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农技人员的工作能力
2018-03-14雷小红王反梅冯富强
雷小红+王反梅+冯富强
精准扶贫是全局净化农村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农技人员的能力对于农业工作具有特殊的“造血”功能。面对当前农业新形势,对我们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必须增强农技人员的能力,创新性开展农业工作,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解放思想,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增强农技人员的能力
1.1 转变思想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有思路才有出路。随着现代化农业发展和科技时代的进步,农业的服务对象已由新型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农技人员要重新认识他们,掌握他们的心理,做到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而不仅仅局限于开展适用技术培训,要诚心为农民服务,是不是真心为农民脱贫致富尽职尽责。农技人员面对新形势,要坚定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树立农业品牌意识、树立为民服务的情怀。
1.2 加强政治和业务知识学习
农技人员参差不齐,学历有高有低,实践经验不同,研究讨论制定农技员学习长远规划、短期规划、阶段计划和年度工作方案,做到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做到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使农技员学习常态化、规律化。
根据农技人员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农业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普及性、职业技能和学历教育培训。一是基础培训。运用现场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形式,普及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技人员的基本素质;二是关键培训。紧紧围绕农业项目这一载体,开展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技术培训,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不断壮大农技人员队伍。三是培训提升。按照长期规划,实现正规化、系统化的学历教育,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技人员。
2 找准抓手,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我县农业发展仍受气温、降雨等外部自然因素和品种、技术、资金等农业内部因素影响制约,农业生产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仍处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传统农业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严重制约农民增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成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大多数农技人员工作满足于现状,单方面给予指导,不深入实际与农民交流和沟通,被动的工作给我们带来了十分大的负面影响。目前,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找准工作抓手,创新地开展以下四方面工作:
2.1 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
按照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主要推广一是节水农业技术: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继续推广地膜覆盖、滴灌、喷灌等节水农业技术,加快培养指导生产大户、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合作社,加快特色农业建设,加强农业高效节水工程投资,推广灌溉喷洒等技术。通过新品种和新技术,实现靠技术增产增效。二是配方施肥技术:围绕“测土、配方、配肥、施肥、促肥”5個关键环节,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和目标产量(土地肥力高低),通过采土化验、试验示范,制定出不同地块、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科学使用环状沟施、穴施、叶面喷施等施肥方法,做到作物高产优质和培肥地力两不误。三是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首先做好病虫危害的调查,建立测报网点,制定病虫害防治方案,执行“五统一”(统一农药品种、统一购买农药、统一施药方法、统一农药浓度、统一施药时间),实现“三提高”(防治效率、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益提高)和“三减少”(农药用量、防治成本和环境污染减少),达到“三安全”(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2.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技人员要搞好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的调查,了解实际情况,按照“统一规范、简便快捷”的原则,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成为新形势下农业经营的核心,引导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实现小生产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农产品质量。
2.3 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
质量是品牌农产品的根本,是品牌农业的根基。2014年以来我县通过实施农业品牌项目,积极打造了一批农产品品牌,但由于我县品牌建设起步晚、进展慢,仍存在着品牌农产品数量少、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落后、营销机制不全、知名度低等问题。
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要加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和商标注册。商标注册是农业品牌化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多方宣传、增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商标意识,按照“无偿、自愿、公开公平、工作”的陕西省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工作原则,规范农产品商标注册认定程序,促进农产品品牌上市。
2.4 搞好信息化服务,发展电子商务
农村多数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人员是“三八六零部队”,信息不灵是一种普遍现象,根据乡镇区域不同,合理利用电信、移动、联通三家通信运营商的网络,使农民及时充分掌握农产品生产、供求、市场等信息。
优质农产品变成商品,农民的收入才能有明显的提高,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严重影响农民的积极性,销售已成为头农业的大事。电子商务是农产品销售的新型渠道,已成为农业增效的一股强劲新动力。紧紧围绕我县红枣、小杂粮等农产品销售难的实际,积极培育电子商务人才,开展集贸对接、冷链对接、农资下乡对接,解决农业生产、农资经营主体与电子商务平台信息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优质农产品上线销售,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作者单位:1.陕西佳县农村经营管理站;
2.陕西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3.陕西佳县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