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吴木老师学画的岁月

2018-03-16屠学慎

现代苏州 2018年5期
关键词:郑先生老师

文 屠学慎

屠学慎向吴老师学画,是她一生的珍贵记忆

我从小就喜欢绘画,初中一年级时正逢文革,学校停课了,16岁时和姐姐到昆山插队落户。每日田间劳作,收工回家自己淘米洗菜做饭,蔬菜要是自已种出来才有吃。生活虽然艰辛,但是劳动也增加了生活的内容。农村生活能够亲密接触大自然,看到我屋后清清的小河水,白色的鸭子在河里漫游,门前自留地上黄黄的丝瓜花、红红的扁豆花,小鸟们时常栖息在篱芭架上,发出唧唧的叫声。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我感悟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欣赏美的眼睛。我决心要好好学习绘画,期望能够描绘出生活中的美景。

可惜,我没有老师指点,自己瞎画,进步慢,有了缺点也不知道。我有时想,能有个名师指点,那该有多好啊!

机会居然很快就来了。我的兄长与复旦大学毕业的郑先生相熟。而郑先生又是吴老师的同窗。郑先生听说我喜欢画画,渴望拜师学艺,非常愿意帮忙。那一天,郑先生陪我到吴府,拜吴老师为师。我怀着惴惴不安、而又十分兴奋的心情,前去拜见吴老师。

吴府宅院座落在北寺塔附近,后门在大王家巷,我们从前门装驾桥巷34号进门,穿过十八家房客拥挤的几进客厅和过道,眼前突兀地出现一堵高墙。郑先生轻轻扣响了石库门上的兽首铜环,里面便有了应答声。我在墙外端详着这个院落,有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我正在走神的当儿,听到里面有人拉开了门栓,将厚重的大门吱吱呀呀地打开了一扇,我看到石板天井后的厅廊里,一位清癯的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先生迎了上来,他寒喧着将我们迎进正厅。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吴老师。

吴老师知道我喜欢花鸟画,为我开了梅、兰、竹、石的课徒画稿,在他的画桌前教授我双钩牡丹,教我如何渲染设色,还把家里收藏的扇面册页让我带回家临摹。老师的两本著作,被译成英德法三种文字的《中国画技法》、与萧平合著的《山水画传统技法解析》都再版过多次,他特意各取出一本,署了名赠送给我,还签上“赠学慎女弟参考”几个字。现在,这些书珍藏在我的书橱里。

吴老师不仅教我绘画,而且教我怎样做人。那年月,我在昆山农村插队,二十刚出头,精力虽然旺盛,但是,对前途感到茫然,老师对我说:"你不能浪费时间,要好好练画写字,多读书,多学知识,每个人一生中都有机会,就是在机会来临时,要有能力把握机会。”我虽然对他的含义深刻的话理解不深,但是,也开始珍惜时间,学习比较执着起来。1979年知青回城,此时,苏州文化局创办了苏州书画社,吴老师就推荐我进了书画社工作。由于我这几年认真学了点绘画,有了一些基础,我顺利地成为书画社的工作人员。苏州书画社后来发展成为古吴轩出版社。我在岀版社当美术师近三十年,直至2007年退休。我的相对有意义的人生之路,吴老师是我的人生的引路人。

听从老师的教导,我在工作之余完成了成人英语自学考试,老师知道了很高兴,跟我说起他大学时学习英语的趣事,说他有个同学学习不认真,英文讲出的是"洋泾浜"英语,别人都听不懂的,还风趣地举例。听了老师的指教我很注重正确发音和规范用语,因此我曾有一个时期在出版社担仼外宾接待工作。

吴老师不但教学画,还教做人

几十年中我不时去吴府拜访,一是叙师生之情,二是不断向老师学习。有时老师在楼上潜心创作,我就先与他女儿吴婴谈天论画,或是到残粒园中沿池边的小径散歩,或观鱼赏花,或登上假山上的半亭,设想我们如何在这里放张画……,后来我们俩成了莫逆之交。等老师创作之暇,从楼上的画室下来,在大厅画案上指点我的习作,记得有一次我带去一把成扇,是我临老师的山水画,老师打开扇子说,“这阿是倷画咯?”又特意走到天井,举起扇子凑近细看,连声说:"呒啥,呒啥。"这话苏州方言是“不错,不错”的意思,我受到了老师的鼓励,习画更努力了。有时候老师提笔伏案帮我修改画作,指出画面的不足。老师要我除了练画,还要不断学习,提高文化素养,老师所说的话我都铭记在心,也常是边听边在紙上记录。

老师兴致高时和我谈起他小时候的故事,他5岁开始习画,9岁时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带来一幅长卷和父亲一起在观赏,他被画面气势壮观的万里长江吸引而驻足观赏片刻后,马上回到自己的书房将此画卷默画出来了,父亲和客人看了都大为赞赏,预言这孩子将来必在绘画上成功。1943年老师复旦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外滩24号,中央银行国库局出纳科工作,1949年他辞去了的公职,回到苏州在家潜心画画,画掉了二书柜的宣纸,他专攻明四家,清四家,对唐宋各大家的技法,关仝、巨然、郭熙、夏圭诸家均作细致探研,除山水外,还画人物、翎毛、走兽、花卉。吴老师跟我谈及吴门四家,他认为沈周善用秃笔,中锋多,画极细,文徴明作品较多细作,中锋圆点极少,唐寅以北宗山水为代表,象螃蟹一样外刚内柔,仇英十分勤奋,画得多,因文学水平低,不善题款,常用穷款,在四家中吴老师说他从沈石田处学得最多。老师的文学功底深厚,每幅画都配有诗文,作品诗书画三绝。

吴䍩 木老师为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在四十岁以后,开始探索第三种画法

有一次吴老师专门和我谈到他的第三种画。他说在四十岁以后,开始探索第三种画法,他认为中国画有三类,第一类是传统画法,第二类是现代的新山水,第三类是探索性的山水画,亦是未来派之始,题材和表现手法,章法结构均属探索性的。他化了大量精力探索发现了1180多种技法,是用古人笔法,拆散,打乱,运用无透视、无比例、无形态的构图方法,如近景置后,远景放前,即在绘画技法上反其道而行之,这在传统上是没有的,但亦是传统的。吴老师说他要画几十张才成功一张,通过反复实践已经成功将一百多种。他说徐邦达、陆俨少、萧平读懂他第三种画法的作品,对其评价甚高,陆俨少对这些作品看了一整天,十分惊叹,认为这是国画真正的创新。萧平评说:这些作品是吴老满腹珠矶的自然升华,是一种哲思,一种妙悟,一种传统精华的"现代版"。

1992年8月,古吴轩出版社出版了《吴门五老画集》,五老以年龄顺序是沈子丞、谢孝思、许十明、徐绍青、吴木。新书首发式时我将老师接到现场,记得老师发言的内容,他说:我觉得时间很仓促,心中有许多画要画,有许多事要做,只觉得时间不够用。当年老师72岁,惟日孜孜,无敢逸豫。为社会为艺术每天笔耕不缀。同年作品《石湖春晓图》义卖所得捐赠复旦大学校友会,为己故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塑铜像;1994年《姑苏晚报》创刊,老师为该报题写了报名。1996年老师所作《苍松图》义卖得上万元的收入,全部捐赠苏州"见义勇为基金会"。老师每天都在努力为社会为艺术不断创书画作品。

2008年2月8日,农历戍子年正月初二,是老师艺术生涯的终止日。清晨5点,我接到吴婴电话,告知老师病危,我心急火燎地赶到中医院,老师因痰赌而窒息。时间定格在这一天,老师从此没能再握画笔。小年夜骨折住进中医院,二天后窒息转进了重症监护室,那天我们从医院带回换下的衣物,在老师的口袋中掏出一张药盒撕开的纸片,上面写着"岸柳风中舞,山花野意浓,游人思默默,不忍负寒冬。"前三句打着星,意为满意了,他对第三句还在斟酌推敲中,家中画案上还铺着前二天画的一幅山水画,画面是远山近水,柳岸野花,一幅生机盎然的早春图,还等待落款,这幅未完成的作品成了吴老师的绝笔。吴老师后来又经过一年多的救治,2009年3月7日还是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

吴老师离开了我们。但师恩还在,师情还在。我还不时去吴府探望师母及其家人。吴府残粒园一里的一株广玉兰枝繁叶茂,枝杆伸展到巷子里,枝头开满了硕大的白花。厅堂画案的后墙上悬挂着老师的遗像。老师生前的音容相貌历历在目。记得有一次我去吴府,敲门良久,从门缝里望见老师坐在这厅堂的画案前,俯首专心致志地在读着文章,一盏白炽电灯垂挂于书案上方,老师耳背,不管我如何敲门呼喊,直至我打电话给吴婴,师母才从园子里过来开门。如今画案边再也见不到老师的身影。以前每回去吴府,老师从厅堂后的楼梯颤微微地走下来,我总要赶紧上前挽扶他,扶他到紫檀桌前坐下,我拉开沉重的椅子坐在他的左边,待他戴上助听器我们开始交谈。记得我每回去吴府告辞时,无论白天还是晩上,老师总要亲自将我送出大门,总要陪我穿过一进进邻家的客厅和过道,我执意请老师留步,但是他即使停了几步后还是随后送我到大门外。后来知道凡是去老师家的客人他都是这样亲自送到大门外,直到年迈时,也是要让女儿吴婴代他送客人出门。

猜你喜欢

郑先生老师
郑先生的痛苦从哪里来
从七十四巷到十八巷
漂洋过海来爱你
误将百万转给骗子为何财务判赔10%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追老师
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