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2025 视阈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8-03-17唐海君李云义

时代农机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制造业校企人才

唐海君,李云义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

1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意图

1.1 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目前中国制造业整体规模占到整个当今世界制造业产值的20%左右。然而却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过度依赖国外,品牌质量水平不够理想,产业结构尚未合理,典型的“大而不强”,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在“中国制造2025”实施中,首先要加大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用信息化带动整个制造业发展,让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同时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品牌制造,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大而强的中国制造。

1.2 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中国制造”只是简单的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只有实现“中国创造”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业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创新驱动是实现“中国创造”的推进器,明确创新在制造业发展战略布局的先导地位,只有实现技术创新才能体现中国创造。技术不断创新带给我们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和产品性能,以此来增加制造业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力。

1.3 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将迅猛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渗透到工厂,积极采用新型制造技术和新型装备,通过互联网+制造业,实现更合理高效的生产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带来制造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转变。智能制造的强大和高效将会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并且在近些年已经表现出来。智能制造将会明显提高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仓储运输成本,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源于此。

1.4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在过去我国制造业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管理粗放,只顾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对应的付出了环境、资源、重复投资等等很多的代价。未来资源和环境成本将会是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推行和发展绿色制造技术一是可以降低企业在资源方面的消耗,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二是文明的进步要求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色制造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5 强化中国制造业质量意识,不断提升中国质量水平

在过去制造业发展中,存在重量不重质,企业一味追求规模,而忽视了质量建设。每个制造强国都把质量体系建设中视为生命线,明确生产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制,把质量提升技术攻关作为企业核心技术,完善和健全质量管控追溯体系及立法、在企业文化中重视质量文化,市场竞争中树立重质量守诚信的经营理念,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彻底改变世界市场对“Made in China”低质廉价的印象。

1.6 打造中国品牌,重视品牌建设

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制造业大部分承担的是“世界工厂”角色,中国出口的商品中90%以上是贴牌产品。以贴牌为主的制造业注定了只能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在利润分成中付出大量的资源换来微乎其微的利益。在未来,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从贴牌大国迈向品牌大国,建设一批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是中国制造2025 重要的内涵。

2 “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2016 年12 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共同编制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对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如何依据“中国制造2025”为制造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指明了方向。

2.1 人才培养数量要与“中国制造2025”人才需求相当

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一段时间内,高技能人才的缺口持续存在。2015-2018 年,我国制造业年均人才缺口达到约160 万人。目前大部分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年均毕业生人数呈下滑势态,长三角、珠三角的人才荒愈发明显。未来十年中,职业教育如何培养与现代制造业发展规模相适应的高技能制造业人才,是职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2.2 人才培养规格要适应“中国制造2025”人才需求

中国制造2025 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关键点是创新型人才、工匠型人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大量不断地投入到制造业中。而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还不能完全与之相适应。我国制造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低端技工较多,未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大部分是在工厂一线接受短暂的操作培训,技能水平较低且单一。高层次技师较少,受制于我国在过去一段时间中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态度;传统制造业技工多,掌握传统机床设备的工人较多,充分利用信息化新技术型技工少例如智能制造中数字控制设备人才持续短缺;缺乏掌握多种技术的复合型技工;缺乏长期系统培养大师工匠。因此,职业院校如何主动变革,为中国制造2025 背景下制造业提供充足的合格人才是亟需解决的命题。

2.3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符合“中国制造2025”要求

充分领会“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意图,我们会发现无论是要完成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升级,还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以及未来的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打造中国品牌,对于现有的人才培养质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培养质量、都需要与之升级,一切要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为“中国制造2025”输送高质量的合格人才。“中国制造”悄然向着“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转变,这些转变离不开高质量、高素质、卓越型的人才,也需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层次的向上迁移。

3 对接“中国制造2025”,全方位多渠道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

3.1 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多渠道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和检验。目前各个职业院校不同程度的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在中国制造2025 背景下,校企合作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更进一步强化。

(1)院校要及时调整办学专业和办学方向,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输送人才。“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在以往的职业教育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或者专业建设不够成熟,未来十大重点领域将会出现较大人才缺口。纵观目前职业院校的专业和层次,涉及这类专业的高校较少,在校生规模也远低于需要。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需要大量横跨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工作难度大。未来职业教育必须迅速调整专业方向,例如近期很多高校增开的“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3D 打印与快速制造”“智能家居”等专业,就是为了满足“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的需要。

(2)深度进行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是从业人员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一端是学生,一端是企业。实现校园和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是学院和企业的共同愿望。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多方参与,强化企业在实训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在校园里通过了企业真实的实践训练,自然的提高了应用研发能力,提高技术服务的附加值,让学生在可以更快的进行技术技能的积累。通过产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的实践生态环境,满足学生成长、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等各方利益诉求,实现互利共赢。

(3)校企合作,协同研发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新技术的有效途径。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承担应用型技术“中转站”的功能。“制造强国”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列创新是工业发展的核心。职业院校办学中,要主动利用人才优势把学院建设成技术技能创新的源头和中心,教学和科研两手抓,尤其是以解决企业需要的应用型研究,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来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政府要多方联动,促进专业群、创新团队和产业链的互联互通,构建技术创新、应用和成果转化协同机制,打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改变以往为了科研而科研,变革为校企协同,为了创新而科研。

(4)利用新技术构建先进的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目前校企合作主要通过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来实现,投入大、周期长、更新慢,运行机制不灵活。在信息化时代,校企合作必须对接时代的发展需求,未来政府作为主导和资助主体构建“协同创新”和“开放共赢”的校企合作信息平台。职业院校、学生、行业企业可通过校企平台进行个性化信息筛选,方便了解相关院校的资源配置和专业建设情况、人才培养能力、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等信息,根据企业需要和院校实际,提出人才培养需求,快速形成校企联动。同时学校可以有效地获取行业发展趋势、技术更新状况、企业发展需求等信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格。

同时,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也可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校企双方依托互联网采取虚拟环境教学,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将会大大降低。企业人力部门依据企业需求、院校教师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通过平台为学生发布在线实训任务,企业还可以通过悬赏发布工作任务,获得院校教师和学生的技术支持和协助,在完成企业工作任务的同时把真实的工作体验训练给学生。学校可以通过平台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通过平台资源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与指导。

平台功能的丰富不但可以完成在校学生的培养,也可以对企业在岗员工提供对应的职业发展教育和终身学习支持,通过校企协作平台可以最大程度的提供更新的技术、理念、训练项目,有效地降低校企实训基地建设的成本。

3.2 优化职业教育人才结构,构建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作为制造业人才供给主力军,应加快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满足先进制造业升级转型对于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在办学层次上除了现有的技校、中职、高职之外,通过各种专项政策支持引导具有制造业行业背景或者办学特色的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本科。通过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建设,为制造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积极论证和评估专业技能型硕士和应用领域博士培养,搭建人才阶梯式上升通道,优化多个人才培养层次。

积极探索中高职贯通,形成人才上升筛选培养机制:高职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培养技能层次更高的高级技工;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应用技术本科深造,成为制造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可以试点在应用技术本科、科研院所联合行业企业,对需要高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的制造业领域开设专业技能硕士层次的职业教育,尝试招收具备丰富工程经验和研究创新能力的人才开展工程博士培养,促进劳动者素质、知识层次与技术创新同步提高,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以服务未来的制造业。通过探索制造业与学校人才培养不断线多形式的衔接方式,为制造业人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提供可以深造和上升的空间。

3.3 推行“项目制”教育模式改革,打造“复合型”人才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单是某一个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而是涉及学科交叉,多门类知识背景下具备综合应用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基于工作任务的工程项目可以赋予学生在在企业一线所用到的知识、技能。传统的分专业教育忽视了工作中项目涉及知识点、技能跨度很大、专业交叉度,这就要根据人才需求重新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学生不必要再按专业上一门门课程,而是按项目划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根据项目的主线,分解学生需要的知识支撑和技能支撑,所学即所用,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分割和整合。在“项目制”中,不再按照现有的基于院系、专业教学内容授课,而是依据专业方向把组成“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要素如互联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融入到每一个工作项目中,融入到每一次训练中,解决以往职业教育过程中单专业局限性,例如以往的机械制造专业重机械忽视自动控制。分专业培养的学生在需要复合型人才的今天,职业发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制约了后续的发展和创新,可以预见的是项目制教育模式改革可以顺利的解决这个问题。

3.4 在职业教育中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典型应用,它通过校企合作实现院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既保证理论知识不断层又保证实践训练不脱节。传统制造业中也有师徒制,可是存在培养周期长,传授技能单一,理论知识断层,创新能力不足,培养数量不足等问题。为此,在吸收传统师徒相承优点基础上,借鉴国外“现代学徒制”的经验,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的“2+0.5+0.5”学制的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科学的可行的模式。这一模式有利于学生成长,提高了针对性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了进行业企业与学校的交流和深度融合,还可以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多方的充分认可。

其次,现代学徒制是“工匠精神”教育的重要实现途径。“工匠型人才”的培养不是职业院校在校内单一教育即可完成的,校内受制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书育人和收徒传艺存在一定矛盾。利用现代学徒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培养的优势,让技能大师和“工匠型人才”不但用技能和技术创造经济效益,还能为人才培养创造人力价值。因此,要为中国制造2025 提供人才助力,加快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5 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增加创新创业实训培养

中国制造2025 的核心之一在于创新,在此背景以往被忽略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得到重视。在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创新创业在课程教育单一乏味,不论是学生和教师都重视不够,沦为混学分课程。

首先,要丰富和系统创新创业教育德教学内容,融入当前最新的创新创业思维,结合大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环境,全面讲解创业过程。结合经典创新创业案例,开展小组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更为活跃和发散的教学模式。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创新创业教育可以由创业导师和企业、毕业校友等多种授课角色,进行实际的、生动的、直观的创新创业指导。

其次,让学生了解并参与到创新创业过程中来。积极引导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丰富阅历,通过校内的创业训练让学生具备终身创新的意识和思维方法。同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有效地帮扶和指导,对于有孵化价值的项目和产业积极予以扶持,鼓励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4 结 语

展望“中国制造2025”,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同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以及“德国工业4.0”一样,“中国制造2025”秉承开放心态,创造开放环境,欢迎世界各国企业参与其中,共同做大、分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蛋糕。“中国制造2025”正以广阔的胸怀参与全球竞争,为中国,也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为增进人类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也应该认真研究,探讨更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规模化的培养数量、创新的培养方式回应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诉求,培养出具备创新驱动的创新型人才、智能制造的智慧型人才、绿色制造的生态型人才和高端制造的复合型、卓越型人才、精益求精的工匠型人才,为我国制造业强国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本支撑。

猜你喜欢

制造业校企人才
人才云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