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青团组织构建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路径

2018-03-16宋杨陈柯柯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创业共青团

宋杨 陈柯柯

摘要:结合现阶段我国创新创业发展大势、各高校创新创业发展情况和共青团的优势,探寻共青团组织有效构建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路径——发挥政治优势,实施创业工作战略计划;发挥组织优势,确保创业工作系统开展;发挥阵地优势,营造浓厚创业文化氛围;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校企之间深度合作。

关键词:共青团;创业;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069-0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亦成为国家战略。近几年来,中国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热潮,担负着“社会服务”职能的高校也成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共青团作为最贴近青年的组织,回应时代和青年的需求,更好的服务于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成为高校共青团的新使命。

一、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现状

在翟庆华、苏靖、Tomas Karlsson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架构与构建路径》中,详细阐述了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生态系统是某一特定区域内所有的动植物和其他生物形成的系统,包括它们相互作用的物理环境。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架构的五部分分别是文化、战略、领导、系统和结构,这五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高校的创业生态系统,决定了高校是否能够孕育出好的创业成果。目前,高校在创业文化氛围营造、创业教育战略发展、各部门各环节衔接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仍需提升。

1.高校创业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经过对10所高校的抽样调查,只有11.6%的学生感觉有创业氛围,并且自己愿意了解创业、参与创业。由此可见,高校的创业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没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对创业的正向态度,所以创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仍不足。

2.高校创业教育缺乏发展战略。多数高校将创业教育当作学校整体发展的一小部分,以为有创业课程的学分、有创业孵化园、有创业扶持政策就完成了创业教育的任务,没有重视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方面的重大作用。

3.创业教育被各部门分割开展。多数高校对于创业工作的开展属于“承包制”,导致创业教育不成体系,创业课程上所学到的知识不能及时得到实操,在创业活动中碰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理论指导,各部门各有分工却协作不足。

4.高校创业缺乏与企业的互动。各高校的校企活动多集中在参观、实习部分,而且较为重视与成熟企业的合作交流,对于初创企业的帮扶、交流、学习较少。一些初创公司需要高校给予理论指导,想与高校更多的合作,却没有合适的机会。

二、共青团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优势

高校共青团作为贴近学生、积极服务学生的组织,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1.政治优势。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肩负着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的政治使命,承担着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和支持的重任。在创业工作开展方面,共青团的政治优势将为工作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更加丰富的资源和各方面的工作保障。同时,共青团积极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倾听青年,可以构建出适合青年发展的创业生态系统。

2.组织优势。各高校的共青团均为发展成熟的组织,多数具有“学校—学院—年级(系)—班级”四级结构,组织结构完善、制度严谨,在联系广大青年方面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同时,高校共青团担任着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竞赛等工作的开展,近年来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了丰富的经验。组织优势可以帮助共青团把握整体,促进落实落地,精准服務青年。

3.阵地优势。高校共青团在线上拥有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络信息员等,在线下拥有团、学、青、科及各个兴趣社团,是大学生开展活动的主要阵地。线上线下立体、全面的活动阵地是高校共青团独有的优势所在,影响着青年学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时,将对校园创业文化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资源优势。共青团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源,通过与省、市、各行业团组织之间资源共享,与青年企业家协会、企事业单位资源互换,可以有效的使高校融入社会创业生态大环境中,帮助青年学子获得更多的创业资讯、创业指导、创业实践、创业资金等。

三、高校共青团创业生态系统的架构与构建路径

1.发挥政治优势,实施创业工作战略计划。“战略”是通过计划文档、激励导向和组织政策展现的组织目标,它能够有效影响和塑造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系统和结构。高校共青团需要结合我国的形势与政策,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和学生特点,制订清晰的战略计划。在战略计划制订过程中,应明确创业教育的目标——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促成高科技高水平创业,帮助学生修炼创新创业内功,而不是盲目追求创业数据;明确创业教育过程中各个部门的激励导向,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热情,给予各部门充分的发展空间;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同时确保各部门之间有分工、有交叉,加强部门的责任意识与互相协作。

2.发挥组织优势,确保创业工作系统的开展。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是其开展创业工作的有力支撑,各项创业大赛加上KAB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活动,共青团无疑是高校中最了解大学生创业实际情况的组织,同时高校共青团拥有入党推优、评优评奖、学生干部选任等激励措施,所以共青团也是最能影响青年学子的组织。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组织优势,调查、研究、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并深入了解各部门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活动的实际情况,将各部门工作有效整合,使高校创业工作有统一的管理,有统筹、有协调,同时灵活有序,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全面化的创业教育。

3.发挥阵地优势,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现阶段共青团的阵地优势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目前每个团支部、团组织、社团均有自己的自媒体,同时各个高校共青团有自己的网络宣传员,共青团可以通过开展网络文化作品大赛等方式,储备优秀的宣传创业的网络文化作品,并广泛传播,营造网络舆论环境。同时,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的方式,影响更多的青年学子。在线下,共青团可以通过创业类大赛、创业政策解读活动、创业分享会、创业沙龙等形式营造创业氛围;在高校学生活动的集中区域设立创业广场,定期举办创业市集、创业宣传等小活动;在学生宿舍区通过宣传栏等方式用微视频、漫画等方式宣传创业小故事;定期选拔创业之星,从在校大学生、毕业校友中遴选典型人物,进行采访、分享,拉近学生与创业的距离。

4.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高校共青团应积极突破校门限制,整合校外资源,与初创公司展开互动合作,将与初创公司的合作纳入重点工作之中,并明确深度合作这一关键点不能浮于表面,而是要积极的服务于初创公司。在服务中深层次的了解初创工作所遇到的问题,比如为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咨询服务,以真实案例作为创业教育的指导,完善创业教育过程中的不足;积极将初创公司请进来,邀请初创公司与学生面对面地分享创业过程,每个公司选取3—5个小事件,与学生共同研讨;积极为学生初创公司提供展示机会,吸引风投,帮助学生解决投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力争将高校创业生态系统融入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中,与社会创业生态系统同发展、共进步。

四、结语

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培养青年学子创新精神、强化青年学子创业意识、提升青年学子创新创业能力的有力抓手,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才能切实有效地引领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于青年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严毛新.从社会创业生态系统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研究,2015,(5).

[2]翟庆华,苏靖,Tomas Karlsson.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架构与构建路径:科技管理研究,2016,(21).

[3]严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创业服务枢纽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4).

[4]吕苏.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6).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创业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