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探析
2018-03-16袁名松刘经纬
袁名松 刘经纬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之一,为了确保2020年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按照重视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路径去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小康社会;路径;“十三五”规划;国民素质
中图分类号:C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065-02
一、“十三五”规划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等水平,顺利實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之一。
2.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巨大进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全新的政治理念,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与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层次,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
3.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十三五”规划有一个备受关注的要求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4.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方面。“十三五”规划指出,“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发展之一”。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得到百姓的关注及赞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直接现实利益问题。
二、“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面临的挑战
1.国际复杂形势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十三五”时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球不确定的复杂因素在不断增加,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能源问题成为当代最尖锐的问题,尤其是世界石油价格持续上升,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另外,国际恐怖主义、霸权主义依然威胁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都给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2)国际地缘政治极其复杂。我国的国际地缘政治极其复杂,存在着他国觊觎我国海陆主权的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完成。(3)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渗透。近年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有意识地宣扬本国文化,把自己的文化作为衡量其他国家一切文化的标准,企图改变他国民众的价值取向,控制他国受众的思想意识,实现其政治目的。个别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侵蚀中国民众的思想,改变中国民众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步伐。
2.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的挑战。(1)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十三五时期国内环境变化的主要阶段性特征。”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虽然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14年世界GDP总量排名中仍居第二,但经济发展速度从2011—2014年分别为9.8%、7.8%、7.6%、7.4%,估计2015年为7%左右,呈现下降的新态势。(2)民主政治建设不够健全。现阶段,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仍不够健全。(3)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阻碍,空气、水、土壤等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已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4)党的领导方式有待改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党的领导方式也要不断创新,但有的党委领导在新时期仍在沿用保守、落后的执政方式,这已不合时宜,不为人们所接受。
三、“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路径
1.重视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有助于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与模式。如果经济不能发展,那么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就很难如期实现。因此,在“十三五”的关键时期,必须优化经济发展方式。(1)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优化问题。(2)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处理好出口、投资、消费三者的需求关系,调整并优化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产业结构。(3)促进城镇化、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关系的优化。(4)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为了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国家必须要制定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打好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战。
2.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注重改善党的领导方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其核心是人民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政治保障。“十三五”时期,为了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其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尤其是要真正实现人民代表的监督权利。(2)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真正使各民主党派行使其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权,要真正实现群众的参与权和自治权。(3)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巨大作用,全面坚持依法治国,维护法制的权威和尊严,发展健全的人民民主政治。(4)注重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当前,中国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党的现实状况同党领导人民群众实现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必须注重改善党的领导方式。
3.显著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需要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不但没有很大的提高,反而在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多方面有所下降。在“十三五”这个关键时期,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加强全体国民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教育,要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1)大力加强党员干部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纪教育,提升党员干部各方面的素质。(2)大力提高各级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协调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实行高中阶段教育,加强大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教育,全面精准扶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3)加强社会公民教育。政府部门要制定现代公民行为的高标准规范,并监督执行,有效约束人们的行为。(4)着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公共服务部门要为更多的部门、更多的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普遍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4.着重推进社会事业深化改革。社会事业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保障,也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主要指标。“十三五”时期,为了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推进社会事业全面深化改革。(1)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完善,缩小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让广大老百姓共同参与小康社会的建设,共同分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成果。(2)大力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统筹好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政府要为社会事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3)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优化社会财政分配制度,公平、合理地分配财政资源,调整财政投入的分配格局,从而为促进社会事业的深化改革提供合理的资金保障。
5.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总体质量。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目前,我国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生态环境总体质量需要改善。“十三五”规划强调“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已成为社会共识。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大力保护环境,节约资源:(1)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2)推动全社会实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3)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4)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把“绿色发展”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努力实现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马建堂,王军.保持中高速 迈向中高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和主要任务[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3).
[2]朱红琼.生态环境的公共经济学分析[J].商业时代,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