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青菜—丝瓜—秋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2018-03-17张晓英
张晓英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作物栽培指导站,江苏 南京 211200)
1 茬口安排
冬春青菜在上年12月~2月播种,1~3月采收;丝瓜在2月中旬播种,3月中下旬定植,5月中旬~8月下旬采收;秋辣椒在7月中旬播种,8月中旬定植,10~11月采收。
2 栽培技术
2.1 冬春青菜
2.1.1 品种选择
冬春季栽培青菜宜选择较耐寒、耐抽薹的品种,如矮脚黄、上海青、四月慢等。
2.1.2 整地施肥
选择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以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为宜)种植青菜,前茬收获后及早翻耕晒垡,每667 m2撒施腐熟有机肥1 000~1 500 kg或商品有机肥300~500 kg、三元复合肥(NPK≥30%)30~50 kg,施后翻耕,耕细整平,筑畦宽1.5~2 m。
2.1.3 播种育苗
上年12月~2月份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然后均匀撒播,播后适当镇压,覆盖地膜保温保湿,每667 m2用种量1~1.5 kg。出苗后揭除地膜,幼苗拉十字时第1次间苗,长有4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播种后25~30 d可采收小青菜上市,也可移栽收大棵菜。可连作2~3茬。
2.1.4 定植
苗高10~12 cm、长有4~5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定植前1 d苗床浇水,便于移苗。起苗时尽量少伤根和叶片,定植株行距15~20 cm。
2.1.5 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冬春季栽培青菜应注意保温,采用大棚或“大棚+小棚”双层覆盖防寒保温。棚内温度低于25℃时密闭小棚;中午棚内温度超过28℃时,选背风面通风降温。春季大棚温度超过30℃时及时通风降温,如遇倒春寒,及时加盖农用无纺布或塑料薄膜保温防冻。(2)肥水管理:定植后及时浇水,初春应在上午或下午温度适宜时浇水,以不缺水为原则。定植后,结合浇水追肥1~2次,每667 m2施尿素15~20 kg。
2.1.6 适时采收
可根据播种密度和市场行情分期分批采收青菜。播种密度大,早收小青菜;播种密度小,迟收大青菜。
2.2 丝瓜
2.2.1 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适宜密植、抗病的丝瓜品种,如翠玉、秀玉、江蔬1号等。
2.2.2 整地施肥
定植前,结合深翻土壤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4 000 kg、三元复合肥(15-15-15)30 kg或三元有机无机复混肥(10-6-9)50 kg作基肥,充分旋耕,整平筑垄,垄面覆盖地膜。
2.2.3 播种育苗
2月中旬,丝瓜采用营养钵育苗或轻基质穴盘育苗。种子经温汤处理或药剂处理后催芽播种,温度低时可采用电热线加温育苗。
2.2.4 适期定植
3月中下旬,苗龄30~35 d、秧苗长有二叶一心或三叶一心时定植。距垄边两侧15 cm处各栽1行,株距30 cm,每667 m2栽2 100株左右。定植后立即浇水,并及时用土密封定植穴。
2.2.5 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丝瓜定植后以防寒保温为主,棚内白天温度保持25~28℃、夜间15~18℃;5月份以后以通风降温降湿为主,当夜间最低温度超过15℃时,可揭开四周裙膜,昼夜通风。(2)水肥管理:丝瓜对水分要求较高,开花结果期5~7 d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炎热夏季应在早晚浇水,忌中午浇水。丝瓜需肥量大,追肥应遵循前轻后重、前重氮肥后重磷钾肥的原则,以保证植株前期不徒长、中期稳定、后期不早衰。抽蔓后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作提苗肥,开花坐果后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0 kg或三元有机无机复混肥(10-6-9)20 kg作膨果肥,每采收3~4次追肥1次。(3)搭架整枝:丝瓜蔓长30~40 cm时,搭人字竹架或用尼龙绳吊蔓;蔓长到架顶时及时落蔓,保持茎蔓高度不超过1.5 m,打掉底部叶片,确保田间通风透光;摘除第一雄花以下所有侧枝,以后的侧枝留一叶摘心;盛果期选晴天下午摘除过密的老叶、病叶及多余的雄花、卷须,农事操作时避免碰伤蔓叶。(4)保花保果:丝瓜开花早期环境温度低,蜜蜂活动少,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时,选择花瓣大、花色鲜艳、雄蕊发达、刚开放的雄花与雌花对花,一般每朵雄花可授2~3朵雌花。上午8~10时授粉效果最好。
2.2.6 适时采收
5月中旬~8月下旬,当丝瓜果梗光滑、绒毛减少、果皮有柔软感时即可在早晨陆续采收。采收时,用剪刀在齐果柄处剪断,轻放,避免瓜皮破损。
2.3 秋辣椒
2.3.1 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抗病性强、耐高温高湿的辣椒品种,如苏椒5号、苏椒14号、苏椒19号等。
2.3.2 整地施肥
选择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大棚,前茬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深耕晒垡。定植前15~20 d扣棚并用土封严大棚四周,利用7~8月高温杀灭棚内病原菌。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5-15-15)50 kg作基肥,耕翻耙平,筑深沟高畦或小高垄,覆盖地膜。
2.3.3 播种育苗
为预防病毒病,辣椒种子需经温汤浸种或药剂浸种后催芽。7月中旬播种,采用穴盘育苗,苗龄30~35 d。
2.3.4 适期定植
8月中旬定植。定植前2 d,棚内喷洒杀虫剂、杀菌剂。定植前覆盖大棚膜,棚膜上加盖遮阳网。定植时剔除病苗、弱苗,定植株行距为35 cm×35 cm。
2.3.5 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辣椒定植后外界温度较高,应揭开大棚四周裙膜,昼夜通风。白天温度稳定在28℃以下时,撤除大棚外的遮阳网。11月中旬,大棚内搭建小拱棚,并在小拱棚上覆盖农膜,当夜间气温降至5℃时,小拱棚上再覆盖草帘。(2)水肥管理:秋季栽培辣椒,肥水供应量应多于春季。浇水宜在早晚进行,进入开花坐果期应少浇勤浇,见干就浇,后期浇水不宜过勤,土壤以偏干为好。施肥以基肥为主,忌过量氮肥,否则植株营养生长过旺易落花落果,推迟坐果。定植缓苗后浇1次稀肥水,10月中上旬可结合浇水施1次复合肥水。(3)植株调整:摘除门椒以下腋芽,植株长势较弱时,及时摘掉第1~2层花蕾,促进植株营养生长,确保每株多坐果,增加产量。10月下旬11月上旬摘除植株上部顶心与空枝,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果实膨大。摘顶心时,果实上部留2片叶。
2.3.6 适时采收
10~11月辣椒可陆续采收上市。辣椒枝条细脆,采收时避免折断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