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让你阳光、快乐
2018-03-13胡益兴
胡益兴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折能力情况调查分析
笔者所任职的小学是一所开发中的农村学校,全校1100余名学生,经过调查发现,独生子女占了80%左右。以603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全班40名学生中,有15人上体育课感到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能力不强,是班级中的“体育学渣”;有19人觉得自己在班里可有可无,没有知心的朋友,老师也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只有6人对自己充满信心,觉得自己阳光又开朗。
我是一名体育教师,同时又担任班主任一职,通过走访发现,这些孩子在家中娇生惯养,家长过分溺爱和袒护,致使他们操作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低,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缺乏独立性、意志品质薄弱,社会适应性差。在上体育课进行技术动作学习中,一旦受到阻碍,或达不到预期目的,容易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和紧张的心理状态。所以心理上的挫折对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掌握有效的练习方法,提高运动兴趣等有着消极的影响。作为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必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抗挫能力的认识和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育教学中挫折表现方式与产生的原因
(一)挫折的表现方式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受到挫折后总是通过情绪行为等综合反映出来,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攻击和防御行为
社会学习心理学家多拉和米勒于1939年出版了《挫折与攻击》一书,他们运用了大量实验证据说明挫折与攻击的关系。他们认为“攻击必然是挫折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表现出攻击行为,就可以推论这个人受了挫折。攻击行为有两中:一是直接攻击,二是间接攻击。直接攻击主要针对的是构成挫折的对象,间接攻击是找出气的对象。
案例分析:龙彦希攻击无礼型
表现形式:直接的表现就是在体育课中,故意绊倒同学,推同学。平时的表现为在生活中受到挫折后为了减轻挫折的压力,保护自己,有时采取消极的防范行为,有时采取逃避的态度,把自己封闭在个人的情感世界里,独生闷气,或把责任推给别人,离家出走等。
2.压抑和固执行为
学生个体受到挫折以后,害怕由此引起的冲动造成行为上的过错,而采取的一种心理压抑。这种压抑一方面是有意识想从思想排除痛苦或忘却不愉快,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内心的压抑保持自身行为的适应性。但压抑的结果常常不如人意,往往造成个体行为紊乱,严重会忧郁成疾或精神失常。
案例分析:潘欣雨压抑自卑型
表现形式:因长得比较矮小而特别自卑,遭受挫折后,不能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灵活应变的态度,而是固执已见。这种刻板固执的行为往往会导致受挫者更大的挫折和痛苦。
3.冷漠和消极行为
学生个体受挫以后,所表现出来的对事物漠不关心与无动于衷。他們认为世态炎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案例分析:蒋羽童事不关己型
表现形式:永远呆呆地坐在那里,作业也不做,受挫以后怨天尤人,采取消极被动的行为,从不与人交流,也没有知心朋友。更可怕的是,面对老师的鼓励也无动于衷。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结合40个孩子的不同表现情况,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
学生的生理方面主要是指遗传与生长发育程度不同等因素造成学生间出现了个体差异,如,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过胖,偏瘦,矮小等生理方面的缺陷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等,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
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过高,从而产生自满的不良情绪,而受到挫折后往往导致多疑嫉妒、心胸狭窄、不团结同学等现象。
2.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性方面
有些学生身体素质不好不能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与那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比总觉得自己是“丑小鸭”,即使自己再努力还是跟不上,从而产生自卑感。
有些学生虚荣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引起教师和其他学生注意,在遇到一些力不从心的动作时,知道自己完不成,也要为了“面子”,硬要撑着去做,结果往往导致失败,久而久之,这种挫败感会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今后,即使自己能够做的练习,也不敢表现自己,怕万一失败,而被其他学生看不起。
3.体育教师的教法和态度方面
教师的教法过于复杂,学生掌握不了技术动作老师就训学生,从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还有的教师对待问题不能一视同仁,如有的教师凭学生的成绩、印象及相貌处理问题,以自己的好恶来对待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对教师的不满,不愿意上体育课及参加体育活动,甚至回引起学生的报复心理。
4.教师对学生要求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脱离学生的实际可能,学生不愿意接受。如教师不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与素质水平,上课时安排的运动量过大,从而使得学生感到没有办法完成,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都受到挫折和失败的打击。
三、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措施
我们研究体育教学中挫折的表现、原因,最终的目的还在于找出对待挫折的方式方法,以便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一)体育教师树立良好教育观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但要教的好还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成为朋友,跟他们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创造一种和谐、平等、互动、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到真诚奉献,使学生充分相信老师,愿意与你沟通,跟你说知心话。我们应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例如龙彦希,他的自卑源于家庭中父母爱的。教师以健康的心态来看待学生,用全身心对待学生,爱学生,尊重他们的不同,小心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不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特长,带着欣赏的目光经常赞美表扬学生,肯定他们,让学生充满自信。经过一年的努力,龙彦希开始改变,他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了。
(二)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挫折观
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挫折观。挫折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要求学生善于变换角度看待自己所面临的挫折。我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明白:人活着就要有各种本能的和高级的欲望、需要和抱负,但是由于客观制约、自身局限,需要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当独立面对难度较高的动作时,挫折情境是不可避免地遍及在课堂成为体育学习中的伴侣。人人都会遇到挫折,课课都会有挫折,所以不应回避、害怕挫折,而应面对和正视挫折。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到挫折是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不须也无法逃避。自然和社会间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在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一切顺利、直线发展的事情是没有的。所谓“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往往只是人们良好希冀而已。
(三)循序渐进开展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让学生经过一定的刻苦练习之后,能够达到一个新目标,让学生不断登上新高度,亲身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学习中,学生的学习难度是不可避免的,难度的标准应是:只要努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要求。我们要遵循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的原则,教学中,要从难从严要求,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通过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要求学生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不要轻易降低要求和难度。如有的学生在做山羊分腿腾越时,心里害怕,步伐混乱,踏跳不准,胸部撞到山羊上。对这种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动作可进行分解练习,先学单脚踏跳——双脚上板—分腿腾跃山羊——再完整动作练习,一个动作掌握以后再学下一个动作,教师要加强必要、及时的保护,争取成功。再如适当降低动作难度,消除紧张心理。再如学习前滚翻时,可先学会有斜坡的前滚翻,动作掌握以后再学习平垫前滚翻,更易于掌握动作。
(四)设立适当的情境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挫折的感受和对挫折的承受程度不同,与其挫折阈大小有关。挫折阈越低,对轻微挫折也会越敏感,挫折承受力也相应较低;挫折阈越高,对挫折就越不敏感,挫折承受力也相应越高。所以挫折情境的程度必须与学生个体差异相适宜。首先,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因人而异:专项素质好、能力强的学生,可加快简单动作内容的教学进度,选择较高难度的动作加以要求,给他们适度的挫折体验以提高技能,而对各方面能力较弱的学生,则用难度较小的动作使他们慢慢培养起对体育的兴趣和能力;其次,指导学生确立适中的抱负水平。抱负是一种心理需要,这种需要决定着体育学习将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并支配学习指向目标。抱负水平适中的学生在学习中把目标摆在既有一定困难,但经过努力又能实现的水平上。抱负水平过低的同学往往对成功不抱希望,不求上进,无信心,自暴自弃。而抱负水平过高的同学往往盲目乐观,感觉良好,期望与现实常常发生冲突,挫折体验频繁;最后,教法上,采用分层教学法,对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比赛教学,提高强度且严格要求,而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根据内容组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
(五)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为培养學生的意志品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小型比赛。有比赛就会有输赢,体育比赛与输赢的关联最直接,胜者欢呼败者沮丧,这是在体育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的情形。争强好胜是学生的正常心理本能,一般说来,如果学生在活动中经常失败,学生的自信心就会降低,同时对自我的能力进行极端否定。这时教师抓住时机,有意识地淡化比赛的直接结果,而强调其活动的过程,即“参与就是胜利”,正确引导学生以平和心态勇于面对失败;其次应引导他们把结果的原因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上,鼓励他们继续拼搏。同时,把学生的注意点投向与自己过去成绩的对照上,让学生明白虽然这次输了,但成绩比过去好,经过努力以后还可以获得胜利。这样便能使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并对失败和挫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在今后遇到类似挫折时都能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不断提高自己的挫折容忍力。
四、取得的效果
通过一年的努力,603班整个班级的班风班貌有了很大的改善。经过统计发现:94.5%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好玩,体育竞赛有意思,希望学校多开展此项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欲望;其中88.7%的学生有了自备运动器材,如篮球、足球;有62.8%的学生在课后和校外积极活动,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并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养成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体育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当每个学生都呈现出一种阳光积极的生活状态,作为体育老师的我,也突然感受到了自己职业的意义,运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