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稻恶苗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8-03-15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413100曹涤环

新农村(浙江) 2018年3期
关键词:徒长谷粒病株

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413100)曹涤环

恶苗病是水稻常见的病害,我国主要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近些年来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盘育苗机插面积的增多,以及干籽旱直播的推广,恶苗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在一些地方已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制约着早稻产量的提高。

1.危害症状

水稻恶苗病俗称徒长病、公禾,感病水稻秧苗一般在2.5叶期后,气温达30℃时表现出徒长症状,病苗迅速长高,比正常苗高出三分之一以上,茎叶叶片细长,苗色淡黄,发根较少,严重发生时会出现死苗。在大田期,病株多在移栽后10~30天先后出现。除具有与病秧苗相类似的症状外,病株往往分蘖少或不分蘖,节间显著伸长,基部常弯曲露出叶鞘。剥开叶鞘,可见茎上有褐色条斑,节部呈褐色。病株在地表上的几个茎节上长出倒生的不定根。剥开病茎,可见到其内有蛛丝状的白色稀疏菌丝,以后叶片自上而下逐渐干枯。病株一般不能抽穗,多在孕穗期枯死,少数病株可存活到成熟期,但剑叶早出,提早抽穗,穗小粒少或不结实。有的稻穗不能全部抽出,病株临近死亡时,在基部以及叶鞘、茎秆上产生淡红色或白色粉霉,这是恶苗病病菌的分生孢子。在早稻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谷粒颜色变褐,不结实,或在颍壳合缝处着生淡红色粉霉。受害轻的谷粒,仅基部或尖端变褐。有的虽受侵染,但菌丝潜伏其内,外表无症状。

在早稻大田出现稻株的徒长苗时,一些农户不易把这种徒长苗与恶苗病病株相区别,常常将二者混在一起。一般徒长植株在两个时期出现较多,一是秧苗2~3叶期,二是大田插秧后开始分蘖时。其症状和株形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植株细长,节间距离拉长,但无论是秧苗还是分蘖始期的植株,均比感染恶苗病的病苗和病株都要矮些,三叶期秧苗不会超过20厘米,比恶苗病苗矮4~5厘米。而分蘖期的徒长植株,比恶苗病株要矮5~8厘米。同时徒长的植株节不弯曲而细直,也不长不定根(恶苗病植株节上倒生许多不定根,尤以基部节上最多,这是恶苗病的基本特点),节、叶鞘、茎秆内外更无粉红色和白色的粘稠霉层,也无菌丝存在,即找不到任何病源物。徒长植株均可抽穗,但穗不正常。

2.发病条件

恶苗病的发生与土温关系很大。一般当土温达35℃时最易发病,在25℃以下时发病率降低,在20℃或40℃时均不表现症状。在南方稻区有早稻发病较轻、晚稻发病较重的倾向,这与气候条件特别是土温条件有一定的关系。秧苗移栽期遇到阳光强烈、温度高的天气,发病较多;如遇阴雨或冷凉天气,则发病较少。带菌种子是恶苗病的主要初次侵染源,其次是病稻草。播种带菌种子或使用带菌稻草后,病菌会从秧苗芽鞘或伤口侵入,随后病菌菌丝体在稻株体内逐渐蔓延至全株,在条件适宜时很快表现症状。当早稻抽穗开花时,病菌孢子经风雨传到花器上,使谷粒带菌,成为下年的初侵染源。

在栽培管理上,种苗受伤或栽培管理不良,在早稻植株生长衰弱时抗病力降低,更易受到恶苗病的侵害。生产上发现播种受伤种子比无病种子发病重;湿润育秧比水育秧发病重;拔秧比铲秧发病重。长时间深水灌溉或插老秧、深插秧或插隔夜秧发病也较重。收获后不及时脱粒,堆放时间越久,谷粒受害和污染的机会增多,育出的秧苗发病往往较多。相同的育苗方式,催芽播种比未催芽播种发病率高。

3.防治方法

防治恶苗病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抓住发病初期,及时用药,扑灭发病中心。①选用无病种子。该病是以种子传播为主,故应选用无病种子和播前种子处理的综合措施。不要在病区及其附近的稻田留种。在发病普遍的地区,可到无病区换种,并选用健种,清除秕粒,减少种子带菌的风险。最好建立无病种子田,及时在种子田拔除病株,脱粒时避免种子受伤,尽力使用无病少病种子。②消灭病源。在重病区不用带病稻草催芽、覆盖,不把病草堆放在田边。秧田结合除草,大田结合中耕拔除病株,踩入田中或集中烧毁,注意水源传播。③进行种子处理。生产上应先晒种1~2天,选种后开始浸种。药剂浸种是防治恶苗病最有效的措施。每千克稻种用强氯精5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菌毒金刚2 000倍液,或使百克0.5克对水40千克,浸种12~24小时。目前,用于防除恶苗病的浸种药剂较多,主要有咪鲜胺、二硫氰基甲烷(浸种灵)、氰稀菌酯、多.咪.福美双等等。④科学管水,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坚持勤灌、浅灌;适时适度晒田,促进水稻发根,茎秆健壮,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对减轻大田发病有一定效果。⑤药剂防治。秧田发现病苗时,立即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用72%二甲四氯钠盐75~100克,对水30~40千克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次。或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50~60千克喷雾。据资料介绍,在水稻秧苗1~2叶期,用乙蒜素等药与叶面肥喷雾,每5~7天一次,连喷2次,可提高秧苗植株的抗病能力。水稻播前没有用药浸种的,到水稻出苗后用咪鲜胺喷雾,有一定的控病能力,但防治效果差。

猜你喜欢

徒长谷粒病株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豆角徒长原因及解决措施
蔬菜不好管 这几招专治徒长、黄叶、卷叶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食言者
食言者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食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