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等师范院校中国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2018-03-16徐杨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师院校中国史学法指导

徐杨

摘要: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国史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不仅是提升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改变学生学习行为模式的必要手段,也是强化师范学院学生教学技能的必要示范。高师院校的中国史教学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通过循序渐进的计划安排,将学法指导常态化、规范化,并运用多元的指导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关键词:高师院校;中国史;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225-04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培养具有扎实学科知识基础,又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话题。为此,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不仅要鼓励教师革新教学方法,更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教育中开展学法指导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本文将以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国史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高校专业教育中开展学法指导。

一、高师院校中国史教学开展学法指导的必要性

學法指导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控制、创造、引导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引导学生按照学习的过程和规律,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以利于现在和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概况地讲,就是帮助学生懂学习、爱学习、会学习,形成学习观、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三种学习素质。”[1]学法指导不仅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

1.学法指导是提高高师院校中国史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悠久深厚,跌宕曲折,中国史的教学内容时间跨度长,内涵丰富庞杂,教学时数有限。此外,作为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指向是中学历史教师,教师职业需要他们对中国史、世界史具有系统全面的认知,需要他们掌握的历史学科知识点较多。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历程、线索和规律,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功底,就成为了中国史教学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而解决这一挑战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中国史教学的效率。很显然,面对庞杂的教学内容,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述、学生的被动学习是不行的,课堂效率的提高,不仅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更需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他们通过自我探究、合作学习、课外学习等方式,自主地建构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教学得以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教学的时间得到隐性增长。另一方面,这种自主完成的学习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强化学生中国史知识习得的成效。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它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法指导,课堂上既讲知识,更要讲学习方法,课外坚持进行针对性辅导。通过持续不断的学法指导,学生不仅能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而且能逐渐提升客观辩证、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发自内在地激发历史学习的动机,从而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2.中国史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也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不仅是一门描述性学科,更是一门解释性学科。历史的建构固然要依据相关的史实和材料,但材料并不等同于客观的历史,从材料到历史,体现了研究者、学习者主观的思维参与。正如克林伍德所说:“历史学家只是简单地从文献和资料出发,而这些本身并不显示过去……这些资料只是为历史学家自己的心灵中复活原来所产生出它们来的那些精神活动提供机缘。正是由于他自己的精神生命,并且与那种生命的内在丰富性成比例,他才能从而赋予他发现自己面临的死材料以生命。”[2]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告诉我们,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不是单纯地了解史实本身,而是教会学生如何理性地认识历史,如何让学生掌握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养成历史的思维习惯。而要达成这一培养目标,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的主要着眼点不在于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而应是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开展历史思维、再现历史过程的能力,可以说衡量历史教学效果的核心指标是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然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既非一朝一夕,也非教师能够包办代替的,它必须在学生的学习实践、学习训练中逐步完成。它既需要学生努力付出,更需要教师在学习方法和技能上的指导辅助,让学生会学、懂学、乐学。可见,教师系统科学的学法指导,将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保障。

3.学法指导是改变高师学生学习行为模式的必要途径。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和授受式教学方式的影响,被动、机械、散漫的学习行为模式成为许多高师院校历史专业学生的常态。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历史学习的王道是记忆,历史学习只需要背一背就可以了,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专业方法和技能的总结,甚至将自己的学习行为简单固化为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历史学习目标不明确、历史学习方法低效化、历史学习习惯不良等现象普遍存在。要改变学生中存在的这些不良学习行为模式,缺的不是历史知识的直接传授,而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系统指导。历史专业教学应该以学习方法指导为突破,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点评、辅导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历史学习的特点,明确历史学习的目标,掌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技巧,进而实现学习行为模式由被动、机械向主动、灵活的方向转化。

4.学法指导是强化师范学院学生教学技能的必要示范。高等师范院校的历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中学历史教师,他们不仅应该掌握系统的历史学科知识,更应具备自主探究的历史学习能力;他们不仅应该深谙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要熟悉并了解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与策略。因此,高师院校的历史教学不等同于一般高校,它既有对学科知识教学的要求,也有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要求。高师院校学生要想具备扎实的历史教学技能,不能仅依靠教学法课程的传授,而贯穿于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学法指导就是培养学生历史教学技能的一种生动示范。高校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的恰当地学法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而且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学法指导的基本过程和技巧,体验学法指导的实施效果,了解历史教学的精神和理念,这无疑是一次形象而有效的学法指导的实施示范。这种贯穿于整个大学专业课学习过程的体验,比教科书的烦琐更富亲和力和影响性。

二、高师院校中国史教学如何开展学法指导

(一)高师院校中国史教学开展学法指导的主要内容

1.获取和辨析历史材料的方法指导。认识和学习历史的基础是获取可靠的史料。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史的相关史料庞杂丰富、种类繁多,对历史专业的学生而言,科学地获取和辨析史料是开展有效历史学习的基础。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由于中学阶段缺乏相关的要求和训练,他们并不清楚获取史料的途径和辨识史料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指导,指导学生掌握搜索史料的途径和方法,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示范辨析史料真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比如,如何确定史料的来源和作者,认识史料的性质;如何分析、比较不同的史料,完成史料的互证;如何评估史料的可信度,判断史料是否带有偏见,并做出准确的判断。总之,交给学生获取和辨析史料的方法是中国史教学中学法指导的重要内容。

2.掌握历史信息的方法指导。要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重要的是在于把握其知识的结构。在中国史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具体的知识,还需要对学生建构知识结构进行指导,以加强学生对历史信息的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纲举目张地建构历史知识体系。指导学生做时间轴、大事年表、历史学习的思维导图等,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2)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如历史原因的分析方法、历史人物评价的分析方法等,并引导学生开展研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历史分析的方法,学会正确看待历史问题。(3)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扩展专业视野。教师可以在中国史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历史读物的阅读方法,学会客观评价历史论著。在大学阶段的历史学习中,教师还应教给学生使用历史工具书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历史工具书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

3.运用历史信息的方法指导。作为高师院校的学生,历史学习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历史信息的能力,因此中国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中的正迁移,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处理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开展历史问题的探究,告诉他们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要教给学生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例如,开展历史的研究性学习,教师通过讲解或示范,对如何选取课题、如何制订研究计划、如何搜集整理资料、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等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历史的思维。

(二)高师院校中国史教学开展学法指导的策略

1.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等师范院校开展专业教育的刚性要求,也是中国史教学开展学法指导时必须遵循的基本依据,其强调以专业培养为导向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1)学法指导的目标设定要体现高等教育的层次需求。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国史教育是专业教育,不同于中学历史的通识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论性、学术性、知识迁移性等要求均有严格的规定。教师在开展学法指导时必须以培养、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学术视野、历史思维方式和研究能力为目标,其学法指导的着力点明显不同于中学阶段。例如大学历史教育强调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教师在中国史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著作的阅读为切入点,开展学法指导,分别通过讲解理论著作泛读、精读的相关技巧,辅导学生了解理论著作的背景知识,演示如何总结理论著作的核心论点,点评阅读活动,等等方式,既教会了学生理论学习的基本技巧,又强化了学生重视理论学习、重视阅读的专业习惯。又比如大学历史教育强调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教师可以设计制作学术研究热点问题小手册,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指导学生如何搜集学术资料、如何整理学术资料、如何撰写学术研究动态,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也训练了学生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2)学法指导的目标设定要体现师范院校的专业需求。高师院校的历史教育有别于一般的综合性大学,其更注重学生系统的历史概括能力和有效的历史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开展学法指导时,应尽量体现师范专业的特殊要求。例如我院在制订中国史学法指导实施计划时,就专门强调教师要开展将中国史学习与历史教学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指导,并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些新措施。一方面,我们将部分中国史教学内容由教师讲变成学生讲,教师由课堂主讲人的角色变为课外学习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搜集讲课资料,辅导学生整理组织讲课内容。这些指导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印象,也锻炼了学生传达历史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尝试实施了“课前十分钟”,让学生在每天早上第一节专业课前,用十分鐘的时间陈述一个中国史问题,任课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重点讲解或示范历史问题、历史观点陈述表达的技巧。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课前十分钟”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们普遍反映教师的点评和辅导有针对性,能帮助他们改进表达方式,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传授历史知识。(3)学法指导的目标设定要突出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受经济文化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影响,不同的高师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都会显现出不同的特色和针对性,因此中国史教学在开展学法指导时,也应充分体现特色需要。例如我院的中国史教学在制订学法指导计划时,就结合学院的学术传统、研究专长、师资水平和地方需求,有针对性地选定民族文献搜集整理学法指导、地方史研究学法指导作为中国史学法指导的切入点。教师围绕这些主题,指导学生如何搜集地方文献,如何整理辨识地方文献,如何运用地方文献研究地方历史,这些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培养锻炼学生的历史学习和研究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2.循序渐进的实施步骤。大多数高师院校的中国史教学会延续4—5个学期,学习周期较长,这就要求教师在中国史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时,应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情况和课程特点,由浅入深、由基础到拔高,循序渐进地进行学法指导。例如开展中国古代史教学时,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对历史学习的方法了解不深,此时学法指导的重点应放在历史学习基本方法的辅导上。教师可配合史料阅读、时序意识建立等教学重难点问题,围绕如何获取历史信息、如何掌握历史信息等主题,辅导学生掌握搜集、分析史料的方法以及建构中国古代史知识体系的方法,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尽快入门。开展中国近代史教学时,可以根据近代史学习中学术争论多、理论思辨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强化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思考分析问题,鼓励学生辩证评价历史分析中的理论范式,以提升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开展中国现当代史教学时,紧密联系现实,重点指导学生运用历史信息的方法指导,培养学以致用的迁移能力。

3.学法指导常态化、规范化管理。要切实保证高师院校中国史教学学法指导的有效实施,就必须将学法指导纳入学校正轨的管理体系,让学法指导成为教师常规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对学法指导实行规范化管理。为此,学校要做到:(1)将学法指导纳入教师教学工作的必要内容,明确学法指导在教师常规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制定学法指导工作量计算办法,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其真正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提升教学质量。(2)规范学法指导的标准要求。要求教师根据标准撰写学法指导实施大纲,与教学大纲、教案一起构成教师授课的基本要件,让中国史教学真正做到教师用心教与学生主动学的融合。(3)设计学法指导的有效监管机制。在学校和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的领导下,以教学督导为核心,通过审读教师学法指导大纲、督导听课检查、学生座谈等方式,开展学法指导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效果检查,保障学法指导实效的落实。

4.指导方法多元化。鼓励教师在中国史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学法指导。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开设讲座、进行课堂辅导等形式,系统完整地开展学法指导。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开展教学反馈,及时解决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教师还可以采取示范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的观摩中掌握技巧。此外,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方法交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法指导方式。

总之,高师院校的中国史教师应重视学生“会学”的问题,要积极主动开展学法指导,把学法指导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想方设法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3.

[2][英]克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95.

猜你喜欢

高师院校中国史学法指导
一座钓鱼台,半部中国史
高师院校非师外语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创建研究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2期要目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1期要目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1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