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
2018-03-15肖文瀚
肖文瀚
弘一法师曾言:“处世,须带春风。”春风,是宽容和理解,是爱和正能量。人活在世上,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其他人紧密相连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生活中,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對自己,都应该常带春风;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我们都不该拒绝春风。拒绝春风,就是让自己身处天寒地冻之中。
在俄国文坛,屠格涅夫树敌不少。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在《屠格涅夫传》里不无幽默地说:“他(即屠格涅夫)有一种既能冒犯保守派又能触怒革命派的惊人本领。”屠格涅夫在写小说《罗亭》时,表达了自己想与人和解的意愿——“年纪轻轻、来日方长的时候,我们尽可以分道扬镳,甚至怒目相对,但现在渐入老境,知交凋零,而新的一代又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应该守望相助,彼此扶持才对”。1867年,屠格涅夫把刚出版的小说《烟》寄给了已经绝交多年的赫尔岑,顺便附去了一封诉求和解的信:“您已经过了55岁,我明年也满50岁了。这年龄是和解的年龄。”屠格涅夫在老了之后,终于懂得以春风待人。春风待人,温暖的不仅是他人,也会温暖与寒冷关在同一个房间的自己。
处世须带春风,这春风在送去温暖的同时,也荡涤着我们自己的心灵。然而,如今人们往往冷着一张脸,彰显自己的“显要感”。“显要感”一词出自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一书,它说的是大多数人都想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赞誉。换言之,人人都想成为重要人物。在当今社会,更多的人愿意向利益看齐,如果不是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人们就不愿意去做。这其实是极其错误的待人处世观。我们以春风待人、待己,自身也不会失去什么,反而在这一过程中能温暖别人,也能温暖自己。
彭晓玲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空巢》,让人深切地看到了她身上的现实关怀和责任担当精神。这是一个人吹起的春风,推动了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给空巢老人们带去了春风般的温暖。一辆急救车堵在隧道里,无法前进,就在这火烧眉毛的时刻,前方的车辆纷纷靠边让道。几公里长的隧道,司机们硬是开辟出了一条生命通道。这是一群人吹起的春风,不仅温暖了病人,更温暖了千千万万的网友,让人热泪盈眶。
萧伯纳曾说:“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是啊,只有春风持续送暖,社会才能和谐进步。
春风轻拂,世界四季如春。
【江苏省盐城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三(27)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