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与启蒙:“95后”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重点探析
2018-03-16林远洲荆恒磊
林远洲 荆恒磊
摘要: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对今后四年学生工作起到奠基作用,应致力于做好养成教育与思想启蒙。在分析“95后”大学生成长特征的基础上,把培养自律自强的学习生活习惯、塑造自主创新的学术科研精神、启发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意识、强化安全防范风险能力作为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工作重点,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重点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011-02
大学一年级是大学新生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对今后四年学生工作起到奠基作用,其成效差异将直接反映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升学状况和今后的人生走向。因此,做好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应致力于养成教育与思想启蒙,为他们今后四年度过既充实又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学生养成教育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管理、行为规范、实效反馈等多种手段,促进大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1]。大学生思想启蒙是指启发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意识,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交流合作,同时塑造自主创新、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培养学生的思辨怀疑意识和分析总结能力。
一、“95后”大学生成长特征
根据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中国网民以青少年为主,10—29岁群体占比50.05%[2]。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在获取有益信息便利学习生活的同时,也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如果沉迷于网上的血腥、暴力、凶杀、色情等低俗内容之中,会给大学生身心造成伤害,轻者影响学习、生活和正常的人际交往,重者甚至会走向犯罪的道路[3]。当代中国青年在理想主义教育和实用主义大环境的矛盾冲击下,常常表現出用理想主义衡量他人、用实用主义要求自己的认知行为惯性[4]。2016、2017年入学的大一新生是标准的“95后”,互联网新媒体蓬勃发展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1.渴望自由,却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95后”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日渐成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时代。崇尚自由选择、自由竞争,不喜欢受到纪律和制度的约束,同时限于自身年龄段,身心发展不够成熟,思想意识尚未定型,在信息爆炸时代下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甚至陷入偏激和极端的误区。
2.心怀梦想,却缺乏自制力,易迷茫。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影响,“95后”大学生普遍心怀远大理想,希望在大学里学有所成,以期毕业后实现人生价值,报效国家。但是面对大学里多元化选择和自身缺乏自制力的情况,容易迷茫不知所措,再加上深受高中部分教师“考上大学你就轻松了”的观点误导,更是容易在大学期间放逐自己,进而自我放弃。
3.情感丰富,却不善与人正面交流。网络化交流时代下成长起来的“95后”大学生,偏爱于在虚拟交流平台上与人交往,甚至经常出现这样一种鲜明的反差:某同学在线上是人见人爱的“网红”青年,现实中却是封闭内向、沉默寡言的“宅男”。其实经过十几年的校园学习,高考脱颖而出的他们是知识渊博、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的群体,只是在之前教育阶段偏重知识学习,而在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方面有所缺失,有时还缺乏合理宣泄内心情感的渠道。
4.追求独立,却难以适应环境变化。许多新生面对大学这个全新的环境,充满好奇与憧憬,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并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在远离了家长和教师的监管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持续的学习动力,面对快节奏的授课方式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些独生子女在之前娇生惯养,生活起居由父母照料,面对宿舍集体生活毫无经验,与舍友关系处理不当,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二、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工作重点
1.培养自律自强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大一新生中强调学业第一,倡导独立生活。加强教室和宿舍这两个学生工作主阵地的建设。在教室以课时考勤、听课效率、课堂纪律作为考核班级和个人平时表现的重要依据,号召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宿舍则强化内务卫生,建设寝室学风,培养新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之适应大学集体生活。
2.塑造自主创新的学术科研精神。在大一阶段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促使新生尽早规划未来,启迪创新意识,勇于探索真理,培养科研精神。此类课程可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布置所讲内容,由学生在课下借助各种资源思考学习,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围绕主题讨论分析,教师负责答疑解惑、归纳总结,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辨怀疑意识和分析总结能力[5]。鼓励大一新生参加各类学科科研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积极跟随专业教师组建科研团队,尝试做项目,并设置学分加成奖励,激励广大学生重在参与体验。
3.启发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意识。加强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内核进行启发式教育。倡导民主集中制的班级管理模式,将教师引导与民主自治相结合,班级建设实行公平竞争、公开讨论、公正监督;各班制定班规形成自我管理模式。利用班级、社团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兴趣,促使大学新生在自我教育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意识。
4.强化安全防范风险能力。面对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大学生误入传销组织和深陷“校园网贷”诈骗陷阱等恶性事件,尤其是前不久某大学毕业生李某某被骗传销组织致死一案,不仅深深刺激着公众的敏感神经,同样给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安全是所有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首要前提,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根本保证,因此应着力培养大一新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对陌生环境、事物的警觉性,学会安全防范和自救的基本常识,积极向师长、学校和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必须始终把安全教育课作为大一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安排经验丰富的学生工作管理者面向广大新生传授政治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急救基本常识、自我保护意识、安全制度学习等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大学新生的教育管理,应致力于做好养成教育与思想启蒙。在分析“95后”大学生成长特征的基础上,把培养自律自强的学习生活习惯、塑造自主创新的学术科研精神、启发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意识、强化安全防范风险能力作为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工作重点。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应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同时塑造自主创新、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既有利于学生今后四年度过既充实又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又有利于学生自强不息,在今后的事业中迈向成功;更有利于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乔多.大学生养成教育应注重做好几个结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8):115.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01-22.
[3]李春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应对[J].高校辅导员,2017,(1):66.
[4]肖铁岩.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1,(6):15.
[5]李菲.大学的良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