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家思想中的“淡”范畴

2018-03-14姜琪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6期
关键词:无极道家范畴

摘  要:從古至今,中国的哲学、美学或是文学艺术领域,都透露着尚“淡”的思想特征,在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生活中也都散发着“淡”的精神风貌。这种自古根植于中国人性格中的元素可追溯于先秦老庄的道家思想。在道家文化中,“淡”范畴首先被用于诠释 “道”这一概念,经过后人的继承和发展,“淡”由形而上的理论落实为人民的生活准则和精神境界,并且被中国文人视为文艺领域最高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淡;道;自然;审美

作者简介:姜琪(1991.7-),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2

一、“淡”是道的特征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淡”为:“淡,薄味也。从水炎声,徒敢切”[1]。又“薄味也。醲之反也。酉部曰:醲,厚酒也”。在《管子》中也有相关描述:“淡也者,五味之中也”。“淡”这一范畴最为普遍的内涵是形容味觉和感官体验,而它正式深入到哲学领域则归功于先秦老子。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淡”这一概念首先被用来描述“道”的特征。“道”是老庄思想的核心范畴,它既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也是规定世间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总称总和,所以“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那么“道”有什么特征呢?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在老子看来,“道”是不可见、不可闻并且没有特定性状的“事物”,而这些特性都可以用“淡”这一概念来概括。老子言“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道家的哲学是辩证的哲学,在老子的理念中“淡”与“无味”的含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所谓“无”,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什么都没有,而是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广袤深意的“无中生有”。这种恍惚且介于“有”与“无”的微妙关系,恰恰是“淡”特点,即朦朦胧胧、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的形态,它与程度强烈的“浓”和“厚”截然相反,又没有达到“无”这一临界边缘。所以,道家的“无味”与“淡”实则同义,都是“道”的特征。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淡”观,进一步印证道“夫虚无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而道德之质,故帝王圣人休焉。”

由此看出,“道”的特征就是“淡”。“淡”这一的生理感官体验上升为哲学范畴,被赋予了极高的哲学地位。同时,这也开启了中国哲学对“淡”这一范畴的深入发展。

二、生活准则中的“淡”

在道家思想中,“淡”范畴不仅运用于对“道”这一形而上概念的诠释,它也可以作用于人间,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处事方法。《老子》中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无味”就是“淡”(“道”),它落实于人类社会就表现出“无为”的处世态度。

“无为”是道家思想中最核心、最本质的精神特征,并且其他相关品质都是由“无为”而衍生出来。老子“无为”思想首先是针对统治者管理国家而提出的。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好静”、“无事”、“无欲”其实都是“无为”的同义体现。所谓“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人要顺其自然不妄为,不违背事物自然发展规律,体现在政治领域就是要求统治者规范自己的行为,不以个人意志强加于百姓,不随意干涉人民的正常生活,让人民能够自我教化、自由发展、自我完善,这样才是国家长治久安,和谐稳定的核心所在。广义上来说,老子认为“无为”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处事方法,他提倡人们要摒弃世间的欲望,保持内心的虚静淡泊,遵从自然的法则,既不将个人意志强加于外物,也不对受世间纷扰所迷惑。这种“淡而无为”是人们修身的方法途径,同时也是得道之人应该具有的精神风貌。庄子接受老子的思想,对这一观点作了补充,他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里的“至人”、“神人”“圣人”都是得道之人,而“无己”、“无功”和“无名”皆是“无为”心境产生的效果。

老子围绕“无为”思想又提出了一系具有“淡”(“道”)形态的基本精神和生活准则,如“致虚守静”、“不争”、“居下”“朴”等等。道家提出这些思想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此作为人们的修身方式和行为准则,从而给予人们精神洗涤和净化,使人们达到一种完全超脱功利的审美境界。

三、“淡”在文艺领域中的发展

在中国的文化中,哲学与美学自古没有一个明确界限,所以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中也常常体现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他认为“五色”、“五音”、“五味”皆会蒙蔽人们的心智,使人体会不到真正的“道”,也欣赏不到真正的美。所以,老子在审美体验论方面提出了“味无味”的思想。所谓“味无味”,指的是体味、玩味“无味之味”,王弼称这种其为“恬淡”之味,它具有“道”的直觉性和超功利性的特征。因此,“淡”和“无味”被用于批判“五色”、“五音”、“五味”这种世俗之美,同时也成为了道家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追求。之后,庄子又对“淡而无味”思想进行了补充和拓展。《庄子·刻意》中提到“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陈鼓应译为“恬淡无极而众美汇聚”[2],他认为“淡”与老子的“无味”一样,都是恬淡的意思。曹础基《庄子浅注》写作“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注曰:“淡然,淡漠的样子。无极,无限。众美从之,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随之而来。”[3]由此可见,“淡然”就是就是虚静恬淡,不刻意,也就是无为之道。庄子认为,一个人持有恬淡的心境达到极致,那么一切美好的事物和品德自然会到来。庄子的这一思想提示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要想获得世间之美,拥有欣赏美的眼睛,就要做到“淡然无极”,即保持内心恬淡、不为外物功利所牵绊的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拥抱万物,发现世间之大美,与道冥合,实现“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导引而寿”,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徐复观说:“庄子思想的出发点及其归宿点,是由老子想求得精神的安定,发展而为要求得到精神的自由解放,以建立精神的自由王国”,“而此种得到自由解放的精神,在庄子本人来说是‘闻道、是‘体道、是‘与天为徒、是‘入于寥天一”。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也指出“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4]道家以“淡”为美的思想深刻的影响后世文艺创作和审美的发展,其中晋代陶渊明之诗被立为“清淡之宗”;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提出以“冲淡”作为最高的诗学境界;宋代苏轼提出了“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文艺创作理论。这些思想都是继承了老庄的尚“淡”美,对中国古典美学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道家的“淡”范畴具有深的意义和内涵。首先,它是“道”核心思想“道”之体现,体现了“道”恍惚朦胧,介于“有”与“无”之间的特点。在人的生活方面,它又体现了“无为淡泊”的行为准则。最后,在审美领域,道家提倡“无味”、“恬淡”的审美观和审美心胸。总之,道家的“淡”范畴在我国文化的丰富发展和人生境界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精神文化的瑰宝。

注释:

[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184.

[3]曹础基.庄子浅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0:225.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7

猜你喜欢

无极道家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无极归一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不能把范畴不同的两个问题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