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研究
2018-03-14张铮
摘 要: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是否能够培养满足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文章以绍兴地区的几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进行了调查,总结了高职院校在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
作者简介:张铮(1984-),女,浙江绍兴人,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及应用机制研究”(编号:Y201636768),主持人:张铮。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35-0050-04
2006年我国出台了《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来指引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国家版向社会公布,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召开前夕,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核心任务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提出要继续弘扬“工匠精神”,将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推向世界。从上述文件和报告中不难发现国家对切实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视和希望。近几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切实有效地保证高职教育的效果,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成为保证效果的手段之一,通过对日常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反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切实全面地掌握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预防。因此,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制度,加强常态下的质量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体系中的重中之重[1-2]。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的现状调查
为了能够充分地获得目前高职教育质量的准确情况,作者以所在地区的几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在调查过程得到了这几所高职院校教务处、督導处(教学督导委员会、督导办、质量管理办公室、教学质量监控部。以下统称督导处)和二级学院的支持,因此保障了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调查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
在问卷调查中,设定时间从2016年9月到2017年8月,分为两个学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分为针对教师的调查和针对学生的调查。在针对教师的调查中,设定教师问卷由16个问题组成,1-15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6题为自主答题。单项选择题主要包括教师对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的态度(第1-5题);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工作的内容(第6-10题);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的具体形式等(第11-15题);自主答题主要是了解教师对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的相关建议(第16题)。教师调查问卷一共发放800份,收回问卷789份,有效问卷783份。学生问卷的设计内容是按照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要求而设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客观地让学生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本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学生问卷设计三部分内容,共有21个题目。1-20为单项选择题,第21题为主观题。单选选择题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评价(第1-10题);学生对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质量等方面的评价(第11-20题);主观题(第21题)主要包括学生对于教学质量评价的其他意见。学生调查问卷一共发放2000份,收回问卷1973份,有效问卷1957份。
在访谈法中主要对教务处的相关领导、督导处的相关领导、督导教师进行走访调查。对于教务处的相关领导访谈主要是了解该学校目前教学发展的具体目标,有没有针对这样的目标提供具体的监督执行计划?对于督导处相关领导访谈主要内容是了解督导室是否有详细的工作计划,这些计划的内容、形式和具体的时间安排以及如何针对这种工作进行的监督?监督的效果如何?是否有专门的领导分管督导教学的队伍?督导进行的交流时间一般间隔多久?对督导教师调研主要是了解督导成员的工作压力、态度、思想以及对于质量监督的要求、方法的选择等。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的目标不清晰
通过上述的调查发现,有一些高职院校在近两年的工作总结中没有发现具体时间、地点、教学质量监督工作的安排,仅仅是在年度工作总结中提到了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价工作。教务处的工作计划和总结中也仅仅是提到了要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并没有具体的工作安排,二级分院的管理部门的工作计划也仅仅是记录了督导听课的内容且听课记录频率太低。这说明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的目标不清晰导致具体执行不够明确。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简单且范围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将教师的授课质量、学生的课后反映作为主要的对象,并没有涉及其他的教学相关的环节,诸如对专业课程建设方案、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教学环境等进行有效的监督。因此容易造成授课老师在得知督导教师仅仅针对教师的当堂授课质量作为督查而会将主要精力用于课堂,同时给学生容易造成在课堂上热情授课,而在课后的辅导跟踪、课程资源实践中冷漠对待的假象,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待授课教师的态度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另外,课程后续的相关建设得不到教师的认可,不利于课程资源库的进一步建设,继而无法继续发挥课后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无法落实到位
通过访谈了解到督导处领导也非常希望通过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来发现目前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有些学院的督导处领导希望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在相关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上设定奖惩制度,对于考核成绩优秀的教师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奖励,而对于考核成绩不理想的老师给予惩罚措施。但在实际的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听课、评教、教学检查和学生测评来作为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的主要内容,过于强调教师督导作用,因此容易造成教师产生敷衍的情绪,从而出现“监而不督”的现象。
(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反馈形式落后
反馈机制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监督的结果和评价进行数据处理,一旦缺乏这样的反馈必将导致质量监督与评价的工作环节脱节,无法及时反映跟踪检查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中发现的问题。目前,有些高职院校依然采用决策、管理、监督、评价于一身,通过管理者自我反馈显然是不利于自我完善和调节的,最终将严重制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
(五)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主”
目前,高职院校的质量监督与评价主要体现在以教师教学过程监督和学生学习结果监督为主两种形式。大部分学校将监督教师教学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部分,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评教和期末综合成绩,显然针对学生的这种监督和评价不合理,如果仅仅是针对成绩,就会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缺乏关注,最终导致学生综合能力不高,因此在监督和评价中还应该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學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监督和评价,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问题分析
(一)领导层面分析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因此相关督导工作就必须由二级学院来进行负责,而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督导过程中的新矛盾、新情况。二级学院领导必须站在督导工作的第一线,及时解决督导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从二级学院领导层面来说监督与评价主要问题是部分教师之间的配合问题,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出台相关规定要求教师全力配合督导工作,但在真正开展督导的过程中,相互间配合并不非常的默契。督导主任在进行教学督导的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院领导或者二级学院领导没有真正重视教学质量管理工作,部分领导很少甚至都不参与督导工作的相关会议,还有部分学校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二级学院督导的工作,比如听课工作量、汇总工作量等没有计入工作量、督导补贴过少甚至没有等情况。
(二)督导教师自身分析
督导教师中大部分来自于一线教师,平时除了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之外,还需要担负繁重的听课任务和整理工作,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导致督导教师们出现了严重的倦怠现象,缺乏对于这份职务的职业幸福感,因此对于学校交给的听课任务,往往只能疲于应付,同时有的时候还会出现来自被听课的教师的鄙视、冷嘲和孤立。这就要求督导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不断地加强学习,甚至是心理方面的学习,加强沟通,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以便能够有效地开展督导工作。
四、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效果的措施
(一)学校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总体规划
学校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制度,将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务处和督导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教务处需要加强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督导处需要对教学过程加强质量管理,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需要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内容。结合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设计科学的监督指标和平台,及时发现问题。最后不断地创新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形式,不断地反思现有的监督和评价方法,找出其中的不足,选择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方法。
(二)学校需要落实具体的监督计划
就专业建设方面而言,高职教育主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其中包括了专业设置、专业实施和专业考核三个部分。高职教育中的专业设置应该根据社会发生的变化需求而进行不断的变更,督导部门对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师资、教学实施和课程标准进行全面的监控,当发现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出现严重偏差的时候,采用一些适时的评价方法,比如从社会认可度和学生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当效果不满意的时候,就及时采用干预措施修正专业发展方向;就课程开发而言,主要是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进行监督和评价,形成落实专业培养目标的计划,教学计划中主要监督学生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教学大纲中主要监督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教材监督主要是时效性,重点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监督教材的适用性;就教学过程的方面而言,其主要的方向是监督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课程的学习,理论学习主要是平时学生完成的作业、平时的成绩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实践课程的监督主要是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进行监督。教师的授课情况主要是通过对教学课堂的监督,包含相关的教学资料、授课内容、授课进度、授课重点等。
(三)建立信息时代的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模式
目前高职教育中的课程多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在现有的监督和评价方法上引入云计算的教学课程评价平台、微信平台等移动互联平台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有效地在时间上、空间上进行监督。在教学质量的监督中,通过相关教学APP的运用,使得学生课后能够随时随地地对课程进行评价,每一位教师的课程的评价会在当天接受到来自教师的教学APP系统推送,使得教师能够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调整,同时授课教师利用教学APP发布的作业自动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及时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列出几个相关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然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不足,不能够全面有效地反馈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因此为后期的教学质量的改进带来了误导。将数据挖掘中人工向量机算法[3]引入到教学质量中。
首先,根据教学质量的内容设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二级指标是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
教学内容对应二级指标为:(1)教学设定目标清晰,教学内容完全符合教学大纲,授课过程中表达准确,思路清晰。(2)教学中涉及的概念和原理在表述的过程中准确清楚,重点和难点都相对突出,把握力度较准,层次分明。(3)教学内容仅仅围绕社会发展的前沿,能够将最新的成果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阐述,并能够提供相关辅助资料。(4)授课内容不会僵硬,不会照本宣科,能够根据授课内容的实际情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态度对应二级指标为:(1)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准时进行上下课,不会无故缺课、无故擅自停课、无故擅自调课。(2)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耐心地辅导和答疑,授课过程中进行流利的表达,针对每一位学生及时有效地批改和点评学生的作業。(3)授课教师能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能够严谨治学,在教书的过程中有点放矢的教育学生、关心学生。
教学方法对应二级指标为:(1)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具有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2)授课教师积极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3)授课教师使用普通话进行授课,在讲解过程中组织内容生动,语言简洁,授课态度自然大方。(4)授课教师合理地安排课程进度,能够有效地利用每一堂课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讲解。(5)授课过程中板书工整整洁,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合理、美观。
教学效果对应的二级指标为:(1)通过授课教师的精心讲解,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大部分技能。(2)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提升整体思考能力。
其次,对这些指标进行数据挖掘,在挖掘的过程中,使用指标体系来收集所有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数据结果,并按照人工向量机的规定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并对这些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约简算法对这些样本属性进行约简,根据约简的结果构造新的决策表,将决策表的内容作为人工向量机输入训练评价模型,通过人工向量机的计算处理得到输出的评价模型。通过这样的方法得到的评价模型具有精度高的特点。
(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学监督主体和客体
建立多元化的监督主体和客体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多元化的主体分为常规主体、专家主体、学生主体和社会主体。其中教务处是常规主体,主要负责整体质量管理方案制定,组织协调对二级学院开展指导工作,并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督导处是专家主体,主要负责开展整体教学工作,通过检查授课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资料,组织督导听课,收集学生信息员反馈意见,对存在的问题向二级学院进行反馈;班级学生信息员是学生主体,主要是定期向督导反馈教师在上课时候的情况,包括上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课态度以及上课的内容、使用教材等情况;社会主体主要包括相关行业的企业家,他们准确把握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用来指导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计划。监督的客体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环节的监督、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监督、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师综合素质的监督,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姜华萍.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现状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2]许瑞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研究[D].华侨大学,2015.
[3]李燕玲.BT_SVM多分类算法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14.
责任编辑 时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