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课堂叙事与话语体系创新研究
2018-03-16周洁周钢帅
周洁 周钢帅
摘要:美国文学理论家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所提到的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三个阶段——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下的文化包罗万象,宗教、意识形态等为主的中心力量被消解,表现出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碎片化、无深度的概念。基于后现代文化理论,分析了后现代文化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与挑战,结合后现代教育学、课程观、叙事话语理论,开拓、探索思想政治课堂叙事与话语体系的创新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后现代文化;课堂叙事;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045-02
一、背景—应景:后现代文化语境阐释
1917年,德国哲学家鲁道尔夫·潘维兹在《欧洲文化的危机》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后现代”一词,作为“现代”一词的后续,弥漫着20世纪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的思潮。后现代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体现出“迷惘和不确定性”,当旧有的社会团体解体,后工业时期以城市为中心生活的人们失去了固定的身份,而后现代主义下的“迷惘”可以说更甚于现代主义下的“焦虑”。(2)多元性。后现代主义时期,文化扩张和工业生产及商品紧密相连,即任何的艺术、文化可以像商品那样被大规模的复制生产出来。资本的逻辑不断渗透,宗教、意识形态等中心力量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以符号为首的物质消费品。(3)批判性。早期,历史被认为是以逻各斯为中心,在后现代主义时期,历史是“叙述者的主观叙事”,神话等作为渗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机器,历史的真实性被否定,主体意识支离破碎,使得大众不再相信其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威。
二、衡量—较量:后现代文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课面临的挑战与影响
(一)课程存在理由:信仰危机
(1)失去固定的家园,身份的不确定性造成信仰处于流浪状态,原有的社会规范、道德秩序、价值体系被拆解,凸显文化差异的鸿沟,精神支柱和信仰式微。(2)后现代文化语境影响下的青年价值信仰的功利化、世俗化。永恒意义的荒芜,历史感的衰亡,活在当下成为生活态度,崇高信仰和远大理想不在,于是乎就有了大学生因为找工作需要的功利入党。(3)道德价值评判标准模糊。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文化的多元化、全球化推动着大学生接受各种社会思想的冲击,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判断,模糊了理想和信念。
(二)教师话语权:主体地位削弱
(1)教育作为消费文化。学生根据偏好等选修课程,以及期末学评教等权利表现出后现代教育的消费特点——学生的个人行为与选择影响了教育者(学校、老师)的教育传播过程。(2)大众传播的教化功能。大众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基于教师有限的知识、真理(真相)、单薄的经验在大众传播面前不足挂齿,而传播媒介成为了知识权威者、真相提供者、经验传播者,甚至通过大众传播(群体)的力量去推动立法、改变制度等,由此更加削弱了教师话语的主体地位。
(三)学生获得感:否定意义
(1)理性和感性体验的剥离。后现代文化语境下,消费文化带来的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等表现出人们活在当下,及时行乐,追寻稍纵即逝的快感的非理性体验,而不是道德品质的完美和人格发展。(2)空心化、虚无化、无深度。对于青年学生而言,课堂学习若没有获得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定义“有意思”、“有用”、“方便”等的同时,也在否定除此之外的教育意义,由此走向思维偏执,单向发展的“个体我”,不是全面发展人格完整的“社会我”。
三、表达—抵达:课堂叙事与话语创新路径——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
(一)表达什么:话语内容创新
(1)把教学目标设计成教学内容。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目的产生于教育经验和活动之中,并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作用。也就是说,目标不仅是最终的结果,而是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内容。正如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以事件、情节、人物作为“针”,通过叙述引出故事的“线”,最终表现出故事的内核思想。(2)课堂教学选择叙事性的内容。2016年热门韩剧《太阳的后裔》可以说借助偶像剧的壳,包装成了一部忠诚、正义、有使命感、爱国情怀的大戏,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行动和对白的偶像剧更能针对性地、潜移默化地将价值观传递给观众。选择叙事性强的内容,将娱乐功能与教育功能摆放在同等地位,做到课堂叙事有意思,才能更好的渗入有意义的话语。(3)增强叙事语言间的融合。文学、影视剧、网络等各路媒介蕴含着丰富的话语资源,网络流行语、电影台词等话语能迅速地拉近与青年之间的距离。身边的网络现象、热点新闻、诗歌小说等都包含着无尽的叙事内容,而将学术话语与公众话语亲和化,个人话语生动化,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
(二)如何表达:叙事策略创新
(1)拓宽叙事角度(观点)。叙事角度的改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全面地看待问题,摒弃教科书式的全知视角,以小的个人见大的社会,离开仅仅生活在各自思想和行为的母体中,学会通过别人建构的生活形式理解生活。行动、体验、讲述、思考、评价等叙事化过程能引导大学生激活其原有的心理图式,联想个人经历,建立新的认知思维。(2)丰富叙事主体,借助他者叙事与榜样叙事。运用他者叙事能让“置身局外的”人置身“现实情境”中,去理解事件背后的情况。而榜样力量则是挖掘青年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去深入体会某种价值思想。(3)把握叙事时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叙述心意。当今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美育教育,这更需要去鉴赏中国传统文化寻找生活之美。在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中医古籍等国学文本中重温历史,只有抓住传统文化之根,才能更好地理解民族发展之络,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表达形式:教学手段创新
(1)选用与叙事性有关的教学传播媒介。教学模式还可以是舞台剧、发布会、辩论赛、社会调查答辩、诗歌朗诵会、游戏、人物采访、纪录片、微电影拍摄制作等,通过话语形式在事件过程中的体验产生同理心、内化价值观,每种媒介手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意义,将具体话语材料通过不同的媒介表达,相互参照,彼此牵连,以此构成巨大开放的话语体系和符号意义的互动过程。(2)借助MOOC、翻转课堂等开放式的教育叙事平台。近几年出现的以兴趣为导向不受时空限制的MOOC;以问题为导向,学生线下自主学习,课上教师答疑解惑的翻转课堂。这些开放式的教学平台为后现代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后现代的课堂教育是基于转变、多重解释、可选择的模式成为理解和建构意义的基础;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原因性的,而是转变性的;学生与教师应具有平等互惠的新型师生关系。
综上所述,作为思想政治教师,要观“后现代语境”的形势,找准形策课的内容特点,利用课堂叙事与话语创新的方法论,让表达的话语真正抵达认知的彼岸,使学生对他者的经验持开放态度,反射他人之光,开放到接收已知界限以外的事物的程度,帮助学生将自己的经验转变成与他者分享的新的现实,深刻感受故事互动中蕴藏的生命效应。
參考文献:
[1][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41,145.
[2]陆扬.后现代文化景观[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32.
[3]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