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发起对华经贸摩擦的原因、影响及中国应对策略

2018-03-13刘志昌邓纯东

当代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美国优先

刘志昌 邓纯东

【内容提要】2018年以来,美国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实现利益最大化、谋求竞争优势,悍然发起对华经贸摩擦。客观认识美国发起对华经贸摩擦背后的原因,是中国理性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分析美国发起经贸摩擦原因及其对中美和世界经济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维护并推动改革完善多边贸易体制、从大局出发维护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通过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来化解中美经贸摩擦负面影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经贸摩擦;“美国优先”;中国应对策略

【DOI】10.19422/j.cnki.ddsj.2018.12.013

2018年以来,美国以中美货物贸易逆差、中国实行不公平竞争等为借口,发起对华经贸摩擦。正确认识美国发起对华经贸摩擦的原因、影响并作出理性应对,对中美两国经济与双边关系发展以及全球经济发展与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发起对华经贸摩擦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逐步建立并推动形成了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多边贸易体制。但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片面强调“美国优先”,奉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四面出击挑起国际经贸摩擦,对传统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冲击。美国从自由贸易的推动者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原因是,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是现行多边贸易体制的“受害者”;认为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体制下美国与其他国家市场开放“不对等”使其处于不利地位;认为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不平衡,阻碍了其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导致就业岗位流失。作为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中国首当其冲地成为美国就业岗位流失的主要被指责对象。美国认为中国在中美经贸往来中盗窃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补贴政策,导致美国出现贸易逆差,损害美国就业。因而,美国认为中国是现行“不公平”自由贸易体制的更大受益者,并以此为借口发起对华经贸摩擦。从美国发起对华经贸摩擦后的一系列表现来看,美国的目的显然不只是扭转贸易逆差和挽回就业岗位,其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

一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为确保“美国优先”,特朗普政府意在变革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和多边自由贸易体制,以维护美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美国主张的“公平贸易”和“公平竞争”,均以“美国优先”为前提、以维护美国自身利益为目标。其核心是所谓“对等”开放,即各国在具体产品关税水平和具体行业市场准入上都要与美国完全一致,寻求绝对对等。实际上,对美国来说,衡量国际经济秩序和自由贸易体制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有利于实现美国利益的最大化,即特朗普政府所提出的“美国优先”。

二是以经贸摩擦为手段谋求竞争优势。特朗普政府在难以加快美国中长期经济增速情况下,期望通过发起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贸摩擦,迫使这些国家让利,提高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从美国发起经贸摩擦的时机来看,特朗普政府希望抓住美国经济上升周期的机会窗口期,达成对美有利的经贸协议。2017—2018年,美国经济进入上行阶段。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从2019年开始,美国经济将再次下行。[1]一方面,美国加征关税举措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刚开始显现;另一方面,一旦美国经济进入下行通道,经贸摩擦的负面影响将更为明显。因此,美国发起经贸摩擦意在抓住经济上升的有利时机,通过极限施压,打乱竞争对手的发展节奏,以谋求竞争优势。

美国挑起经贸摩擦

对中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美国通过加征关税等极端贸易保护措施,挑起与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经贸摩擦,对中美和世界经济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第一,美国对华经贸摩擦会干扰中国经济增长,延缓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但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基本面。美国对华经贸摩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中国经济的外部风险和下行压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人员初步预测,美国对中国出口美国的500亿美元、2000亿美元产品分别加征25%、10%的关税,预计会使中国GDP增长率下降0.3%—0.37%。[2]同时,美国发起经贸摩擦,恶化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阻碍中国制造企业发展,影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进程。美国针对中国的500亿和2000亿美元商品征税清单中,大多与“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吻合,以制造业产品居多。同时,加征关税会带来制造企业成本增加、订单减少等问题,影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第二,加征關税对美国经济同样会造成负面影响。一是导致加征关税的商品价格上涨,损害美国国内消费者福利。中美贸易平均每年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成本,使其消费物价水平降低1%—1.5%。[3]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统计,2017年消费品(不包括食品和汽车)占中国对美出口的比重高达46.6%。[4]对输美中国商品特别是消费品加征关税,显然会提高美国国内的消费成本。二是提高美国制造业成本。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报告指出,95%被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是零配件与电子组件,它们被组装在“美国制造”的最终产品中,提高相关产品关税将损害美国企业自身。[5]因此,在2018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举行的听证会上,绝大多数代表在发言中呼吁不要加征关税。[6]三是损害美国就业。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就特朗普政府拟对进口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指出,不算其他国家的报复,由于价格上涨和美国汽车进口零部件成本上升,会导致19.5万美国工人失业。如算上其他国家不可避免的报复,将导致62.4万美国工人失业。[7]四是降低美国经济增长率。美国有经济学家指出,中美经贸摩擦将拉低美国经济增长率0.5个百分点,抵消美国减税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8]五是影响外国对美直接投资。经贸摩擦降低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增加经济风险,致使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数据,2016年第1季度和2017年第1季度,美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分别为1465亿美元和897亿美元,而2018年同期已降至513亿美元。[9]

第三,美国不当做法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带来冲击。一是破坏多边贸易规则和国际经济秩序。世界贸易组织(WTO)考虑了各国发展阶段的差别,确立了非歧视、开放、平等、互惠、透明、公平竞争、发展中成员更多受益等原则,旨在建立完整、更具活力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2017年以来,美国绕开WTO争端解决机制,根据美国国内法发起针对他国的232、201和301调查,在调查中选择性使用证据材料,非法使用惩罚性高关税对待WTO成员,严重违反WTO最惠国待遇、关税约束等规则,危害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贸易秩序。二是冲击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降低全球生产率。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国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和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形成了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特朗普政府為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加征关税、提高贸易壁垒等手段在世界挑起经贸摩擦,甚至滥用“卖国者”标签,以威胁加税等方式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这些举措将扭曲和破坏全球市场经济,破坏甚至割裂全球价值链,降低全球资源和要素配置效率,降低全球生产率。三是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增长。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贸易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美国加征关税,大范围挑起经贸摩擦,其他国家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加征报复性关税,从而引发全球关税上升,导致全球贸易额缩减,阻碍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WTO总干事罗伯特·阿泽维多表示,若关税回到关税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之前的水平,全球经济将立即收缩2.5%,全球贸易量将削减60%以上。[10]

中国的应对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升级,中国与美欧等国经济领域的竞争将会日益激烈,经贸摩擦难以完全避免。因此,不管此轮中美经贸摩擦最终走向如何,中国都需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自身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不动摇。同时,要从维护世界经济秩序和中美合作大局出发,妥善应对和处理经贸摩擦。

第一,坚持从国际经济秩序和经济全球化大局出发,维护并推动改革完善多边贸易体制。以WTO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基石,为中美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促进了全球贸易、经济增长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当前,WTO存在三大危机:争端解决机制面临瘫痪威胁,个别成员滥用世贸规则中的安全例外条款,个别成员无视多边规则采用单边措施。[11]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必须与世界各国一道,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在遵循协商一致决策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WTO改革,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二,坚持从和平发展与中美关系大局出发,在推进中美合作中维护健康稳定的双边关系。一要坚持在推进合作中缓和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双边关系,双方既有广泛共同利益,也存在摩擦和分歧。因此,中美两国需加强多层面交流和沟通,消除战略误解误判,在推进合作中缓和双边关系。二要在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同时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国家间经贸合作不是赢者通吃、一锤子买卖,平等互利的合作才是长期共赢的合作。保持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对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争议,双方应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在贸易逆差、市场准入、金融开放、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以及其他技术产业政策等方面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三要理性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中国必须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和应对方案,化解经贸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反制措施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既要维护中国根本利益,又要避免中美经贸摩擦向政治、安全领域扩散导致双边关系恶化。

第三,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通过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来化解中美经贸摩擦负面影响。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加大开放力度,有助于化解经贸摩擦风险,也有助于在新的经贸摩擦中赢得更多主动。一要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外资市场准入,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依托自贸试验区、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优化开放布局,提升开放水平。二要提升双边和多边开放水平,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三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拓展沿线国家等世界市场,增加中国对外投资,转移部分出口能力,扩大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回旋空间,对冲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影响。四要努力扩大内需,推动国内减税和消费升级,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打造应对经贸摩擦的“避风港”。

第四,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历史经验和现实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习近平主席强调:“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12]中兴芯片事件警示我们,一方面,必须化危为机,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另一方面,要加快外贸企业转型升级速度与步伐,抓住新工业革命机遇,推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和价值链升级。

【本文是2015年度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MZD027)的阶段性成果】

(第一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建设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第二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甘冲)

[1] The World Bank, “Global Economic Perspective: the Turning of the Tide”, World Bank Group, June, 2018, p 4.

[2] 连俊:《中美贸易战会给我们带来多大影响》,载《经济日报》,2018年8月12日,第3版。

[3]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载《人民日报》,2018年9月25日,第10版。

[4] 同[3]。

[5]《特朗普、中国与关税:从大豆到半导体》, https://piie.com。

[6] 章念生等:《美国业界:加征关税最终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载《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22版。

[7] 罗思义:《依靠这些,美国迫不及待发起贸易战,但是真的稳了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7202168512908529&wfr=spider&for=pc&isFailFlag=1。

[8] 安娜·古卢波娃著,覃维桓译:《若中美陷入贸易战影响多大》,载《中国黄金报》,2018年6月22日,第5版。

[9] 亚当·波森:《特朗普经济民族主义的代价:外国对美投资的损失》,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united-states/2018-07-23/how-trump-repelling-foreign-investment。

[10] 同[3]。

[11]《商务部召开世贸组织改革有关问题新闻吹风会,这些热点问题你一定想知道!》, https://mp.weixin.qq.com/s/SHNd2cgvoXkuVZ7KAZelRg。

[12]《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0页。

猜你喜欢

美国优先
特朗普开启“美国优先”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