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 构建《内科护理学》高仿真模拟情景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8-03-16刘佳鸿
王 洋,刘佳鸿,姚 新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2.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是护理教育的核心环节[1]。然而,内科护理学又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2],突出护理学专业的特色,培养学生临床内科护理综合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
随着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化,患者权益保护被提升到法治高度,我国护理专业学生由于未获得执业资格许可,使得护生的角色处境尴尬,既没有执业资格又不能得到患者的认可,存在护患间伦理法律隐患的客观事实[3],致使学生临床动手操作的机会越来越少,临床实践教学日益局限的困境,这一现状与护理专业从业者的能力要求构成矛盾,严重影响了临床护理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解决实际问题、动手操作的综合能力,成为了临床内科护理学教学探讨的重点内容。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4级护理本科英语班和2014级护理本科3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样本量90人,每7~8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并确定一名组长。纳入标准:高中毕业通过全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接受正规脱产护理本科教育;完成护理本科在校学习的大学2年级的学生。排除标准:专升本和对口升学的学生。
1.2研究方法:本项课题主要是运用高仿真情景模拟训练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临床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结合笔试考核方式、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教学效果调查等评价体系,探讨培养应用型护理学人才教学方法的研究。本研究选取2014级护理本科英语班为试验组,在临床内科护理学授课过程中采用高仿真情景模拟训练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014级护理本科3班为对照组采取LBL模式(纯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多媒体授课方式)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两组同时采用考试考核方式,并对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及教学效果的调查。
1.2.1教学内容: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均为徐桂华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内科护理学》。选取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对试验组实施高仿真情景模拟训练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照组学生采取LBL教学方式 (即传统课堂多媒体授课)与CBL的教学方式。两组学生均由相同教师完成以上教学任务,教学的授课计划、课时、目标、进度均相同。
1.2.2实施过程
1.2.2.1对照组:采用LBL模式与CBL模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即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及课堂CBL模式等形式进行课堂授课。按概念、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讲授,授课结束后采用考试考核方式,并对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及教学效果的调查。
1.2.2.2试验组:采用高仿真情景模拟训练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建立设计CBL教学法的临床案例库-抽取典型CBL设问-采用高仿真情景模拟训练-学生之间讨论-教师精讲知识点并总结的模式,授课结束后采用考试考核方式,并对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及教学效果的调查。
1.2.3考核标准:采用美国教育学家Facione1992年发表,彭美慈等2004年翻译和修订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本科护理专业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4-5]。该量表包含70个条目,共7个维度,分别为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每一维度含1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6个等级记分(从非常赞同到极不赞同)。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89,a值为0.90,特质的a值为0.54~0.77。测评总得分在210分以下表示具有负性批判性思维能力,211~279分表示意义不明确,280分及以上表示具有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350分及以上为强的表现。各特质的分数区间为10~60分,30分及以下为负性特质表现,31~39分表示特质意义不确,40分及以上表示正性特质表现,50分及以上为强的特质表现。
2 结果
2.1高仿真模拟情景实践教学前两组学生的评判思维能力比较:见表1。
项目例数试验组对照组t值P值寻找真相9032.37±5.4132.56±6.320.8150.398开放思维9038.77±6.5138.41±6.620.3740.783分析能力9040.67±5.4741.73±5.731.0910.253系统化能力9036.66±5.3237.42±4.890.6830.562自信心9039.07±4.2138.76±4.220.9820.267求知欲9042.62±7.8142.04±7.230.3810.762认知成熟读9039.21±6.4938.94±7.950.5840.891总分90269.37±41.22269.86±42.960.6450.622
2.2高仿真模拟情景实践教学后两组学生的评判思维能力比较:见表2。
项目例数试验组对照组t值P值寻找真相9041.23±5.2239.58±6.351.3830.421开放思维9042.08±5.8739.12±5.082.8940.008分析能力9042.59±4.3440.27±5.863.1250.004系统化能力9040.28±6.8438.54±6.211.2380.327自信心9042.68±6.7339.77±4.282.8980.007求知欲9043.55±5.6840.98±4.023.1870.003认知成熟读9043.94±4.8240.21±9.272.8410.005总分90296.35±39.50278.47±41.075.6340.002
2.3高仿真模拟情景实践教学后理论综合和护理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见表3。
2.4试验组高仿真模拟情景实践教学效果评价:见表4。
组别例数护理理论综合考核成绩护理技能考核成绩试验组9084.78±8.2392.84±2.78对照组9079.87±7.9689.25±3.74t值5.8716.238P值0.0010.000
表4试验组高仿真模拟情景实践教学效果评价(n=45)
条目有帮助(%)1促进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72.12增强个体化关怀护理能力71.73提高了临床决策能力70.84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67.15激发了学习兴趣66.86有益于以后的临床工作64.37增加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心60.2
3 讨论
3.1高仿真情景模拟训练能有效促进实践教学发展:高仿真情景模拟训练教学克服了伦理、时间、地域和病种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学习机会,是我院目前临床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该训练教学法能充分体现团队协作、主动参与、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教学原则,促进临床课程教学的整体优化,大面积地提高学生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研究结果与国内研究相一致[6-8]显示:高仿真模拟情景实践教学后两组学生的评判思维能力比较,试验组总分(296.35±39.50)分,对照组总分(278.47±41.07)分,t值5.634,P值<0.005,理论综合和护理技能考核成绩比较中,试验组理论综合成绩(84.78±8.23)分,护理技能考核成绩(92.84±2.78)分,均优于对照组。
通过高仿真模拟情境教学法的改革,试验组的学生在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优于对照组,学生通过自行采集病史、收集完整的主客观资料,并对模拟人呈现出的相关症状及数据做出正确分析。与此同时,学生利用评判性思维及决策能力,对模拟人做出临床判断,采取团队协作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实施护理措施。本次研究可以为培养护生具有较强的研究、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提供依据和基础。
3.2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次研究的试验组对象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这种教学方式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获取知识,同时设计自己在课堂与知识运用中的角色转换。另外,模拟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反馈[9]。教师由知识的直接传授者转变为课前的设计者、课程实施中的指导者、课后的反馈者和反思者,而这种方式不但反映出了师生双方共同学习的意向[10],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为学生引领学习方向。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高仿真模拟情景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中认为对自己有帮助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促进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增强个体化关怀护理能力;提高了临床决策能力。
通过高仿真模拟情境教学法的在实践教学中的改革,重点突出了课堂的主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学生的自身价值和自主学习的权利,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借助信息技术、仿真模拟情景、学习资源,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支持、关照和引导,通过反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双方反思和成长[11]。
本次研究显示,高仿真模拟情景实践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病例库的建设与修订,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培养护生创新的科学思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同时提高教师的模拟临床实训能力和病例编辑能力。本研究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师的模拟临床实践能力和提高本科护生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将高仿真情景模拟训练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便于在临床护理学课程中推广。
[1] 李小苑.改革护理技能实训方法和场景对护生学业情绪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6):160.
[2] 郭金凤.高等专科院校护理专业课程结构的问题研究--以A校护理专业为例[D].安徽师范大学,2014.
[3] 徐 军,万双艳,刘 馨.创新临床基本技能提高临床实践能力[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32.
[4] 董靖竹,张东华,方 明,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6):115.
[5] 张雅珍.某三级甲等精神科专科医院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8.
[6] 李欣倩,尹安春.评判性思维在国外护理教育中的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14,28(11):4103.
[7] 杨丹丹.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2.
[8] 平英英.模拟教学法对护理生能力培养探究[J].教育界,2013,(1):62.
[9] 梁 涛,郭爱敏,马伟光,等.临床护理情景模拟教学应用指南及典型病例荟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10] Thidemann IJ,Soderhamn O.High-fidelity simulation among bachelor students in simulation groups and use of different roles[J].Nurse Educ Today,2013,33(12):1599.
[11] 宋晓芳,金瑞华.护理模拟教学评价方法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