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两国语言教学中“影子练习”的研究述评和趋势分析

2018-03-16肖开益张利平王在琦

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肖开益 张利平 王在琦

[摘要]近年来,不少日本学者提出将“影子练习”应用于英语和日语的语言教学中,并对此展开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而中国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尚显落后。为了更好地在国内外语语言教学中开展影子练习,笔者选择应用于语言教学中的“影子练习”作为对象,梳理中日两国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前期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期望以此从整体上把握日本“影子练习”的研究状况,为更好地推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影子练习;跟读练习;认知心理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5-0055-08

0引言

最早提出“影子(shadowing)”这一概念的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科林·吉瑞(Colin Cherry)。根据巴萨鲁(Barsalou) [1]的转述,吉瑞曾做过一个实验,要求实验者戴上耳机,闭上双眼,集中注意力,听取来自耳机的内容,并以大声说出的方式对其中一段进行“跟读”(两个耳朵播放的是两段同一人说出的两种不同讯息)。事后,要求受试者描述两篇信息的特征。结果,大多数的实验对象能回忆起跟读过的内容,而对没有跟读的信息只能进行非常模糊的描述。之后,通过几十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影子练习”(shadowing exercise)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译工作者的同传技巧训练中,主要用于增强口译员的听说同步能力以及短期记忆能力。

自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学者(如近藤[2]、染谷[3]、鸟饲[4]、玉井[5])开始尝试将影子练习法应用于英语教学领域。从2000年左右开始,影子练习在语言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领域也由最初的英语语言教学拓展到了日语语言教学[6]。从同为外语学习的角度来看,改善发音、提高听说能力同样也是中国日语教育者和学习者的难题,日本学者的研究值得借鉴。在中国国内,张倩华[7]、孙菲菲[8]等曾探討过影子练习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但只停留于方法的引入和介绍。肖开益[9]根据日本既有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影子练习的特点。又在此基础上,选择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对象,通过一年的影子练习实验,证明了影子练习在国内日语专业的可行性与对提高听力的有效性[10]。不过,整体看来,国内以影子练习为主题的论文数量较少、研究范围窄、研究内容不够深入,这一点,笔者将在后文中详细论述。总体说来,相比日本,国内的相关研究仍显落后。

笔者认为,要在国内的外语语言教学中开展影子练习,首先相关研究应该跟上步伐。虽然日本已经有不少学者(如迫見和松见[11]、萩原[12]、岩下[13]、仓田[14]、高桥[15]等、萩原洋[16]、饭野和薮田[17]、大木和和泉[18])就影子练习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然处于研究阶段。同时,这种训练方式在国内的具体实施方法等问题还需要探讨,国内学习者的训练情况也需要分析。所以,清晰地梳理该研究的现状、冷静地思考其不足之处,是开展“影子练习”实践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也是国内相关研究的一个空白之处。

因此,笔者将口译训练等其它领域的“影子练习”研究剔出,选择应用于语言教学中的“影子练习”作为对象,梳理中日两国近二十年的研究发展脉络,对中日两国语言教学中的“影子练习”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提出并解答以下3个问题:(1)近二十年来,中日两国的“影子练习”研究的演进脉络和现状如何?(2)国内外相关研究有什么不足之处?(3)“影子练习”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对于这些问题的梳理,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日本“影子练习”的研究状况,为更好地推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1国内“影子练习”研究的统计情况

截至2015年7月,通过CNKI输入“影子练习”进行搜索,以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搜索得出期刊论文或博硕论文分别为28篇、6篇、4篇、25篇。采用同样的方法,以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输入“影子跟读”,同样以主题搜索得出的20篇论文,并且这20篇论文涵盖了其它3种方式搜索得出的所有论文。

以上两种方式搜索得出的文章,有3篇(钟晓鸣,2013;张倩华,2009;林英兰,2013)论文重复。因此,以主题为“影子练习”和“影子跟读”搜索得出的论文共计45篇,表1为统计表。根据表1,可以得知,在中国国内,自2004年起就有研究涉及影子练习,语言教学中的影子练习研究也从2006年开始就出现了。从这一角度看,影子练习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起步时间并不算晚。不过,超过一半(57.78%)的论文只是在同声传译研究中提及影子练习,且2006年之后,除1篇(张倩华,2009)论文以外,直到2011年开始,才逐渐得到关注。也就是说,影子练习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2006年之后,出现了近5年的空白时期。从数量上看,只有18篇论文涉及影子练习在英语教学和日语教学中的应用,而其中6篇论文是在论述语言教学方法时提及影子练习,只有12篇是专门对此进行的论述。从研究范围来看,基本上是探讨影子练习对提高听说能力方面的作用;从内容和深度来看,基本上止步于影子练习的背景理论或方法的介绍,只有2篇是实证研究。因此,可以说,从整体来看,国内的相关论文还停留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和教学应用的阶段,而对教学应用过程中的练习者心理分析和策略分析、如何有效地将其引入语言教学课程、如何改善练习方式、提高练习效果等方面还尚未有研究涉及。

2日本的“影子练习”研究现状与分析

如前文所述,“影子练习”最初并没有应用于语言教学。在日本,提出将其应用于英语学习并成为此类研究代表的是玉井健和门田修平。在下文中,笔者以研究主题进行分类,对日本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2.1影子练习的定义

兰伯特(Lambert)[19]将影子练习定义成为了机械模仿的、“鹦鹉学舌”式的练习方法。对此,玉井[5]提出异议,他认为影子练习并不是无意识的行为,它不是机械性重复,它是有意识的、保持高度注意力的、需有极高认知能力的行为。因此,玉井[20]将其定义为:所谓影子练习,一言概括之,是指尽可能地将听到的语音信息忠实地、不间断地“口头再现”的行为。这个定义为诸多日本学者引用(如岩下[13]、仓田[14]、高桥[15] 等)。之后,望月肇[21]、门田[22]等也对影子练习进行了定义。肖开益[9]根据这些定义,归纳出“影子练习”的要点和特点。首先,影子练习的要点包括:(1)同步;(2)完全重复所听内容和语音语调;(3)是一种跟读形式。其次,影子练习也有着与其它通常采用的听说教学方式(听写、听力练习、朗读练习、复述练习、意译重述、综述练习等)不同的特点:(1)“输入”与“输出”同时并存;(2)带文字材料、但练习过程中不使用文字材料;(3)同步且完全重复所听内容。

2.2影子练习的种类和步骤

门田[22]将外语教育中的影子练习分成了shadowing、mumbling、parallel reading、content shadowing、delayed shadowing5种。此处的shadowing与上述定义中所指的影子练习基本相同;mumbling是指小声的影子练习;parallel reading是指一边看教材一边进行的影子练习;content shadowing是以理解含义为主的影子练习(在英语影子练习中,须充分掌握英语韵律之后再进行);delayed shadowing是紧随音源(约迟一秒)的影子练习。诸多研究(如门田[22]、门田和玉井[23] 、鸟饲[24] 等)将影子练习导入语言教学时,都采用listening→mumbling→parallel reading→确认含义→prosody shadowing→content shadowing的顺序。不过,李翠芳[25]提出学习者要在完全理解所听内容后进行跟读练习,也就是无需“parallel reading”一环。但这两种训练步骤,都是教师依据个人教学经验而提出的,并没有实证研究。对此,岩下[11]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假想练习者在反应所听内容的同时如果还要查看视觉呈现的文字材料,那么文字材料可能会对输入的信息造成干扰。不过,岩下通过实验(对比有文字材料和无文字材料的两个实验组的练习效果)却推翻了他的假设,可见是否翻阅文字材料并不会影响训练效果。

2.3练习教材和材料

门田和玉井[23]认为最为理想的影子练习材料是“i-1(即比实际外语水平低。例如,中级学习者要练习初级水平的内容)”的材料。鸟饲[24]認为练习材料的理想条件是:(1)未知语比率为5%左右;(2)要选择演讲、采访、新闻等内容上有一贯性的材料;(3)长度为3~5分钟;(4)语音速度:以英语为例,每分钟160±20字左右”。上述结论都是对英语影子练习材料的分析,而对于日语影子练习,岩下[13,26]参照上述要求选择日语影子练习材料。更多的学者出于英语与日语词汇构成方式不同,根据自身研究目的,判断内容和难易度后选用带CD的听力教材(如山森[27]、高桥[15]等)或句型、语法学习教材(仓田[14]、松见[28])。根据这些研究中日语练习材料选择依据的论述,笔者总结出以下几项选择日语影子练习材料的原则:(1)新单词在5%左右;(2)选择前后有所关联的语篇,而非单句式的片段内容;(3)要选择比练习者外语水平低一个程度的练习材料;(4)音源速度不能太快;(5)每周更换练习材料。

学者们之所以在选择练习材料时注意上述(1)(3)(4)3个原则,是基于认知心理学对人脑处理信息过程的分析,即由于影子练习需要练习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非常容易感到疲倦,所以文章过难、过长都会带给练习者压力,从而影响练习质量。出于同样的考虑,学者们虽然没有严格规定每周、每天练习的次数,但普遍认为每次的练习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关于上述的第(2)项原则,前述文献认为练习材料要选择完整语篇,例如新闻、演讲等,而不赞成缺乏前后关系的短句。不过,荻原[12]选择了一本关于日语句型和表现的教材,原因是因为这本教材附带CD,且CD中的所有内容都同时带有“慢速度”和“正常语速”两种模式。这可以让练习者先放慢节奏跟读,然后再跟读正常节奏,以增强练习者的练习信心,减少他们的压力和不安。荻原的这一出发点与上述原则(4)中关于音源速度的要求是吻合的。而对于音源速度的具体要求,兰伯特[19]认为英语音源速度要保持每分钟在120±20字左右,也就是最佳语速是2字/秒。而日语方面,根据户田[29]的教材,日语的速度约268~294拍(mora)/分。荻原[12]选择日语影子练习材料的考虑带来两个启示:(1)在实际操作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内的声音播放软件,调整音源语速至自己可以跟得上的语速,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逐渐加快;(2)日语影子练习也可以不使用完整的篇章,选择短句、惯用句、如寒暄语等套话。

根据亚马逊日本站的统计,2000年至2009年出版的影子练习书籍共27本,其中针对英语学习的有23本,针对日语的1本,汉语的2本,俄语的1本。而在2000年之前,没有出现含日文或英文“影子练习”一词的语言学习书籍。以提高听力为号召,或搭配外语录音(CD等)的听力学习书籍,在日本市面上并不特别。但强调影子练习的要点并提高具体练习方法的专业类书籍,是近年来才大量出现的。

目前,在日本出版的针对“影子练习”的训练教材多为英日两种语言,根据大久保雅子[30]的统计,出版的常见的有以下几本,(1)英语影子练习入门篇(最终版,CosmoPier Publishing,2008);(2)英语影子练习(最终版,CosmoPier Publishing,2005);(3)从零开始的影子练习(Jresearch出版,2008);(4)第一次的影子练习(学习研究社,2003);(5) 影子练习:开口说日语(初~中级篇,kuroshio出版,2006);(6) 影子练习:开口说日语(中~上级篇,kuroshio出版,2006);(7)用影子练习的日语发音课(3A network,2012)。

以上(1)~(4)是英语影子练习教材,(5)~(7)是日语影子练习教材。在(4)中,对于练习的频率和每日练习的分量都有明确规定。上述书籍都在书中针对练习方法、步骤、效果等加以详细介绍。此外,与上述书籍不同的是,户田[31]针对外国人的日语发音教学,研发了一套日语影子练习的DVD,并在网络上公开。整个练习材料包含了实践方法、适用教材、搭配练习等。这套练习系列课程的规划,源于户田在研究学生学习日语发音过程中的一个意外发现:户田访谈了短期内习得日语发音的学生,发现他们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就能迅速、有效地掌握日语发音,其诀窍是他们都能积极地自行进行影子练习。可见,日本的影子练习教材既有有声CD,也有专门针对影子练习开发的电脑辅助软件,甚至包含影像的DVD,这表明影子练习在日本已经不只是在外语教学课堂上出现,也演变成为了一种自学式的练习方法,与课堂训练相辅相成。

在国内尚未出版相应的教材,这也是国内研究的空白之处。肖开益[10]曾让学生使用《新编日语》的前文进行了练习,认为使用该教材有助于学生复习、记忆已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学生也比较容易进入训练状态,但同时也存在内容陈旧、文章较短的缺点,练习材料并没有完全符合上述选择练习材料的原则。

2.4影子练习的作用

“影子练习”的理论根基是认知心理学对人大脑的分析。巴德利(Baddeley) [32]认为工作记忆模型是语言理解、学习和思考等认知活动的系统,用于暂存和处理讯息。工作记忆由“中枢处理装置”“音韵回路”“视觉空间图板”三部分构成。影子练习在工作记忆里的处理过程,由谢哈本登(Schweichert)和布鲁夫(Boruff)[33]的实验得到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进入耳中的声音如果不经任何处理,约1.8秒就会消失,而如果用“默读(subvocalization)”就可以被保留下来。也就是说,可以保存在工作记忆中的是1.8秒内以默读、跟读等方式得以处理过的讯息。影子练习就是刻意地重现听到的声音,借此加深理解和认知的处理成效。

玉井[34]认为听解能力由“知识面的能力(词汇、语法、音韵、一般知识等)”和“认知、处理能力(抓住语音、短期储存和处理)”两部分构成。他用下图说明了人从听到声音到分析理解该声音的处理过程,并提出影子练习可以对图1中的①、②、③三个环节都起到作用。

巴德利[31]和玉井[34]的研究成果成为日本学者实证研究的理论依据。根据近年来日本学者对影子练习应用于英语、日语教学的实证研究结果,可以归纳出影子练习在四个方面对提高学生外语能力具有成效。即“提高听力”“改善发音”“提高记忆力、加速产出”“有助词汇、语法学习”。

1) 提高听力。如上文所述,“影子练习”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听解能力。例如较早将其用于英语教育并详细分析的玉井[35]、建内[36],以初级英语学习者为对象进行论证的平尾[37]等。根据近年来日本英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在影子练习过程中,不断认知和重复的历程成为训练听力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玉井[35]认为短时间的训练有助于听力测试成绩的提升。另外,他还比较了影子练习和听写这两种方式,发现进行影子练习的初中级学习者的听力测验成绩同只做听力练习学习者的成绩相比,提升更加明显。与此同时,玉井还事先根据综合听力测试成绩将实验对象分为上、中、下三类,接着让他们做影子练习,在练习后再次进行测试并比较测试成绩。结果发现训练前测试为“中”“下”的学生通过训练,听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而成绩为“上”的学生却没有什么变化。玉井由此认为影子练习对提高学习者听力的作用是存在偏差的。不过,岩下[26]让高级日语学习者进行了持续一个月的影子练习,他发现虽然练习前和练习后的SPOT和LST的测试成绩没有变化,但听写成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以推断1个月的训练能够让通过所听材料的音韵信息瞬间再生。这推翻了“影子练习对日语高级学习者没有什么效果”的结论。

2) 改善发音的作用。门田[22]认为,通过影子练习,学生可以记忆英语语音知识。荻原[12] 针对英语发音,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1)让学生一边听音源一边看着原稿小声朗读;(2)不看原稿进行影子练习;(3)一边听音源一边看原稿,查看听不懂或发不出音的单词;(4)不看原稿进行影子练习;(5)录下自己跟读的声音,隔周同老师一起确认录音并让老师指出错误的地方。通过将练习前的发音记录(录音)与练习后的录音相比,表明影子练习有改善外语发音与语调的效果,学生的声韵感加强。山根[38]等比较了音读教学法和影子练习,指出影子练习对学生发音的四个音韵层面(节奏、停顿、连贯性、印象)的改善,比大声朗读文稿的音读教学效果显著。唐泽麻里[39]发现,通过短期的影子练习训练,学生开始留意日语跟读材料以及自己发音的语速。清水庆子、齐木由香里[40]以日语中级学习者为对象,证明影子练习可以提高中级学习者发音的正确度和流畅度,影子練习可以改善学生的发音。

3) 提高记忆力、加速产出。虽然根据认知心理学对大脑工作记忆的分析已经证实了影子练习对提高记忆力的作用,依然有不少学者将影子练习应用于外语教学,实证影子练习在这方面的作用,并将研究继续深入,提出了不少让人惊喜的实验结论。例如,迫田和松见[41]实验证明,只要持续一定时间的练习,就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听解能力和记忆力。之后,迫田和松见[11]为了与普通的音读练习进行比较,再次进行了持续一个月、每次15分钟的影子练习和音读练习的对比实验。实验发现:两种练习过程中,学习者的“音韵”活动都很明显,而影子练习还能促进学生包括“意义处理”的语言信息处理能力,这一点是音读练习无法办到的。同时,学生在影子练习后的语言能力测试成绩有显著的进步,因此迫田和松见认为影子练习对学生的单词学习、语法理解、阅读能力第方面都有促进作用。仓田[42]以高级日语学习者为对象,以人的工作记忆大小是否对训练时反应原文的含义有所影响为内容进行了试验,其结果是:在进行影子练习时,学习者的大脑不仅要处理“音”,还要进行“含义的分析处理”,而且跟读过程中容易受到前文语言信息的影响。因此,仓田推断由于影子练习需要同时进行“瞬间的分析处理”和“输出处理”,所以应该可以成为提高交际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仓田[14]等人的研究还显示,日语学习者接受影子练习训练后,正确复述日语的能力也得以提高。这表明,影子练习有助于提高日语产出的速度。

4) 其它方面。船山[43]证实,借助影子练习可以加深单词的记忆。宇治宫[44]尝试将影子练习应用于发表课程。通过一学年的试验,虽然没能测试出练习的效果,但问卷调查结果证明被试者认为自身的“音声”“听力”有所提高。由此,宇治宫提出“影子练习”可以成为一种自主学习方式。松井、小野[45]通过影子练习发现学生长期形成的“化石化”错误,因此影子练习可以成为考核会话能力的“评价法”。白木[46]等在课堂上实施影子练习教学法后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99名学生在接受10周的影子练习后,19.2%的学生表示对英语更加感兴趣。由此白木证实影子练习在对“提高专注力”和“提高学习兴趣”方面也有作用。肖开益[10]的实验中,学生普遍表明影子练习可以成为一种记忆单词、复习语法的方法。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可以得知,从语言的认知能力(听、读)和语言运用能力(听得准确、说得流畅)的角度来看,影子练习对外语学习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正如玉井所说,影子练习不是鹦鹉学舌,它不是停留于语言表层形式的听说练习,无论理论还是实证都证明,它对语义理解和记忆保存都有很大的作用。

2.5影子练习的训练形式和提高练习效果的方法

如上所述,影子练习既可以提高练习者认知能力,又能成为外语各方面技能训练的训练方法,因此如何运用影子练习并使其发挥最大成效是影子练习相关研究的一大课题。

根据鸟饲[24]、玉井[20]对影子练习实施方法的论述,可以将影子练习的基本训练形式归纳为:影子练习的最终目标是“延迟跟述”,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可以搭配“同步朗读”“音素跟读”“默读”等方式。所谓“延迟跟述”是指练习者不仅要识别输入的声音并辨识自身跟读的品质,还要兼顾理解和掌握语义内容。“同步朗诵”则是指一边听音源、一边看稿朗读的方法,这是在练习者尚未熟悉练习材料时的练习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练习材料的句型结构、增加生词的熟悉程度。“音素跟读”强调只着重模仿发音,因此是应用于还未有练习经验的练习者或练习初步阶段的方法。“默读”是指在还没能完整跟读之前,在心里默念或低声朗读的方法。除此之外,户田[29]的教材也提供了一种“视译跟述”的方法。即听音源的同时看翻译语原稿、或也可视情况选择是否跟随音源发出声音。这有点像看外语电视节目时耳朵听外语而眼睛看字幕的情况。不过,不同的是,练习者既要专注所听材料的内容也要对应关注译稿,借此把握双语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这其实是将跟述与翻译结合的练习方法。

玉井[5]认为影子练习对提高听力的作用与其训练的技巧无关,并以实验证明。中山、铃木[47]的实验却推翻了这一结论。如何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训练技巧也成了近年来研究的一大课题。例如,中山[48]提出要提高影子练习的效果,必须准确地听取所听材料的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首先要清楚日语与英语的语音差异。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分析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想法和影响练习的内在因素,以此找到更好的指导方法,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高桥、松崎[49]曾让学生用日记记录下影子练习过程中的问题点和难点,指出影子练习指导者要注意训练者留意语音改善方面。大木[50]发现,与所听材料的含义相比,练习者更注重“音”的“听取”和“输出”。因此,他提出:指导者应该对练习者如何平衡“音”和“义”两方面的注意力进行指导。为更有效地推行影子练习,了解学习者的难点,减轻练习者训练时的压力,城保江[51]围绕训练者练习时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对影子练习过程中个人思考与行动等对象化的认知)”进行调查,其结论是:练习者觉得困难、有压力,是因为过度注意听读材料的发音,担心自己不能发出准确的读音。这个结论与大木存在不同之处。

3“影子练习”研究的演进脉络和阶段划分

在前文中,笔者归纳总结了迄今为止中日两国英日语语言教学中的影子练习理论和实证研究。总体看来,中日两国的相关研究历时都比较短暂。中国国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的论文还只是简单介绍影子练习,或单纯引入语言教学,并没有就影子练习的训练方法、成效、练习者的感受等展开研究。而日本则明确地将“影子练习”从同声传译中脱离开来,应用于语言教学,并在其它国家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日本的教学情况独立地开展研究。可以说,日本的相关研究,尤其在实证研究方面,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

为了更加清晰、直观了解日本这短短十年来的研究情况,本文从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角度,对实证研究部分进行了分类汇总(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这些研究涵盖了影子练习的基本方法、使用材料、对外语学习的作用、影子练习的改善方法等等,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研究数据采集的方法也比较多样,既有问卷、评价测试,也有录音、日记等。其中,所采用的测试法包括SPOT(simple performance-oriented test)、OPI(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LST(listening span test)、CST(conceptual span test)等。这也促进了听、说评价法、测试的应用与研究。

4未來研究的空间和思考

从前期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来看,除了上述存在争议的问题点以外,笔者还发现部分概念模糊的内容和有待深入的问题,并引发了一些思考。

1) 日本的研究逐步深入,国内学者的研究需要加强。应该说,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影子练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经从过去的摸索阶段发展到逐渐深入、盛行起来。相比日本,国内的不仅研究成果少,且45篇论文中,无1篇为核心期刊,缺乏质量,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也很单一。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国内外语教学者并不重视外语教学研究,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内学者对国外已经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不甚了解。不过,与此同时,国内相关研究的相对匮乏也表明国内的“影子练习”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既然“影子练习”方法对外语学习的有益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国内学者更应积极引入这种学习方式,学习、借鉴其它国家、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推动国内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2) 依据训练目的选择练习材料和练习方法。“影子练习”是否存在练习技巧?这些练习技巧又是否真的会对练习效果有所影响?这些问题还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同外语水平的练习者应该选择不同的练习材料。而目前,并没有研究以练习材料为主题加以探讨,按照练习者外语水平编写的教材也基本处于空白。同时,如果要以外语水平选择跟读材料,外语水平评价标准也相应地加以明确,因为依据欧洲共通参照框架和日本can-do体系,已经无法简单地凭借能力测试或其它考试成绩来衡量学习者的外语水平了。

另一方面,“影子练习”可以分为侧重改善发音(prosodic shadowing)和侧重内容理解(content shadowing)两种。正如前文所述,有研究提出练习者如果同时关注发音和内容,会感觉压力很大而出现焦虑情绪,这对提高“影子练习”效果会出现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在练习时究竟是侧重发音还是侧重内容,需要根据练习目的分别探讨。例如,如果日语初学者在学习假名时进行影子练习,则只需要重视发音的改善,无须考虑内容。侧重内容理解可能更多地运用于口译训练。另外,针对练习者自身的分析研究,基本都从练习者练习策略的视角展开,而对于练习材料、练习时间、练习目的等是否对练习者对“影子练习”的接受度、喜好以及焦虑情绪等产生影响,都暂时没有研究涉及。这些都是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有待深入分析研究。

3) 缺乏纵断研究。如上所述,迄今为止进行的实证研究,其研究对象外语水平不尽相同,实验规模或大或小、实验期间或长或短,但整体说来,基本没有纵断研究。“影子练习”持续半年、一年后,同一练习者的意识是否会出现变化?练习效果是否会存在变化?这些都需要针对同一对象进行长期、持续地追踪调查。这也是目前前期研究的一大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 Barsalou L W.Cognitive psychologu-An overview for scientists[A].Lawe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1992:21-78.

[2] 近藤正臣.シャドーイングの有効性[J].通訳理論研究会,1992(2):43-51.

[3] 鸟飼玖美子.日本における通訳教育の可能性―英語教育の動向をふまえて[J].通訳理論研究会,1997(13):39-52.

[4] 染谷泰正.通訳訓練法とその一般語学学習へのおうようについて[J].通訳理論研究会,1996(11):27-44.

[5] 玉井健.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効果と聴解プロセスにおける位置づけ[J].時事英語学研究,1997(3):105-116+36.

[6] 李翠芳.大学3年生に行った初めてのシャドーイング実験[J].台湾日本语文学报,2008(23):209-227.

[7] 张倩华.影子练习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33):23-24.

[8] 孙菲菲.视听说和影子练习教学法在英语听说能力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1(11):177-178.

[9] 肖开益.影子练习理论与日语听力教学[J].外语教学,2009(30):158-160.

[10] 肖开益.论影子练习者提高日语听解能力的作用——以学习者对影子练习效果的评价为中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8):76-83.

[11] 迫田久美子,松見法男.日本語指導における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基礎的研究―音読練習との比較調査からわかること[C].2005年度日本語教育学会秋季大会予稿集,2005:241-242.

[12] 萩原廣.日本語の発音指導におけるシャドーイングの有効性[C].京都経済短期大学論集,2005(13):55-71.

[13] 岩下真澄.日本語学習者におけるシャドーイング訓練の有効性―一ヶ月の縦断的調査による検討[J].広島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紀要,2008,2(57):219-228.

[14] 倉田久美子.日本語シャドーイングにおける文の音韻·意味処理に及ぼす記憶容量,文の種類,文脈性の影響―日本語母語話者を対象としてー[J].広島大學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紀要,2008,2(57):229-235.

[15] 高橋恵利子,福田規子,岩下真澄,迫田久美子.上級レベル学習者に対するシャドーイングの研究[J].広島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紀要,2010(59):299-308.

[16] 萩原洋.英語発音指導と国際共通語としての英語[J].富山大学人間発達学部紀要,2012,6(2):165-172.

[17] 飯野厚,薮田由己子.音読?シャドーイングとスピーキングの関係[J].中部地区英語教育学会「紀要」,2013(42):139-145.

[18] 大木俊英,和泉祐貴.シャドーイングと速聴ディクテーション:どちらが音声知覚力を向上させるか[C].白鷗大学教育学部論集,2015:227-243.

[19] Lambert S.A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cognitive approach to the training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ers//Hammond D L.Languages at crossroads[C].Proceedings of the1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Translators Associations,1998:379-388.

[20] 玉井健.シャドーイング指導法としての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効果に関する研究[M].東京:風間書房,2005:2-78.

[21] 望月肇.シャドーイングの中学英語教育への応用―中学2年生における実践研究[A].関西英語教育学会KELES第9回研究大会発表要綱,2005.

[22] 門田修平.シャドーイングと音読の科学[M].東京:東京コスモピア株式会社,2007:3-52.

[23] 門田修平,玉井健.決定版シャドーイング[M].コスモピア,2005:3-57.

[24] 鳥飼玖美子(監修).はじめてのシャドーイング[M].学習研究社,2003:2-52.

[25] 李翠芳.通訳訓練法から見直す聴解練習[J].東呉日本語教育,1993(16):153-171.

[26] 岩下真澄.日本語文の視学提示がシャドーイングの遂行成績に及ぼす影響[J].広島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紀要,2010(59):219-227.

[27] 山森理恵.聞き取り授業における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効果を高めるための試み[J].日本語教育方法研究会誌,2012(19):10-11.

[28] 松見法男.中国国内の中級日本語学習者におけるシャドーイングの有効性[J].学校教育実践学研究,2013(19):113-122.

[29] 户田貴子,大久保雅子,神山由紀子,等.シャドーイングで日本語発音レッセン[M].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ー,2012.

[30] 大久保雅子,神山由紀子,小西鈴子,等.アクセント習得を促すシャドーイング実践―効果的な実践方法を目指して[J].早稲田日本語教育実践研究,2013(1):37-47.

[31] 戸田貴子研究室.音声習得ストラテジーと発音学習システムに関する実証的研究[EB/OL].[2015-06-29].http://www.gsjai.jp/toda/indexl.html.

[32] Baddeley.Working Memory[M].New York:Oxfod University Press,1986:12-15.

[33] Scheweickert R, Boruff B.Short-term Memory Capacity: Magic Number or Magic Spell? [A].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1986,12(3):419-425.

[34] 門田修平.シャドーイングと音読の科学[M].東京:東京コスモピア株式会社,2007:3-52.

[35] 玉井健.シャドーイングは万能薬なのか[J].英語教育,2005(53):17-25.

[36] 建内高昭.シャドーイング実践を利用したリスニング指導[J].愛知教育大学実践総合センター紀要,2005(8):149-154.

[37] 平尾日出夫.初級·初中級学習者を対象とするリスニング授業に対する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導入とその効果[J].政策科学,2011(3):245-253.

[38] 山根繁,斉藤栄二,八島智子.リピーティングが英語プロソディ―の習得に与える効果[J].言葉の科学研究,2004(5):45-51.

[39] 唐澤麻里.シャドーイングが日本語学習者にまたらす影響―短期練習による発音面および学習者意識の視点から[J].お茶の水女子大学人文科学研究,2010(6):25-32.

[40] 清水慶子?斉木ゆかり.シャドーイングを用いた中級學習者の正確さと流暢さ強化タスクの検証[J].日本語教育方法研究会誌,2010,18(1):40-41.

[41] 迫田久美子,松見法男.日本語指導における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基礎的研究―「わかる」から「できる」への教室活動への試[C].み2004年度日本語教育学会秋季大会予稿集,2004:2-17.

[42] 倉田久美子.日本語シャドーイングの認知メカニズムに関する基礎的研究―口頭再生開始時点,記憶容量,文構造の視点から[J].広島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紀要,2007(2):259-265.

[43] 船山仲他.語彙習得過程におけるシャドーイングの貢献度 [A].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応用研究,日本時事英語学会関西支部 同時通訳研究分科会,1998.

[44] 宇治宫時子.発表の授業におけるシャドーイング導入の試み[J].日本語教育方法研究会誌,2010(14):66-68.

[45] 松井晴子,小野正树.評価法としての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可能性[J].日本語教育方法研究会誌,2011(15):58-59.

[46] 白木智土,安川佳子,吉田桂子,佐々木緑.シャドーイングトレーニングによる英語学習意欲向上[J].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厳書第6集,関西国際大学コミュケーション研究所,2008(2):35.

[47] 中山誠一,鈴木明夫.シャドーイングはリスニングのどの処理段階に効果を発揮するのか[J].英米文化学会会報,2010(1):5-84.

[48] 中山誠一.機能語の発音強度の違いは、シャドーイングの技術伸長に影響を及ぼすのか[J].英米文化,2011(3):17-31+41.

[49] 高橋恵利子,松崎寛.プロソディシャドーイングが日本語学習者の発音に与える影響[J].広島大学日本語教育研究,2007(17):73-80.

[50] 大木俊英.シャドーイング開始期における学習者の復唱ストラテジーの分類[J].Kantokoshinetsu association of Teacher of English,2010(3):73-80.

[51] 城保江.シャドーイング遂行時における学習者のメタ認知に関する研究[J].佐賀大学留学生センター紀要,2010(9):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