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传播“逆差”现象探究
2018-03-16郑玉章
郑玉章
摘要: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气氛为什么死气沉沉?为什么学生觉得没有兴趣,教师也觉得乏味?教师的教法有什么不妥?教学内容缺少了什么?英语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时时困扰着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者和接受者。笔者在本文中将主要从课堂教学内容中的“文化逆差”现象来分析这些问题,以期为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解决办法,以最佳的方式实施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文化传播;“逆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079-04
一、研究背景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教书主要不是传授新知,而是帮助改变学生先前持有的信仰。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2009年11月在复旦大学“星空讲坛”的演讲时曾说,“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身在丝绒樊笼,心有精神家园”,“日常生活是草根的,精神世界是精英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英语学习中的Pressure and Pleasure”,等等。古人云:“学必悟,悟而生慧”。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也曾说:“学习的本质是悟道,悟通天下,悟得智慧。所谓悟道就是获取隐藏于知识背后的智慧。悟性重在悟,它是在无功利、无压力、无恐惧的心境下,通过自学、自问、自疑、自答、自赏、自娱等一连串的顿悟过程而获得的。”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听了近三十多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并阅读了他们的教案。他们的教学共性如下:教学程序中规中矩,环节完整,有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教师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章节的主题,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让学生各抒己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脑风暴(brainstorm),所用方法是QA(question-answer)模式以及值日报告等。之后,教师开始进行文章结构分析,段落划分,词汇和短语的讲解,其方法就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最后,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布置下堂课的内容。
看起来,这样的教学安排很合理,教学任务也较好地完成了。但是,在教师口干舌燥讲完之后,学生到底有多少收获呢?外语教学仅仅只是初浅的语言知识“灌输”,还是应该借助语言媒介进行人文“启迪”和文化交流?大学外语教学的本质是什么?笔者将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探索,找到大学外语教学的终极出路。
二、何为“逆差”
在对外贸易中,学者總是用“顺差和逆差”来谈论贸易平衡,也即出口和进口的数据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情况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按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进口等情况,分别构成了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贸易逆差或贸易平衡。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的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入超”,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样,一国政府当局应当设法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大量逆差将致使国内资源外流,对外债务增加,这种状况同样也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而最好的结果就是贸易平衡(Balance of Trade),即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纵观世界各国(地区)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这种现象并不多。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的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三、何为“文化逆差”
这样的贸易语汇和概念同样适用于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中外文化传播。在外语教学中,中西文化理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但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是教师吸收了西方文化(有时候也仅限于表象,并非深入了解),“美了他人之美”。所以,教外语的教师常被冠之以“假洋鬼子”,言谈举止和“三观”都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不谈西方文化,就不是外语教师,不过洋节就不是学外语的,甚至在为小孩取名字时都会选用时髦的洋名,处处“彰显”自己是外语教师的外延。但是对于自己本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社会现实、传统观念、习俗禁忌等却少有认知。这就难免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文化逆差”这种奇异的课堂现象。教师在分析句法篇章和主题时,引申的例证也只强调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从哲学层面来讲,他们主要使用了解释学(亦称阐释学)原理。现代解释学的开创者、20世纪德国哲学家M·海德格尔认为,解释者对被解释对象的“认识预期”是待解释的意义的一部分,理解活动的完成因而依赖于理解的“前结构”,即一组在理解之前已存在的决定理解的因素。于是,这一基本“循环性”始终存在于“前结构”与解释者的“情境”之间。那么外语教师的“前结构”是什么呢?看看他们知识习得的历程便可知晓个中缘由。大学时的专业课程通常包括四大类,即语言技能类课程(听、说、读、写、译),语言文化类课程(英美文化、西方文化、文学、历史等),语言测试类(专八、专十、雅思等),第二外语类课程。从这些课程的设置来看,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让学生了解外语使用国的历史、文化、文学等,但忽略了本土文化的系统学习,渐渐地,对本国文化的亲近感就越来越远。待毕业时,他们也将从事外语教学,他们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内容选择,也即西方文化为先。
这原本也无可厚非,因为现代大学将人才培养变得越来越“精”和“专”,“通识人才”越来越少。外语教师在兢兢业业传道时,却忘了“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Park J. Palmer),“大学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文化属性。教学文化是高等教育的本源文化,它体现着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对培养人才、传播文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精神追求”(石坚,2016)。也就是说,大学外语的教学内容不能只“关注语言形式”,应该兼顾“意义与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了解世界,拥有应对生活的本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Let every individual become a better vision of himself( 让每一个个体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Mathew Arnold)。教师的知识体系、道德维度决定了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师利用外语教学,通过不同文化的充分比较,为学生创造机会去认同、接收自己的文化,为自己的本国文化感到自豪、自信,但同时又具有一颗包容之心,懂得了世间因存在着多元的文化,才会异彩纷呈。
高校外语教学中出现的这种“文化逆差”现象现在也非常突出。从事外语教学,教师就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意义”和“文化”。现在的大学生因为网络文化的影响,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碎片化的知识吸取上,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认知能力有限,语言表达能力趋弱。因此,高校外语教育承载着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学生打好人文基础,填补他们的知识缺口,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强化人性中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培育。
四、具体策略
如何解决当下外语教学过程中文化传播的“逆差”现象呢?外语教学如何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呢?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三方联动,即教师、学生和教材,缺一不可。
1.教师层面。教师的职业素质、文化修养和积淀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职业素质包括语言基本功和教学基本功。语言基本功包括外语和母语的表达运用能力,也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教学基本功则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与阐述、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与参与、教学手段的适度与教学效果的实施。教师在职业发展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还应不断加强各类知识的储备,包括陈述性知识、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只有教师加强了自身知识的积累,提升了中西文化的修养,寻找到了“因材施教”的途径,才能在人才培养这个终极目标中体现出教育的意义。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字词句篇章”的刻板分析,而是一种liberal Arts Education (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正如教育家王守仁先生所说,“不管被译成‘博雅教育还是‘通识教育或其他,liberal arts education强调的是通过教育把‘人格树立起来,塑造一个完整的、大写的‘人。这个教育理念,其目标不在于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谋生技能,也不提供职业方面的训练,而是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她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的文化背景,高度的教养、道德、文化水平和判断能力的人。”
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2008年曾这样定义外语教学:外语教学要关注培养国际化领导人素质(leadership),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能清楚、详细地谈论广泛领域的话题,能就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各种可能性陈述其利弊,能动用语言的力量去说明人,引领团队。”也就是说,我们的外语教学在传播解读西方文化时,也不能忘记对中国文化的弘扬与推广,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就是外语教师应该谨记的使命和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熟悉母语文化,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这样做,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内容层面。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有效使用,用活教材,就如同演员对剧本台词的理解和诠释一样,教学内容最能体现教师的知识结构、文化视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阐述能力等。而目前的现状是,教师大多数都是依据与教材配套的参考书和PPT进行教学,机械、死板、没有创意。通常的做法是课前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讨论,课中的内容讲解以及课后的练习。问题设计、课文讲解以及课后的练习缺少一定的文化性、启发性和文学性,重视了外语教学的“工具性”但却丢失了“人文性”。
首先,主題讲解缺少深入性、启发性。在听课以及平时的交流中,有一些典型主题的引入问题具有代表性。如,在讲解“A Life full of Riches” 一课时,课前教师会用“什么是价值?什么是财富?”等问题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但引用的名人名言大多数为西方的名家名言。在讲解“The Glorious messiness of English”时,教师的问题有“Why English is so rich?”“Why French is more conservative?”“What's the result?”极少数有经验、有文化意识的教师会涉及类似“What is your attitude towards the messiness of Chinese?”这样的问题,甚至涉及了一些当下的网络语言、流行词汇、方言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中文的纯洁性和优雅性。在“A Valentine Story” 一文中,“What do you look for in your Mr.Right or Miss Right?”“What is true love?”是教师常涉及的问题。在关于婚姻的文章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是:西方的结婚誓言是什么?在“social manners” 中,问题主要集中在“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smiling?”“How to greet people?”在讲“The Washwoman”以及“The present”时,85%的教师设计的问题是“What is integrity?”“What present is most suitable for one's birthday?”上述篇章所涉及的问题反映的是西方社会的种种现实,但是如果教师的知识面狭窄,对文章所体现的思想和情感缺少深度的认知,那么教师就无法设计一些颇具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外语教学就会枯燥无味。假如在讲解“The Washwoman”和 “The Present”时,教师若能进一步理解为“敬老、爱老、养老”的社会问题,就可以非常自然地引领学生思考当下的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思考儿孙如何尽孝,是给钱还是陪伴?思考为什么儿孙满堂,却无片瓦给父母?思考为什么”啃老“现象如此严重? 思考中华文化中的“德、孝、礼、仁”等美德是否应该弘扬? 思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内涵。这样的课前引入对学生的思想冲击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只有通过比较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说故事,让教师的声音被学生听进去,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既入脑又入心,最后将教育教学变为“教化”,提升学生的精神修养。
其次,课文讲解毫无人文思想的浸染。如,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名作“The Last Leaf”,故事其实很简单,但是人物刻画却充满了温暖的人性和关爱。教师在讲解课文时,问题主要是“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e and Johnsy?”“What happened to Johnsy?”“Why did Johnsy count the leaves on the ivy vine?”等等, 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如何理解人性中的真、善、美。在“Get the job you want” 中, 教师的总结问题就是“we must be well-prepared beforehand after we read the story ”。对于职场现状、职前准备、职业选择等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交给他们一些常识,以便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讲到“Social Manners” 的时候,大多数教师会告诉学生如何吃西餐,如何注意餐桌礼仪和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但是教师却不会用中国礼仪如吃饭、着装、问候、敬老等去进行对比讲解,一方面引领学生不忘记自己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母语文化为荣;另一方面通过拓展一些国外的社交、用餐、着装礼仪,让学生学会包容他国文化。
外语教学其实也是比较文化的教学,是不同思想、习俗的碰撞与交流。学习西洋语言文化的同时,教师需要经常性地促使学生了解喜爱中国经典艺术作品,這样既能提高母语能力,也能提升艺术作品的鉴赏水平,正如陆谷孙教授所言,“可让他们看看丰子恺的漫画,像《妈妈不要走》之类的,唱唱李叔同的“长城外,古道边”,读读朱自清的《背影》,老舍笔下的北京,沈从文的湘西,张爱玲的上海,读读鲁迅怒不可遏的匕首和投枪,胡适心平气和的实证,当然,还有1949年以后的顾准《文集》和《日记》,陈寅恪的密码诗,古华的《芙蓉镇》,丛维熙的《走向混沌》,等等。”
3.学生层面。在当今全球化模式日益增强的形势下,西方的价值观、审美标准以及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互联网时代,世界变得“触手可及”,各种信息“蜂拥而至”,青年学子面对这样的世界难免会有一些盲从,有一些膜拜,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厌倦”或者“放弃”。
面对这样的教学受众,大学外语教师的任务就变得艰巨起来。在中学阶段或者语言培训阶段已经接受了“以形式为主的输入性教学(FFI)”,对于语言的基本规则早已经熟悉,他们渴望了解世界、融入世界、感知人生、表达自我。这时,如果外语教学还停留在语言层面,学生难免会心生厌倦,逐渐将语言学习变得功利起来。学习外语只为通过四、六级考试,或者通过托福、雅思等出国留学,这有悖于大学外语教学的宗旨。因此,在大学外语教学阶段,教学目的应该逐渐“以意义为主的输入性教学(MFI)为主”,语言教学既有其“工具性”(即语言本体的分析运用),更应有其“人文性”(文化传播、价值传播、精神引领等)。这样学生才会在外语习得过程中真正实现“加工、储存、内化、提取、输出”。在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时,学生才会更加“言之有物”,不会空泛空洞。学生因为教师的博学,而增加了对知识的渴求;因为教师的文化自信,而增强了对本国文化的自觉和自豪;因为教师的高尚情感和道德,而以教师为镜,不断修正自己。
五、结语
外语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提高,将外语教学当作文化传播的桥梁,才能在外语教学中使中西文化的双向传播达到平衡,“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逐渐树立母语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豪,包容他国文化,这样外语课堂教学中文化传播的“逆差”现象才可以逐渐消除。
参考文献:
[1]http://202.192.168.54/guojmy/wangshangzhiyan/book/ch1.htm
[2]王守仁.中国英语教育亟需三个转型[J].外国语,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