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不值得感谢
2018-03-14冯雨婕
冯雨婕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这是今年夏天一位即将进入北大的学子写的一篇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就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响。可能会有人认为这篇文章十分励志,或许还有和作者一样,同陷贫穷泥沼中的学生在看到这篇文章后,认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在我看来,她的成功绝不是因为她的家庭贫穷,而是她在家庭贫穷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她的成功是她努力奋斗的结果,而不是贫穷的生活状态导致的结果。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父母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老师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久而久之,我们产生了一种思维定式:认定苦难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苦难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可仔細想来,成功并非是苦难的结果,而是我们在经历苦难后,自我觉醒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感谢的,绝不是苦难,而是于苦难中奋发图强的自我。柴静曾说过一句话:“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的。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假如人在面对苦难时,只知道一味地怨天尤人,那么这样的苦难绝不会结出成果的果实;只有当你对苦难有所思考,找寻出路时,可能才会有通向成功的道路。之所以说可能,完全是因为人于苦难中,即使有所思考,但是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下,依然有可能无法获得成功。
苦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苦难给我们带来的是对敏感的心灵的冲击,是对沸腾的灵魂的压制,是将人们折磨得不成样子,还是懦弱、保守,是一个又一个的人间悲剧。正如那位北大学子所言,贫穷狭窄了她的视野,刺伤了她的自尊。贫穷将她变成那井底的青蛙,即使将她放出那口“井”,她也只会害怕地不知所措,然后重新跳进去。
既然苦难不值得感谢,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宣扬“人就是要多吃点苦”呢?王小波在《人性的逆转》中写过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人是一种会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但在这背后隐藏着的可能是人们在想尽办法合理化自己受到的苦难。他们会觉得这些苦难都是对他的磨练,这样才能暂时逃离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那种无助感。”这也是很多商界名人在讲述自己的创业史或人生经历时必然会出现的桥段,就是自己在成功之前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磨难,于是粉丝们便会无比崇拜这些成功人士的苦难经历,甚至把自己的每一段苦难经历都当成是通往成功必经之路,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促使这些人成功的并不是吃了多少苦,而是他们在吃苦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觉醒,寻找新的出路,以期摆脱正在经历的苦难的精神。弗洛伊德对受虐狂也有过如下解释:“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使自己好过一些。”其实,这不过是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手段罢了,一旦真相被外人揭露,受虐狂便会歇斯底里,无力承受,直至崩溃。
那么那些从苦难中挣扎出来,最终坚强地克服困难成为人生赢家的励志故事又从何而来?这其实是“幸存者偏差”。“幸存者偏差”意思是指,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因为死人不会说话),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最好理解幸存者偏差的,就是“死人不会说话”。比如打架斗殴死的为什么都是先动手的人?这个曾经让警察困惑不已的悬案,仔细想想就会明白,原来死人是不会录口供的,那些活下来的人,无一例外的都会说,是死者先动手。于苦难中获得成功的人属于少数,他们的励志故事往往加入了一些虚构的色彩,粉丝们也乐得倾听这样的故事来激励自己,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苦难可以相似,但成功的经历不可复制,更不能模仿,因为成功不是苦难的直接结果,光靠吃苦头就能获得成功,显然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成功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苦难如同一双巨大的无形的手,将人们一下一下地压进地里,压得人喘不过气。软弱的人或许就此倒下,只有坚强的人会拼尽全力,去冲,去撞,一下又一下,直到裂缝出现,那里是成功溜进来的地方。
苦难没有意义,战胜苦难,如何摆脱苦难才有意义。“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状态不值得赞美和鼓励,值得赞美和颂扬的是这种状态下“动心忍性”的精神,方可能达到“曾益其所不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