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合题旨 理性思辨

2018-03-16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类节目娱乐文化

【真题在线】

2017年,三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先后霸屏且好评如潮。它们是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以读信的方式带领观众重温时光和记忆的《见字如面》以及明星人物或普通人用朗读分享心得和故事的《朗读者》。

有人说,这些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满屏娱乐类综艺节目的“泥石流”中异军突起,给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添了一些温情与感动;也有人说,文化类节目相继涌现是一种价值的回归,是时代的必然。

当然人们也在思考:在全球化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播,能缓解国人的文化焦虑吗?能引导人们走出阅读贫乏吗?

你对文化类综艺类节目的热播有何思考?请根据材料,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简析】

就本则材料而言,我们首先要明确材料的指向性——读懂材料的情感倾向。列出现象:三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霸屏和好评如潮。亮明态度:正向态度,文化类节目能够为社会注入温情与魅力,是价值的回归;反向态度,此类节目于国人的文化焦虑和阅读贫乏现状无益。这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其本质是外在的事物作用于人,能否起触动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涉及内因和外因的问题了。所以,对本则材料的立意,从辩证角度去观照,是比较合适的。

【原文呈现】

文化回归,心香一缕

【从外在形式上来看,标题简约而明朗,同时又具备结构上的美感。如果能将“文化”转换为“传统”,指向性就更为明确了。】

总有一种情怀,萦绕在心中,企图追寻,终不可得。总有一类事物,芬芳偶闻,极力挽回,最终无果。【开篇以排比式导入,为文章增强美感,也能读出作者内心的一份真实。从语境角度来看,“一类事物”,最好改为“一些过往”。开篇为下文的议论蓄势,比较巧妙。】

在娱乐类节目铺天盖地涌来时,一股清流涌现,文化类综艺节目异军突起,企图分半壁江山,能否如愿以偿?我答:否。我见如下:

【作者在本段尝试立论——文化类综艺节目不能改变现状,但“企图占半壁江山”,表述不妥,表意应更直白,可改为“能否引领国人走出文化困境”。】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宗旨是:填温情,寻感动,归价值,缓焦虑。

其一,阅读贫乏、文化焦虑等病症多见于社会中下层人士。因此,此类节目针对的主要对象是本身缺乏教育、疲于挣钱养家、为生计奔波的人们。然而,在经历了一天的奔走、工作之后,又有几人可以坐下来细细品味文化节目中的深韵呢?唯睡觉乃缓解疲劳之乐事。此类节目是思想觉悟认知在一定高度上的人們的杰作,但鲜有观众能体会到这背后的良苦用心,无法达到源清流洁的效果。雷声大雨点小,收获甚微,怕是一切努力会付之东流。

其二,电视节目近年来在人们业余生活中的比重有所降低。电视剧、娱乐类综艺节目、电影、网络直播等都想与文化类节目平分秋色。面对较少的关注度与较强的竞争力,文化节目又能否顶住压力占据一席之地呢?我不给予绝对的肯定。国人多多少少会是“三分钟热度”,且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再加上文化回归是需要时间积累沉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会有多少新花样?

其三,目前市场上广泛存在的跟风现象,导致多个节目换汤不换药,本质大体相同。毫无新意的节目带来的审美疲劳,或数量过多出现饱和现象,这些都暗示着节目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将导致“物极必反”的效果。

【三个角度的论证,各有精彩之处。因果论证分散在每一个段落,论证的力度极强。在细节方面,仍需处理,让辩证思维体现得更为明显,更为严谨。】

综上所述,大众的关注度不够高,市场竞争压力大,跟风导致的反效果都将为此类节目的意图蒙上一层阴影,在我看来,此类节目对价值回归的作用不大,可以说治标不治本。因此,我的建议如下:

首先,将文化回归与学生教育联系起来。所谓“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只有个人本身体会到文学的魅力,才能够持续关注。工作单位可组织集体的学习活动,为员工提供接触的机会;学校应引领学生接触文学,开设国学课程,定期组织有关竞赛。

其次,从事媒体娱乐行业的人员,应当推陈出新,避免过度重复现象的发生,同时控制同类节目的数量。《孙子兵法》有言: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的确,唯匠心独运者,方可一主沉浮。

再次,政府应大力支持此类项目,确立“政府-社会-学校”三点一线的总思路,在家庭休闲娱乐时做一些文字游戏,为学习文化作辅助。

【以上三段中,作者提出了大量的建设性意见,可以看出其思维的宽度和深度。个人—社会—政府,层层递进,显示出作者较强的逻辑能力。】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根本没有固有这回事。它绝不是一幅挂在墙上的死了的画——油墨已干。文化是一条鲜活的、清澈的溪流,待我们千里万里,探寻其源。

【结尾开阔意远,文理结合,如果能再精炼点,将是佳品。】

【问题诊断】

这篇考场作文立意准确而鲜明,紧紧围绕“文化类节目能否有益于传统文化回归”这一话题,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语言优美而不失力度。然而文章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某些用词不是十分准确,要更大程度地体现出指向性和科学性。比如“绝对化”的表述在文章中不止一处。二、某些因果论证关系并不十分严谨,思维密度不够。三、某些语言的表达显得啰嗦,不简洁。这三点都是议论文写作的关键。其中所涉及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辩证能力,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升格策略】

一篇优秀而具有品格的议论文,常常具备三种特点:论证鲜明而有力度,语言准确而精简,逻辑清晰而错落。就本文而言,需要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以臻至一个新的高度。需要通过鲜明的观点、精准的言语措辞、严谨的逻辑,来实现这个目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雕琢一下段落之间的联系。

【化蝶之作】

回归传统,一缕心香

【通过准确的措辞与语序的调整,让文题指向性更为明显,内蕴更为深远。】

总有一种情怀,萦绕在心间,努力追寻,终不可得。总有一些过往,芬芳馥郁,极力挽回,无果而终。

【不论是哪种文体,都要有一种“语境意识”。开篇散文化的导入,也要符合散文的语境特征。】

在娱乐类节目铺天盖地涌来时,一股清流涌现,文化类综艺节目异军突起。那么文化类综艺节目能否引领国人走出文化困境?我答:否。我见如下:

【语言的表述更为直观清晰,具有极强的准确性和指向性。】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宗旨是:填温情,寻感动,归价值,缓焦虑。

其一,阅读贫乏、文化焦虑等病症多见于社会中下层人士身上。而此类节目要让那些本身缺乏教育、疲于挣钱养家、为生计奔波的人们喜欢却很难。因为,在经历了一天的奔走、工作、劳作之后,又有几人愿意坐下来细细品味文化节目的深韵呢?恐怕唯有睡觉才是缓解疲劳之乐事。文化类节目是思想觉悟认知达到一定高度上的人们的杰作,而这些观众很难体会到背后的良苦用心,很难达到源清流洁的效果,雷声大雨点小,收获甚微,怕是这些努力不尽如人愿。

其二,电视节目近年来在人们业余生活中的比重有所降低。电视剧、娱乐类综艺节目、电影、网络直播等都想与文化类节目平分秋色。面对较少的关注度与较强的竞争力,文化类节目能否顶住压力占据一席之地呢?我不给予绝对的肯定。国人多多少少会是“三分钟熱度”,且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再加上文化回归是需要时间积累沉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会有多少新花样出现?

其三,目前市场上广泛存在的跟风现象,导致多个节目换汤不换药,本质大体相同。毫无新意的节目带来的审美疲劳,或数量过多出现的饱和现象,这些都在暗示节目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将导致“物极必反”的效果。

【“恐怕”“很难”“不尽如人愿”等用语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绝对化的问题,使因果关系更为缜密。】

综上所述,大众的关注度不够高、市场竞争压力大、跟风导致的反效果,都将为此类节目的意图蒙上一层阴影。在我看来,此类节目对价值回归的作用不大,可以说治标不治本。因此,我的建议如下:

首先,将文化回归与教育联系起来。所谓“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只有个人真正体会到文学的魅力,才有可能够持续关注节目。单位可组织一些集体的学习活动,为员工提供接触文化的机会;学校应引导学生接触文学,开设国学课程,定期组织有关竞赛。

其次,从事媒体娱乐行业的人员,应当推陈出新,避免过度重复现象的发生,同时控制同类节目的数量。《孙子兵法》有言: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的确,唯匠心独运者,方可一主沉浮。

再次,政府应大力支持此类项目,确立“政府、社会、学校”三点一线的总思路,在家庭休闲娱乐时做一些文字游戏,为学习文化作辅助。

文化是一条鲜活、清澈的溪流,待我们千里万里,探寻其源。

【精炼语言,开阔意境。】

升格点评

理性思辨看重的是作者对问题的思考能力。这样的思考能力是需要通过“鲜明”“准确”“严谨”等用语特征来表达并体现出来的。修改之后的文章,立意更加鲜明,逻辑更加清晰。保留其合理且精当的论据、梯度的结构,完善其用语和加强逻辑的严密性,成为一篇难得的佳作。

猜你喜欢

类节目娱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挖掘乡村意象,新疆文化旅游类节目的地方性特色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谁远谁近?
不喜欢胖的
娱乐眼
努力学,尽情玩
娱乐猛回头,让你乐翻天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