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受众心理需求分析现代都市情感剧的 题材与人物设置特点

2018-03-13王厚香梁笑然

电影评介 2018年14期
关键词:都市大众受众

王厚香 梁笑然

近几年,都市情感剧一跃成为各种题材中最火、关注度最高的电视剧剧种。所谓都市情感剧,特指以现代都市人的恋爱和婚姻经历为主要创作元素,加工和表现在社会的进步与变化中人们感情世界的迷惘与慌乱。[1]对这类剧作的研究有助于创作者更好地以大众最关注的精神情感生活为表现对象,创作出更多喜闻乐见的优秀电视剧。

如今,各年龄阶层的观众都比较热衷于都市情感剧,它不仅表现了现代人情感世界的困扰,且与当今都市男女追求精神愉悦和情感享受的理念相吻合。同时,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原貌的都市情感剧较为写实、范围很广,主要围绕年轻人的恋爱、婚姻、工作、家庭生活展开,内容更接地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都市情感剧或给人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健康生活理念,或予人心灵的共鸣而使受众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产电视剧交易总额从2001年的31.1亿元,2009年的54.8亿元,到2012年的69亿元,再到2017年的82亿,电视市场价值逐步升高,同时竞争激烈,该形式下都市情感剧创作模式也在随之变化,并影响着受众的心理。

一、 都市情感剧的创作模式分析

(一)从大众的情感需求出发

大众的消费观念在从物质消费逐渐延伸到文化消费的层面,人们不断增长的观影需求就是其中的重要体现。都市情感剧以现代大都市为表现场景,通过对现代都市及在都市中的人的情感、婚恋生活的呈现,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大众的思考。观众往往希望能够从电视剧中看到自己生活的缩影,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故而近年来,都市情感剧从大众的情感需求出发,为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人们提供相应素材的电视剧类型。从青年一代人的恋爱及婆媳关系,如《蜗居》《裸婚》《北京爱情故事》《我的经济适用男》《离婚前规则》等,到婚后的育儿问题,如《小儿难养》《宝贝》《断奶》《小爸爸》《虎妈猫爸》等,从婚恋、工作到育儿贴近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求。

此类都市情感剧诠释了人生各个阶段所遇到的不同境况,映射着大多数人所遇到的情感问题,为观众摆正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为受众的人生发展与价值取向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

(二)贴近生活实际,直面大众内心

电视剧《奋斗》的真实性曾一度遭到观众质疑,例如剧中的米莱和陆涛,他们的家庭背景优越,为爱情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将爱情作为生活的全部,这不符合大多数普通人的实际生活,这种片面的爱情观不能使观众感同身受。因此都市情感剧的创作需朝着贴近大众生活、直面大众内心的方向不断发展,使其叙述内容放佛是观众自己的故事与生活缩影;这种越来越具有“通俗化”“大众化”的创作模式,反映着普通百姓的真实情感与生活,更能得到大众的认可。[2]如由郭涛和梅婷主演的电视剧《父母爱情》,用二十多天的时间演绎了跨越几十年的爱情故事,《父母爱情》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件以及纠缠不清的多角关系,仅以平凡的爱情故事讲述了真实生活中的种种质朴情节。该剧自上映以来获得大众的一致称赞和好评,人们发自内心的感慨:这才是我们的故事。

现代都市情感剧的“平民化”理念,用平民的视角给予普通人关怀。所以,受众在观看时很容易引起心中的情感共鸣,仿佛就是对自己人生故事的诠释。

(三)关注当下热点话题

现今的都市情感剧创作能够敏锐的捕捉到当下社会大众所面临的问题和现状,并将这些尖锐问题的矛盾点浓缩到剧中人物的情感与婚姻生活中,生动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虽然其叙事方式一般较为类型化,但都被植入了当下的热门话题,如:就业、恋爱、婚姻、购房、婆媳、育儿问题等。

电视剧《虎妈猫爸》直面“儿童教育”问题,令许多家长开始思考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杜拉拉升职记》关注新时代女性的“就业”,阐述了女性在职场中的自我提升;《咱们结婚吧》以四条平行线方式讲述了四对情侣爱情故事中的各种冲突、逆转,引发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欢乐颂》关于社会阶层的“固化”以及“分化”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同时该剧亦对“资本”及“身份”问题进行了呈现。这些类似“婚姻”“二胎”“第三者”“婆媳问题”“丁克家庭”“社会阶层”以及“职场生存”等均是现代都市人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这类电视剧被认为是“接地气”的,受到无数观众的追捧和热议。

二、 对受众的心理影响

(一)影响受众的价值观

都市情感剧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会在受众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其行为和价值观念也会引发受众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反省。《北京爱情故事》中的杨紫曦最终选择了富二代Andy,放弃了深爱着自己的吴迪;《裸婚时代》中陈娇娇亦情愿做一个遭人唾弃的小三,去追求那奢华富贵的生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她们或许得到了一时的快感和满足,但最终还是不被珍惜,遍體鳞伤,当她们幡然醒悟时,青春已不再,前程与人生变得黯淡无光。通过剧中人物的经历、结局及对人生的感悟,大众不禁对“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坐上笑”的爱情观进行拷问。这种虚荣、物质,毫无原则的追求豪华富贵,对社会伦理价值取向是极大的挑战,引发观众深思,从而使受众获得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断奶》中塑造了吴菲这样一个精明强悍、心地善良、贤惠持家的女性形象,她在无一纸婚书的情况下与俊鹏的爸爸一起生活了多年,并对不是自己亲生的俊鹏视如己出,在家任劳任怨,为家人无私奉献……吴菲这样的女性形象是现代女性众生相的一个映射。都市情感剧从受众情感需求出发,“接地气”的表现形式,让受众对亲情和家庭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树立真情本位的正确价值取向。

(二)增加受众的社会焦虑感

都市情感剧的话题因聚焦了时代症候,反映时代热点问题,直戳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痛点而被观众所青睐。这类都市情感剧被追捧和热议的同时,其所体现出的外在社会压力以及内在情感危机也让受众产生了强烈的社会焦虑情绪。[3]

《欢乐颂》俘获了很多观众的心,也引起了众多的反响和热议,据微博数据统计,至《欢乐颂》收官之际,微博阅读量仅“欢乐颂”这一话题就高达46.7亿次,微博话题讨论量282.1万次,微博粉丝高达9.2万人[4],其火热程度可见一斑。剧中五个女人所构筑的小型生态圈内,让每个人都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人关注其中的亲情、爱情、友情或是职场风云;还有人看完大呼“阶级与金钱决定命运”,觉得它应该改名为《金钱颂》或《阶层颂》;的确《欢乐颂》当中所呈现出来的“社会阶层”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五美”中的安迪是大型企业的CFO,商业精英,属于中产阶层;曲筱绡是一个富二代,经营公司,亦是中产阶层;邱莹莹是一名月薪4000元的普通职员,凭借踏实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属于低收入职员的普通阶层;关雎尔是一名500强企业的实习生,转正之后可能是有一定上升空间的中产阶层;樊胜美是一家外资企业的资深HR,却因为家庭的负担、虚荣的性格而一直缺乏资产积累,属于能在大中城市立足的普通阶层。就是这样分属于不同阶层的五个人却机缘巧合的住在了同一个楼层,她们在矛盾中最终达到和谐相处,但分属于不同阶层人的思维方式、生活质量的确让人唏嘘不已。这让观众不禁思考,虽然人与人是平等的,可现实社会却有阶级之分,无视阶级只会碰壁,这无疑会增加受众的社会焦虑感。同时当受众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无法像剧情中那样顺利解决时,便会引起自我怀疑,回归现实的同时又要压抑自我,势必引发和放大个体的社会焦虑。

(三)受眾产生自我认同感

一直以来,社会身份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电视剧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又无法避免对人物社会身份的定义,都市情感剧的故事场景一般设置在一二线的大都市,这一背景又恰使剧中人物的社会身份更加重要。

现代都市情感剧中人物的社会身份大都在中间阶层,他们没有显赫的家世,通过自己不断打拼而获得社会的认同和地位。如《北京爱情故事》中的石小猛,他家境贫寒,却凭借自己的学识和努力在职场中得到晋升;《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离婚后一切从零开始,在职场中从基础做起,一步步在社会立足[5];《北京女子图鉴》中的陈可,作为一个条件普通的外地女子在北京独自打拼,最终获得一席之地并继续坚定前行——其中艰辛令北漂者感同身受。由此可见,都市情感剧中对人物社会身份的设定逐渐向中层流动,这样的人设往往可以弱化现实社会中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有助于化解社会的矛盾,同时也符合时代的文化精神和社会对他们的审美期待。[6]

剧中的人设趋于中层,因贴近实际生活而让受众较易产生自我认同感,剧中人物的经历就像是受众自己的真实写照:怀揣着梦想在工作中努力奋斗,渴望在大都市寻找自己的归属感。所以,都市情感剧在带给观众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让观众不知不觉地靠近剧中人设,在剧中人物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这样一来,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受众就会把剧中的人物指认成自己,同时将情感也加注到自己身上,随着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产生情绪的变化。受众把他人移情于自我,在虚幻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产生错觉,沉浸其中。

(四)受众获得补偿心理

在都市情感剧中所创造的拟态环境下,故事的结局往往都是完美的,职场、恋爱、婚姻等直面社会的热点问题,最终都能够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事件得以领悟和化解,获得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因此,虽然都市生活中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和挑战,但这些不和谐的因素终会消解而迎来一个感动的画面,使受众获得极大的补偿心理。如《虎妈猫爸》中毕胜男和罗素的感情危机终在父亲的点拨下重回正轨,营造出一家人共同成长的美好画面;《大丈夫》中的两姐妹顾晓岩和顾晓珺,在历经波折之后也都收获了美满的婚姻。都市情感剧中所呈现出的完美结局通常会使受众沉溺于较为理想化的世界,通过宣泄和想象的渠道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获得一种补偿心理。

受传统文化“家和万事兴”的影响,“大团圆”结局是中华民族普遍的审美取向。这种审美心理是受众所期待的完美,同时也是对现实不完美生活的慰藉。从理想的结局中获得补偿心理使受众在完美追求的驱动下受到鼓舞和激励,在现实中以更美好的心情迎接生活。

结语

都市情感剧以大都市生活为背景,通过呈现剧中人物的情感、生活对现代社会进行映射,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省,剧中所体现的社会热点话题也值得人们不断地关注和探讨。

现代都市情感剧从大众情感出发、贴近生活直面大众内心及关注当下热点话题的创作模式,使其成为现实生活的缩影,通过对社会热点话题的捕捉直戳大众的痛处,更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心理互动。当然,都市情感剧中某些追求消费和欲望膨胀的快感也会诱导和刺激着受众的心理,这就需要呼吁创制者们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总体来说,都市情感剧应当像一盏明灯,不仅能激起受众的共鸣,也能为受众的人生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琰.当代都市情感剧的文化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9):24-25.

[2]杨洪涛.国产都市情感剧的几个关键词[J].中国电视,2016(10):84-88.

[3]聂北茵.透视社会焦虑症——访中国党校教授吴忠民[N].中国青年报,2011-08-01(02).

[4]《欢乐颂》新媒体收视数据[EB/OL].(2016-06-12)[2017-06-03]http//www.askci.com/news/life/20160512/15031088_3.shtml.

[5]陈闽璐.有违女性自强的罗子君式女性成功学——对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的批评与反思[J].当代电视,2017(12):8-9.

[6]杨杰.近五年国剧盛典TOP1都市情感剧中人物“社会身份”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都市大众受众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