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器人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与机电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

2018-03-16李天剑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机电专业创新创业机器人

李天剑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符合时代的潮流,“双创”政策也逐渐成为我国支持与培养的重中之重。目前,机器人越来越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体现出独特的价值,发掘高校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让创新创业教育与机电专业教育融合作为我们当前机电专业的核心任务。本文探讨了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改变现有课程体系和课外支撑体系加以完善。

关键词:创新创业;机电专业;机器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037-02

一、引言

“双创”教育作为全新理念,在引领和扎根机电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致力于对学生学习、生存以及发展等综合能力的培育,以使学生日后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双创”教育涉及所有的大学生,教育的内容紧紧围绕着在校大学生甚至毕业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且应用之广泛。对应用型高校而言,要实现跨越性发展,就应该在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下,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相融合,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改革,打破传统学科本位的路径制约和束缚。

二、开展“双创”教育将要面临的困难及其现状

(一)从大学生自身因素分析,不具备创业者该有的基本能力

1.考虑事情不够全面,自身风险意识不够强,受到一丝挫折顶不住压力,这都是目前大学生创业者的通病。作为创业者,必须要拥有良好甚至强大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创业之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它可以直接影响到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和创业者的判断决策能力。现在的大学生一味地去追求成功,急于求成,却从来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因素是否合适,包括心理品质和性格特征,例如抗压、抗风险能力。创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它是具有挑战性和风险性的。我们应该深入地了解、剖析创业的艰难与复杂,深入到市场认真调研,充分认识这些问题,做好有效的方案加以预测防范,这样才会使创业成功的概率增加。

2.目前大学生还是严重缺乏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缺乏一套合理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创业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它具备很强的实战性,不能单靠理论完成这一艰难的事情,也不能完全依赖别人成功的例子照搬到自己的创业之路上。它需要自己去积累经验,形成只属于自己的创业体系。目前全国很多大学生都属于第一次接触创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营销、财务等的运营只能依靠理论,但问题变化多端,实际发生时往往会让大学生创业者难以应付。现在高校虽然经常开展类似于创业的活动,但它毕竟与实际社会上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

3.社会资源不丰富,团队凝聚力不足。大学生创业之路需要丰富的社会资源来帮助他们的企业推销自己的产品,帮助他们开拓市场,打入品牌,甚至引入人才,使自己的企业规模变大。由于大学生入社会时间较短,经验又少,再加上产品人气值较低,所以在产品销售方面很难引起客户的信任,在开拓市场这一方面就已经落后于其他企业了,至此导致产品销售不出,使自己的企业很难盈利。

(二)高校内部教育环境有待改善

创业教育的缺失。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課程,但仅仅是孤立的课程,创业教育课程同现存的其他课程之间、与其内部间的逻辑性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另外,创业课程中实践环节比较缺乏,通过创业指导课程,许多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创业理论与技巧,了解了许多他人成功创业的案例,学会了写创业计划书,也参加了不少创业设计比赛,但我们发现许多优秀的创业设计很少投入实践,难以在实践中检验设计的可行性。对于目前高校的教育模式与理念,仍旧是照搬以往的模式,导致安排的专业课程与教学方法并未体现出最新的科技进展,使学生也不能紧跟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思想、意识也达不到我们所要求的高度。在课外,由于高校没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机制,没有开展过有关创新创业相关的讲座、课程的系统训练,使学生不能充分地去了解创新创业的模式,怎么去开展、怎么去实践一直是当代大学生需要解决的困难和疑惑。

三、“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内体系

在课内,为了使学生达到“机器人系统设计师”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与补充,深入改革机电专业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管理制度、教育环境、实践教学等各个方面,制定专业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培养计划,从而满足机器人方向创新创业的需要。在一般专业课上开设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控制工程》、《测试技术》、《数控技术》、《CAD制图》、《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机械电子学》等基础课程。在核心课程上面增加《C++程序设计》、《机器人技术基础》、《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智能工厂中的机器人运用》、《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机器人运动学》、《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等,让学生们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逐渐从中获取知识,再通过一系列相关的实验以及科研项目把理论转化为实践,使其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二)课外支撑体系

在课外,专注于培养制度的建设,辅导学生对于将来创业所要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创业所需的融资问题,人事管理,诚信经营,经营许可证的获取,正确、认真地处理好客户使用产品的反馈,实时调查客户对于产品的体验是否满意,等等一系列问题。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大有可为、课程体系与课外支撑体系建设是关键。

1.设立“双创”专项教育课程。课程主要面向本科生,聚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或突破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把学科发展脉络和国际学术前沿等融入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同时,把“创新创业”专项教育纳入学分管理。

2.加强“双创”教育的教师团队建设和教材建设。通过“双创”专项课程,培养和锻炼一支具备较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团队,形成可推广的适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教法,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教材。

3.建设“双创”团队的培育机制。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组建创业团队。

四、“双创”教育的创新点及其特色

1.创建以专业为单位的团队学习模式。团队学习是单位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过程,学生在动态复杂环境下经常可能碰到一些在书本中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此时可以通过整合团队成员所具有的资源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2.构建以“专业+创业”的教学课程体系。当前,高校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脱节。在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仍然游离在专业课程体系之外,多局限在提供创业方面的公选课、讲座或创业计划大赛的第二课堂上,即使少数高校把创业教育纳入到学科建设规划中,也还是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

3.在课外支撑体系方面,构建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的专业创业教育模式。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并把它纳入高校创业中心的建设规划中。创业中心要结合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和技术支持。

五、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两者天然紧密联系的必然趋势。创业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对大学生所接受的创业教育有所要求,还需要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专业技能为基础,只有这样,创业之路才能走得更为平稳、长远,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创业培养的有效工具,其融入高校专业教育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秦旭.应用型高校改革路径探究[J].艺术科技,2016,29(7).

[2]张瑶祥,蒋丽君.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1,(20).

[3]曾尔雷,黄新敏.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

猜你喜欢

机电专业创新创业机器人
分层教学在职校机电专业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