则容易出现以下情况:雏鸡关节红肿;啄活雏鸡较多(即啄壳不出壳的雏鸡),蛋内相对水分太多,最终导致胚胎被代谢水淹死或者气室太小,雏鸡憋死;雏鸡脐带周围红肿并且不易愈合;雏鸡卵黄吸收不良,大肚子。(3)测失重率的最后一步,就是检测雏鸡占蛋重的比例,一般来说肉雏鸡要达到入孵蛋重比例的65%~70%。雏鸡蛋重比高,是由于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失重率较低;而蛋重比低,则是因为失重率高,但是这个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孵化过程及其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因素都会对雏鸡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孵化生产过程的控制也是一个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综上所述,在雏鸡的孵化过程中,种蛋失重率是一个必须要控制并时时监测的孵化参数,必须重视种蛋从蛋库到出雏的整个过程中失重率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和调节。另外,孵化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应根据各个孵化场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做好种蛋失重率的检测和控制工作,适时进行孵化过程的控制,为生产高质量的雏鸡奠定一个好基础。

(2017–09–26)

S831.4

B

1007-1733(2018)02-0024-02

猜你喜欢

蛋重种蛋孵化器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附文一:获得较小蛋重的管理要点
附文一:获得较小蛋重的管理要点
父母代肉种鸡蛋重称取方法与蛋重分析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如何进行养鸡生产管理第3篇
——称蛋重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中国首家孵化器如何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