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本 强化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2018-03-16兰丽平张磊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职业素养工匠精神

兰丽平 张磊

摘要: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习得一技之长,能够融入社会、适应岗位,从而安身立命,谋求发展。然而,任何一个岗位需要的不仅仅是劳动者的技能,还需要劳动者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比如刻苦勤奋、品德良好、目标明确以及善于与人合作等。因此,职业院校在传授技能的同时,应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其中,以便培养塑造复合型技能人才。

关键词: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工匠精神;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257-02

何谓职业教育?究其本质,职业教育就是学生的就业教育,为那些不愿或不能读高中或大学的学子提供技能学习的机会,促其凭借一技之长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反观之,一个学生仅凭一技之长就能够很好的融入社会,获得发展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技能仅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职场的敲门砖,要想在岗位上“待得住、待得久”,更多的是依靠技能之外的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目标等因素,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就是一个人在职场上表现出来的职场综合素质。有人评价职业素养是决定一个人职業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素质冰山”理论很好的诠释了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的部分代表知识、技能,只占冰山的1/8;水下的部分代表态度、责任心、动机、信念等,占冰山的7/8。水上部分与水下部分共同构成了学生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水上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是显性的;而水下部分的职业素养是隐性的,然而正是这7/8的隐性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素养。由此可见,技能的培养只是学生培养的一部分,要想让学生真正能够凭借一技之长融入社会,我们需要着眼于整座“冰山”。

当今社会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职场需求也越来越立体化。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有责任和义务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技能人才,培养塑造更多的大国工匠,促使我国成为工匠大国。职业院校在为社会输送大批高水平技能人才的同时,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把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现在职业教育越来越意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助力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身为职业院校的教师,也已清楚的认识到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对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中,一直注重学生理想信念、良好习惯和技能的养成教育。当然,学生良好素养的培养仅靠学校之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协作来完成。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通过多年对职校学生和培养模式的了解,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对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一、职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无论学什么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学生进入职业院校选择技能工种之初,家长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技能工种,带着兴趣来学习。来到学校后,教师应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所选专业的特点,进一步提高职业兴趣;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所选专业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以便让学生对所选专业技能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自2016年9月份,笔者开始担任中式烹调专业新生班的班主任,在第一次班会上,笔者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何选择中式烹调专业?”全班20名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喜欢中式烹调,以后想从事厨师行业。”听到这样的回答,笔者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兴趣会让他们在技能学习的路上多一份用心,多一份收获。看着他们热情洋溢的面庞,知道他们对中式烹调技能的学习已满怀期待,同时笔者也明白了自己的职责所在,就是帮他们夯实对中式烹调的兴趣和追求,同时帮助他们更好、更全面的了解认识中式烹调专业相关技能的学习,尤其是在学习中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在兴趣的指引下,再加上自身的刻苦和努力,笔者相信“铁棒终会磨成针”。

二、职业道德

道德观念贯穿人的一生,从出生到退休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渐完善。职业道德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依法行事,严守秘密;等。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短期学习和培训获得,而职业道德的形成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技能学习之初就加强教育和引导。现在的企业在筛选人才时更加看重人的职业道德,如果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存在问题,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他的技能水平越高,其潜在的危险就越大。

笔者认为,要加强技能人才职业道德的建设首先需要得到政府方针政策的支持。政府制定相关的指导文件可以很好的营造职业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感染更多的人重视职业道德的建设;同时,政府的指导文件也是进行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力政策保证,让职业学校或者个人在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其次,职业院校是对技工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建设的主战场,职业道德建设的方针政策是否能够落实,职业院校发挥着中坚力量的作用,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对于职业道德建设要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中落实。思想上重视是要明白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有利于学生融入社会、适应职场,还能更好的净化校风、班风,促进职业院校的发展。行动中落实职业道德建设要通过制定课程、开展活动、榜样学习等方式,将职业道德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内容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日常技能学习的同时,将职业道德建设牢固心中。再次,教师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实施者,应充分重视教师的作用,应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以便将职业道德建设融入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中。

三、职业技能

职业知识和技能是做好一份工作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也是进入职场的敲门砖,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很难迅速适应岗位,也难以做出成绩。职业技能的学习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对现有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另一方面是要培养与人合作以及不断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的意识。现在是“共赢”的社会,任何行业、任何岗位都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单打独斗”是难以呈现优秀作品的,同时任何领域的技能知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革,在技能的学习中不仅要“继往”更要“开来”,这样才能紧随时代的潮流,做一名合格的技能人才,为工匠大国的建立增砖添瓦。

四、职业目标

要想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需要有一个好的目标。笔者认为职业目标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就是职业追求,对于技能人才来说,良好的职业追求不是升职、创业,而是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追求,培养良好的工匠精神。中国有2000多年的工匠精神传承史,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不谦虚地讲,中国匠人造就了一部匠品辉煌史。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工匠精神没有在近代全面的传承。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商业伦理问题突显,部分企业为了获取短期利益缺少商业道德,假冒伪劣、粗制滥造时有发生。经统计,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结果是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如果把人比喻为一棵树,而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枝、干、叶就是其职业素养的表象,要想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无论是根系还是枝叶都是在阳光、土壤和水分的日日滋润下长成的,所以技能人才要想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必须将职业兴趣、道德、技能、目标等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只有这样日复一日的学习和提高,我们才能在养成教育中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我们快速融入社会、适应岗位打好基础;同时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为技能人才取得长足发展做好铺垫,同时为工匠大国的形成和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邢国忠.把大学生养成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6).

[2]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02).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职业素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