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视野下新能源发电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8-03-16于东升昝小舒程鹤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国际化

于东升 昝小舒 程鹤

摘要:推广新能源发电技术是应对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新能源发电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未来能源战略安全。本文在分析新能源发电技术相关课程教学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新能源发电领域专业人才紧缺的实际情况,通过更新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从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探索了人才国际化大背景下新能源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国际化;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159-02

推广新能源发电技术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电力网络、铁路网、油气管道、跨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将长足发展[1],新能源发电设施建设及技术创新也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不可或缺的核心项目。因此,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技术人才需求急剧增加,加大新能源发电技术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势在必行。

一、新能源发电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为了解决能源及环境污染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积极培养新能源领域的科技人才。俄勒冈州技术学院于2005年就开设了美国第一个可再生能源工程本科专业。欧洲农林类大学综合科研实力排名第一的霍恩海姆大学开设了与生物能源相关的专业课程[2]。中国也十分重视对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但相对于新能源发电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能源发电行业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仍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匮乏,成为了制约新能源发电技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中国矿业大学是能源与矿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学校重视高素质、创新型能源领域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经过反复的调研和酝酿,结合国内外新能源人才培养现状,在2012年增设了《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群,旨在培养能够体现学校能源特色和电气工程学科优势、拥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技术人才。经过两年多的教学调研和教学经验积累,发现新能源发电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技术问题和教学案例本土化,对国际化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2)专业知识内容偏多,不利于学生推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教学以中文为主,限制了对学生英文交流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提高;(4)缺少工程现场实地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5)可选教材偏少,且单本教材的侧重点不同,知识体系不完整。这就要求教学人员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探索理论授课、实践教学及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矿业大学新能源发电技术教学课题组针对上述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多个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二、培养模式初探

1.外教进课堂。为了培养国际化新能源发电技术人才,要求任课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过硬的专业英语水平,具备完成国际合作和新技术学习的能力。为此,中国矿业大学聘请了西澳大利亚大学可再生能源发电实验中心Fernando Tyrone教授为本科生进行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开放性授课。学生对外教进课堂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报名听课人数达到了130余人。外教授课利于建立学生专业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为了能够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学,淡化学生潜意识里认为专业知识枯燥乏味且英文讲授晦涩难懂的消极观念,对授课内容做了适当的规划和调整。在第一周的授课中先抛开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由外教介绍本国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新能源技术应用案例等内容,由浅入深地调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在专业知识讲授之前提交一份关于新能源发电新技术的英文调研报告,并在课堂上作为主讲人汇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缩短专业英文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中英双语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教师在选材时应注重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不拘一格。对于理论难度大的内容,以中文编写,关键词汇可用英文代替;对于易懂、易学的内容以英文编写,注重英文行文的易读性和启发性。同时,要保证教材内容体系的完整,广度和深度能满足学生知识层次的要求。可适当增加图形辅助说明及例题演示,让学生在独立自学情况下也能够适当的读懂例题或者解决专业问题。同时,可在各章节之后设置与新能源发电技术相关的讨论题,比如风力或光伏发电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成果,让学生觉得既有挑战又有兴趣,保证学生有效参与的最大化。适用于中国新能源发电技术的中英双语教材编订是提高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关键步骤,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3.国际案例教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3]。国际竞争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师以夷技”。在教学中,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可采用欧美等国的一些工程案例进行辅助教学,如在讲授风力发电变桨距控制时,以美国密歇根州Elkton地区VestasV82风电机组倒塔事故为例解释变桨控制原理及其与液压系统的联动关系,分析美国处理风机倒塔事故的经验方法;又如结合加拿大Utility微电网示范工程为学生讲解分布式电源大量渗入对微电网电压和频率调整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法;等等。由于国内新能源发电技术体系和标准与欧美国家并不相同,相关技术的研发不能照搬国外经验,因此在相关案例讲解中应做到取异标新,鼓励学生以辩证的思维去分析专业问题。同时,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普及,鼓励学生收集与新能源发电技术相关的国际案例,并撰写读书报告,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国际化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开展第二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填鸭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不强,更不可能口齿流利、思路清晰地同国外学者或技术人员进行专业交流。新能源发电技术涵盖的专业知识丰富,必须改变以往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方式,因此需要积极、主动的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开展第二课堂的第一步将视线从黑板与投影仪转向生产现场或者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以中国矿业大学可再生能源发电实验室为授课现场,边操作边讲解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微网储能等实验平台的工作原理,设计开放式的专业问题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同时,邀请浙江海德新能源有限公司、徐州协鑫光伏电力有限公司等知名新能源发电企业技术工程师参加第二课堂,并结合现场工程技术经验补充讲授部分课程内容,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得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5.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应注重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新能源发电领域的某一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设计、撰写技术解决方案,挑选具有创新性、代表性的技术方案进行课堂答辩,并由任课教师进行综合点评。通过搭建多样化的科研和创新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参加新能源发电技术相关的创新项目,探讨科研问题,培养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型课题,引导其凝练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各类创新设计比赛,通过开放实验中心、研究所的场地及设备,为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提供场地条件。学生在创新实验、创新项目和科技竞赛的带动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结论

在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由任课教师对每次教学情况进行及时细致的总结、分析,并整理成教学报告,以备后期数据对比和教学方法研究。本学期共有133人参加授课,其中本科生110人、研究生23人。为了对比分析新能源发电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分别从课均发言次数、创新思维、專业知识、英语交流、课后自学能力五个方面进行评分。评分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在后两周的各项评分均值均高于前两周,这表明本次新能源发电技术人才培养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相关经验可为高校新能源发电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佳朋,宋佳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实用型电气人才培养[J].内江科技,2015,(7):15-17.

[2]杨世关,李继红,董长青.国内外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比与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6):58-61.

[3]陈建林,陈荐,何建军.试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J].中国电力教育,2014,(26):46-49.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陌陌唐岩:以新品提速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