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测绘在规划管理工作中的精准服务
2018-03-15吴一杰张健
吴一杰,张健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00)
1 引 言
当今社会已经是信息社会,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社会正发生深刻的变革,各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测绘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正面临着技术手段、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我国测绘虽已实现了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的整体转化,但主要还仅在生产技术层面实现转换,仍不能说在信息服务功能及其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上也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化[1]。
信息化测绘的本质是服务,伴随《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中国进入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规划管理新时代。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在强调城乡统筹、资源保护和注重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估的同时,对测绘成果及其服务方式均有了更高的要求[2]。因此,以城市规划为主要服务领域的规划测量工作,在实现信息化测绘的过程中,除了带动测绘生产与服务的生产技术、数据产品以及服务方式的信息化变革,提升为规划管理服务的效能之外,仍应考虑如何从“服务”这个本质入手,整合测绘工程信息,实现全过程服务城市规划管理。
当下,我国正进行的行政审批改革,部分事权开始下放,部分城市已逐步试行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相分离,并将技术审查部分的工作需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这一举措也为信息化测量“一站式”精准服务规划管理成为可能,使信息化测量服务的领域得到进一步开拓。
本文意在分析传统规划测量在转向信息化测绘后,除传统的测量服务外,如何利用信息化测绘的各种先进技术手段,整合规划测量的各种既有信息,提取适合各个审批阶段的现状规划测量信息,更加贴近规划管理工作,为规划管理提供更加精准、广阔的服务。
2 规划管理测量的现状
城市规划管理测量是服务城市建设规划管理而进行的工程测量工作。传统的规划测量内容包括规划定线测量、拨地测量、规划监督测量等。贯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过程,例如各级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各种比例尺的基础地形图,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则需要现状地形资料及各类规划控制的具体坐标信息,规划验收则需要实测建筑物复核是否满足规划要求等等,如图1所示。规划管理测量为城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准确测量成果,满足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及社会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规划管理测量为城乡规划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图1 规划管理工作中的规划测量
虽然传统规划管理测量的成果是规划行政审批的重要基础及依据,但是规划管理测量并未实质介入到规划行政审批中,仅作为规划审批的一项基础资料。规划管理测量事实上与规划行政审批是互相分离的。
在信息化测绘的大潮中,规划管理测量的技术手段随之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所能提供的成果也不再仅限于传统测绘的测绘图纸等,信息化的规划测量,测量数据信息已成体系,也更加翔实丰富。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规划管理工作也进入新的时代。为提高行政审批效能,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开始逐渐分离,对于测绘成果及其服务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传统的规划测量如仍固守原工作内容,仅仅提供基础测绘服务,势必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而信息化的规划测量,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应当有足够的能力突破原有的服务内容,扩展更为广阔的工作空间。
3 规划管理测量精准服务的方法和实现
我国正进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部分城市开始逐步将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相分离。对于规划管理工作而言,逐步剥离行政审批的部分技术性工作,对于提高行政审批准确程度,提升审批效率大有裨益。而对于规划测量工作而言,技术审查工作和测绘成果联系紧密,下面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利用信息化测绘的技术手段,整合既有的成果数据,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提供全过程精准服务。
图1中所列出的规划测量在规划管理工作中能提供的服务。其中,扩大服务范围中的规划指标核查、规划公示公布和技术审查均是传统规划测量领域外可考虑开展的服务。
3.1 总体思路
以清华山维公司EPS2008(简称EPS平台)作为基础生产平台,并进行整合开发,形成满足城市信息化测绘要求的作业平台[7,8]。该平台经过二次开发,实现了数据库的图属一体化。在此基础上,将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与建设工程信息二者信息映射进行语义描述与对照[9],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实现建设工程小件到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快速更新[10]。规划管理测量在此平台实现了完全的信息化,并可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联动快速动态更新。各类规划测量成果及相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均可方便的查询、处理及使用。这种信息化的测量成果,除了可为规划管理提供更加高效的测绘服务外,更可利用此测绘成果,通过若干技术手段,为建设工程各个报批阶段的技术审查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相关总体思路如图2所示。
图2 总体思路图
3.2 关键技术
(1)掏出、掏入技术
根据现有动态更新库的数据,为了准确划分工作区域、方便数据的下载和上传而开发范围线绘制和数据交换系统。在承接规划管理测量工作的区域“掏出”按范围线绘制的数据进行测绘,工作完成以后,测量成果在提交各规划管理部门的同时,“掏入”数据库,以保持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10]。如图3为从掏出数据,图4掏入数据。
图3 “掏出”数据
图4 “掏入”数据
(2)EPS与CAD数据的转换
清华山维公司EPS2008(简称EPS平台)作为城市勘测部门的工作和生产平台,生产的数据成果为EDB格式数据。而为了提供多样的服务,使用更为广泛的DWG格式数据更为适合与其他专业软件对接并进行处理。通过对EDB格式与DWG格式的研究,基于EPS平台进行了二次开发,最终实现EDB格式数据和DWG数据之间的无损转换。图5是EDB和DWG格式数据转换功能。
图5 数据转换
3.3 精准服务的实现
在上述技术手段的支撑下,即可利用测量成果,为规划管理工作提供多样化的精准服务,全流程参与规划管理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公示公布图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阶段的规划公示公布工作,可利用 1∶500的现状地形图测绘成果,展绘最终批准的建设用地界线,去除不相关的地形要素,加以整饰即可。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阶段、建设工程规划验收阶段的规划公示公布,均可利用规划定线测量、规划监督测量成果,将测量平面位置关系图展绘在地形图上,并去除不相关的地形要素,保留主要规划审批内容。加以整饰即可成图。
图6是利用规划测量数据完成的规划公示公布示例。
图6 公示公布图
(2)规划技术审查
规划技术审查主要有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审查、规划报建技术审查、规划验收技术审查等3个方面的内容。利用这三个阶段的规划管理测量成果和各种相关文档,对建设工程需申报的规划审批中的各类技术性内容进行审查,最终形成技术审查报告提供给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作为行政审批的技术参考。
以建筑物竣工规划测量为例。利用测量的竣工地形图、竣工平面图、立面图和测量面积等资料,形成技术审查表,如图7所示。最终编写建筑物的技术审查报告。
图7技术审查表
4 结 语
信息化测绘的本质是服务,通过信息化测绘的建设,传统的城市规划测量工作在顺应测绘技术发展的潮流和方向的同时,也可通过信息化测绘的各种先进技术手段,整合、利用和挖掘各种测绘成果信息,为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服务。服务的范围则不止于规划测量的传统领域,完全可以向更广阔的范围扩张,从而参与到规划管理工作的全流程中。这种扩张,也对规划测量工作实现提高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推广应用服务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这种对规划管理全流程的精准服务,也适应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提高了规划行政审批的效率。
只要我们坚持城市测绘与城市规划管理紧密联系,坚持测绘产品和信息化服务与城市规划管理全过程相衔接,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测绘行业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1] 李德仁,邵振峰. 信息化测绘的本质是服务[J]. 测绘通报,2008(5):1~4.
[2] 肖建华,严小平,侯亚娟. 建立信息化测绘体系 服务城市规划管理[J]. 城市勘测,2010(2):5~8.
[3] 李德仁,苗前军,邵振峰. 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定位与框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3):189~192.
[4] 林富明,李井杰.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探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11):90~91.
[5] 熊伟. 面向智慧城市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J]. 测绘科学,2014,39(8):39~43.
[6] 朱庆,曹振宇,林珲等. 应急测绘保障体系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39(5):551~555.
[7] 王磊. 基于EPS的规划监督信息化测绘平台研究[J]. 测绘科学,2010(25):97~100.
[8] 李奇,吴杰松,王磊. 基于EPS平台的大比例尺缩编研究及实现[J]. 城市勘测,2011(4):57~59.
[9] 吴信才.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M]. 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2009:35~38.
[10] 吴一杰. 网格单元在基础地理数据动态更新中的应用研究 [J]. 工程勘察,2016(8):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