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中华韵,千里快哉风
2018-03-15葛泷钰
葛泷钰
中华传统文化之大美,美不胜收。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实需我们含英咀华,仔细体味。
中华传统文化悠悠五千年,它能提升素养,培育人格。
在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唐诗三百首》就被我们认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更是我们行为规范的启蒙老师。“人之初,性本善”是我们对人性最初的认知。随着我们的成长,自然少不了众多物欲的干扰。同样面对这般纷杂的世界,诸葛亮却有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志向。这便启示我们,唯有用中华传统文化充实自己,让文化底蕴陶冶身心,才能树一身正气,给自己留一方净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人生的伦理、规矩在古人的文化中早有渗透,那么我们所需要做好的,便是仔细体味其中的精华。这一点才女武亦姝无疑是我们的榜样。她从小接受国学文化的熏陶,塑造了宠辱不惊、淡定从容的性格。中华传统文化悠悠五千年,它能使我们安定心性,培育人格。
中华传统文化悠悠五千年,它能弘扬传统,引领社会风气。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宣言是他对国家的誓死忠心;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他忧国忧民的慨叹;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他坚贞不屈的写照。弘扬传统,须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应时刻将中华传统文化记于心中,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如今,我国媒体也在竭力培养热爱傳统文化的社会风气,《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掀起一阵阵传统文化热潮,使大众重新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悠悠五千年,它引领着我们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的社会风气。
中华传统文化悠悠五千年,它能筑就我们的强国之魂。
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命脉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它保护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趋吉避凶,平安幸福。我国一直秉持着“仁爱和平”的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亚非拉国家修筑铁路,进行扶贫工作,将友爱、包容体现得淋漓尽致。章太炎的“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正表达了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悠悠五千年,它筑魂中国,奠基中国。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点中华韵,千里快哉风,细心体味,方得真知!
【山西省阳泉一中高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