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泥混凝土路面换板施工技术探讨

2018-03-15王洪伟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3期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

王洪伟

摘 要:本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换板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与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换板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上为推进公路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一点支持。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换板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3-0102-02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换板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这种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一些具有较大交通量的公路工程,通过处理施工、安全以及行车通畅性等方面的关系,使公路工程的价值得到提升。以某省公路工程为例,该公路每天的交通量超过一万,其中重载甚至超载车占到了较大的比重。该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存在相对严重的路面病害,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对换板施工技术加以运用,对路面破碎比较严重的板进行处理。根据现场考察与分析,发现该项施工技术起到了比较理想的作用,同时在经济性方面也体现出了较大优势。针对此,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换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水泥混凝土路面换板施工工艺

1.1 施工材料准备

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施工材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换板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工程实践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换板施工工艺需要使用的材料主要由水泥、级配碎石、中(粗)砂以及早强剂等等,如何做好施工材料准备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具体阐述如下:

在水泥准备方面,需要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对水泥类型进行合理选择,确保其质量达到要求,这是由于不同类型的水泥具有不同的性能参数,如果将不同水泥混合到一起使用,那么就可能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开裂现象。

其次是级配碎石的准备。施工人员在碎石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质地坚硬、洁净等特性,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强度不得低于III级,如此才能够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施工规范标准。

再者是中(粗)砂。关于中(粗)砂的要求,主要要从洁净程度、坚硬度、级配与细度模数等方面考虑,同时在摸面时也要适当加入细砂,如此才能够使路面平整度得到保障。

最后是早强剂的准备工作。在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提升中,早强剂的掺加能够发挥着良好的效果。考虑到经济性问题,建议在所举的工程实例中可以对ZX-40IC型复合早强剂加以应用。

1.2 基层处理

水泥混凝土路面有时会发生板断裂、错台等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基层密度不足,结构不够密实。针对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以施工规范为参考,严格把控路面基层施工质量。在清除掉破碎板之后,应对基层结构类型进行及时调整。如果有唧泥现象出现,那么在基层结构调整中应对耐冲刷性、自留排水等特点予以有效考虑。本文所述工程在混凝土垫层浇筑中选择的是C15混凝土。在处理基层时,还需要严格按照基层与垫层结构厚度要求作业,当发现结构厚度不满足要求时,则需要选择C15水泥混凝土进行浇筑,以此来补充厚度。

1.3 施工作业点布置

换板施工作业点的布置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辆通行的通畅性。因此,在工程实践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以工程交通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设计施工作业点间距、长度等参数。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确定换板范围。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如果发生有板面出现严重断裂,或者板块断裂并且带有沉陷问题,再比如板块错台且存在唧泥现象,那么就需要开展换板施工作业。

第二,作业点间距的设置。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交通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与分析,合理确定最小作业点间距。本文所述工程车道并不多,在交通高峰期可能存在车辆的短暂滞留现象,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施工点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则需要适当严重两个施工点的间距,一般不得低于1km。

第三,施工点作业长度控制。该工程按照超过1km的间距设置了施工段,每个作业段长度不得超过50m,因此在連续换板时不得超过3块。

第四,结合图纸进行现场布点。为了使布点准确性得到保障,施工人员应深入到现场开展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描绘图纸,并明确替换的板块。也就是说,施工人员需要将图纸与现场结合到一起进行布点工作,基于对全线协调性的综合考虑,使选点的准确性得到提升。

1.4 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为了确保沉陷、位移以及倾斜等问题发生,必须将模板固定好。同时,为避免模板接头、模板以及基层缝隙等部位发生浆液渗漏现象,进而形成板边蜂窝,还需要采用塑料薄膜对这些部位实施堵塞处理。在振捣作业中,则要严格遵守“快插慢拔”的原则,在机械设备的选择上,应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动梁行走应保持均匀,在振动过程中不能有气泡、离析现象出现。其次,施工人员需要利用提浆棍将粗料嵌入到板内,细浆出板面,反复实施匀浆作业,以此提高板面铺筑过程中细浆的均匀度,并将厚度控制在3~4mm左右。此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好浇筑温度,适时掺加早强剂,使施工和易性得到保障,如此才能够使板面不会出现微小裂纹。

1.5 接缝设置、刻纹以及拆模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早期,为了对收缩开裂加以控制,需要及时切缝,并对换板浇筑作业进行记录。其次,为了适应温度变化,控制好应力集中现象,还应对横缩间距进行控制,一般以4~5mm为宜。相较于板厚,则按照6~8mm对缝隙进行控制,如此才能够使规则的横向裂缝形成于指定位置。如果只需要进行一个板块的更换,那么要确保横向缩缝与另一幅原板缩缝对齐,不得有错开现象出现。

1.6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板浇筑作业完成之后就需要实施养护作业,主要涉及板面收浆与保湿两部分内容。待12h之后,则实施切缝刻纹作业,然后用麻袋覆盖表面,并洒水进行保湿。如果昼夜温差比较大,那么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后,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板内不会有收缩裂缝出现。在使用早强剂后,则要对施工条件进行分析,对养护周期予以设计,一般情况下不得低于7d,这一环节不得有车辆通行,行人通行都必须等到板强度达到25%以上。

2 水泥混凝土路面換板施工质量控制

2.1 合理控制面板厚度

如果车辆荷载一致,那么可以对面板厚度进行适当增加,如此可以有效降低荷载疲劳力。需要注意的是,面板厚度增加的同时会导致混凝土板温度应力增加,因此施工人员要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并对养护措施加以合理运用。

2.2 强化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板破碎之后,应对基层进行彻底清理,如果发现排水通畅性不足,那么就要设置好盲沟。待基层混凝土终凝之后,应将在表面铺设一层薄膜,然后浇筑面层的混凝土,如此才能够使面板滑动得以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门的施工人员对拌合场进行监督,做好进场材料的把控工作,从根源上实现施工质量控制。此外,在配料过程中,技术人员还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并做到拌合充分、均匀,以此提高施工质量。

2.3 强化行车安全管理

根据技术与施工方案,应对施工及车辆通行的安全进行有效管理,避免矛盾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预测突发状况,为换板施工作业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门的施工人员做好施工点的全过程跟踪与控制工作,并及时疏导好交通,对突发情况进行适当处理。此外,工程管理人员还要做好巡查工作,及时检查施工点值班人员执勤情况,并在施工现场进行标识标牌设置,提醒施工人员安全作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4 做好压实度控制

在压实施工开始之前,首先要确定填土的含水量、压实设备、碾压参数等指标。开展碾压作业前,如果填土含水量检查中发现过多或过少,就需要进行摊铺晾晒或者洒水湿润。在碾压作业中,应保证碾压的均匀性,避免出现死角与漏压现象。在振动碾压时,则要按照先静压、后振动的顺序进行操作。如果有的标段会有大型运载车辆通行,那么就要安排好行车路线,并且对这些车辆加以利用,发挥出路基压实作用,这是由于大型车辆的轴载较大,能够对路基进行有效压实,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同一路线上行驶时间过长,那么就可能出现过度碾压问题,进而产生车辙,对路基造成损害。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在路基上行驶的车辆应进行均匀分布。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换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实践中,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深入到现场考察各方面影响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技术应用水平,避免施工质量通病发生,如此才能够有效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促使其作用与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席玉峰,王渭萍.高速公路砼路面换板维修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6):249.

猜你喜欢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分析及对策
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浆病害防治对策
公路路面“白改黑”共振破碎碎石化基层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