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探析
2018-03-15欧新
欧新
摘 要:电力系统是人民生活,工业生产,各机构部门平稳运行的基础,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提升,在新形势下保证供电系统稳定运行,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对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结合乡镇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形势下供用电技术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供用电技术;乡镇供电企业;安全性;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3-0146-02
我国多数乡镇供电企业发展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建设时期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设备陈旧,管理落后,乡镇供电企业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供电需求,供用电技术的可靠性不足以支撑社会进步和发展,解决当前乡镇供电企业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1 提升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及可靠性的必要性
随着国力增强和社会进步,城乡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现如今无论是普通大众的生活用电,或是工商企业的用电规模都在不断提升,如果因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不足而使电力得不到正常供应,将会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效率,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保障供电设备的平稳运行,提升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1]。
2 影响乡镇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因素
2.1 影响供电安全性的因素
2.1.1 超负荷用电
目前,超负荷用电造成供电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因为生产需求不断加大,保证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用电量不断提升,在线路老化,设备陈旧的条件下,经常出现因超负荷用电造成的短路、设备熔断等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乡镇区域电网的平稳运行,并带来重大安全隐患问题。
2.1.2 自动化程度低,紧急问题反映慢
乡镇供用电企业的设备存在一定的老化、安全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对实时用电情况的反映存在滞后性,不能够真实对当前用电量做出正确判断,缺乏用电警报系统,往往已经出现设备熔断后才能监测出电网问题,对实时电压的监控不到位,自动化程度低带来的安全隐患,是影响乡镇供用电技术安全性的一大因素。
2.1.3 用电方案不合理
由于缺乏专业的电力工作者,在供电过程中时常出现配电方案不合理,部分居民私改线路,偷接电路,造成线路运转异常,负荷超出电网设计指标,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2.2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2.2.1 设备老化
乡镇供用电单位的设备陈旧,与大城市电网存在一定的代差,虽然部分更新了少量设备,但仍存在配套使用时不兼容的现象。
2.2.2 自然灾害
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基建维护成本高,自然灾害多发,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洪水等现象偶有发生,对供电部门的工作造成了更大压力。
2.2.3 检修不力
乡镇供用电单位对一些用点隐患认识不足,在检修过程中常出现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只重视维护电网的正常运行,而忽略了对供电系统的整体排查,检修部门在突发事故下的处理不到位。
3 当前乡镇供用电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专业配套工作人员
乡镇地区,受到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往往缺乏对专业电力工作者的培养,也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目前仅依靠上级对人才资源的调配不足以应对新形势下对供用电部门人才的需求,在设置管理方案和检修方案时,由于缺乏专业的运作制度,对突发现象的预案准备不足,相应机制不够灵活。
3.2 维护检查不到位
城郊地区的电网结构虽然相对复杂,但是由于设备更新及时,配套人员齐整,反而容易进行维修排查,线路限制相对较少;乡镇地区由于地理和发展限制,线路过长,监管难,供电问题的排查难度更高[2]。
3.3 先进技术不够普及
乡镇供电机构的技术迭代较慢,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先进材料的使用往往都是优先应用于城镇,而忽略了基建较弱的乡镇地带,在基层团队的建设方面,涉及新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的培训和普及度不够,缺乏系统、职业化的培训教育,使当前乡镇供用电企业的运营难以匹配社会高速发展。
4 关于乡镇供用电企业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4.1 设立新管理机制,基层人员和技术人员协同工作
着手建立一套高效管理应对机制、对人员的培训、管理、趋于合理化、分配专业化电力技术人员和基层电力工作人员搭班,合作学习、探讨、分工维护供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可以依据不同地区的用电条件和地理情况,智能配置供电网络,对部分超出工作负荷的电网进行暂停运营维护,避免因管理问题,造成新旧工作人员工作任务分配混乱。为提升用电效率,特定一些应急的处理预案,将隐患隔离在可控范围内。由于供用电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因此一旦线路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维护,就可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范围排查才能够找出故障所在,适当的建立责任制管理方案,定期的对乡镇用电区域进行隐患排查,对部分已经严重老化的线路要逐层上报给高级部门,不能等故障出现再开始重视,避免出现因基层保障人员和技术人员协调不到位造成严重的生产安全问题。
提高乡镇供用电企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根本的是从人才队伍的培养入手,由于供电稳定涉及到社会生产的发展问题,有关部门更需要重视起对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国部分的乡镇供电企业对先进技术人才的缺口非常庞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建设一支专业的、技术能力强的电力技术队伍,对加強乡镇供电企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非常重要。
4.2 重视检修维护工作
在电力供应过程中,经常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通常重大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平时一些细小的过程出现差错,最后给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平日里电力基层的检修人员一定要重视起对电网和供电设备的维护工作,适当的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定期对事故多发地带进行详细排查,对于已经开始出现熔断、损坏、老化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防患于未然。endprint
此外,在设计供电分配方面,要对负荷用电较大的地域进行供电半径的优化配置,保证供电网络的稳定性,频繁出现超负荷用电的地区,必须保证电网的供用电稳定程度,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尽可能的降低,将超负荷用电对供用电系统的安全隐患压制在可控范围内。加强检查维护力度,重视日常检修工作,密切重视电网监测数据,及时更新实时电压和易超频地区的供电情况,逐一调研电网工作日志,对部分老化、损坏的元件及时上报处理,在多雷区和易受雷击的区域,需要装栽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防雷。雷暴时期,电网在运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跳闸、短路、熔断现象、给电力部门带来极大的维护压力,供用电力的可靠和安全性下降,需要经常组织探讨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总结出有效的,符合当地實际情况的优化方案。在检修维护工作中,保持十二分的积极性和专注力,对电网的任意区域,任意设备都不能放松警惕,一定能在重视检修维护的过程中,发现潜在的漏洞和隐患,从而提升新形势下乡镇供用电企业的可靠性[3]。
4.3 引进新材料新技术
引进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如传感器、智能收集器能够很好的采集各元件的工作信息,进行统一分析和处理,工作人员可以的出线路运营的真实情况没通过中心控制平台的分析和测试,规划处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指令制定与下达的重要手段,而一些简单的元件测试,由于元件损坏等原因,其检测效率相当有限,传统应用于电网的传感器,对电网的监管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其反馈往往滞后于隐患发生时机,难以有效应对紧急事故。
材料方面,解决旧设备的老化问题迫在眉睫,目前,部分乡镇的电网设备基本都已有20年以上的使用记录,尽管目前并未出现实际性的安全问题,但由于新旧材料使用的不匹配,乡镇电网的供电问题始终存在隐患。真空断路器,阻断开关等新材料新设备的运用还未普及。电网的铺设环境也达不到绝缘、耐火、抗腐蚀的标准,要从根本上改善电网环境,更新电路设备,提高安全指数。
5 结语
当前乡镇供用电企业对电网的技术安全性尚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只有安全稳定才是生产生活的根本前提,乡镇供电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未来乡镇的发展轨迹,只有重视起对安全供电的认识,再辅以正确的解决方案,才能更好的提升乡镇供用电企业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亮星.新形势下供用电技术安全探析[J].通讯世界,2016,(21):103-104.
[2]朱培新.浅谈用电检查对企业安全用电的重要性[J].机电信息,2017,(18):196-197.
[3]高波.企业安全用电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解析[J].安全与健康,2015,(04):44-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