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校园足球发展路径探究
2018-03-13郭晓军
郭晓军
一、前言
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工作的不断重视,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教体艺[2014]4号)、《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5]6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和《关于印发<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的通知》,对高校体育工作,也特别是校园足球提出来更高要求和长远发展前景。新形势下,高校体育不再是一项普通的体育课程,足球不再是是一项简单的体育运动,高校校园足球肩负着落实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体育产业发展急需人才,提高国家足球水平等多项重任。
二、新形势下的校园足球
(一)校园足球与学校体育
新形势下,对学校体育提出来“完善体育课程、提高教学水平、强化课外锻炼、课余训练完善竞赛体系、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考试评价办法”等指导意见;对校园足球赋予了“以普及校园足球示范带动校园田径、篮球、排球等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发展”的重要任务,提出了“普及程度大幅提升、教学改革更加深入、竞赛体系更加完善和条件保障更加有力”四个工作目标。校园足球涉及了高校体育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并从学校组织领导和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和支持方面,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二)校园足球与社会足球
新形势下,在社会足球要起到“推动足球运动普及”和“推动社会足球与职业足球互促共进”的作用,同时也要“注重校园足球赛事与职业联赛、区域等级赛事、青少年等级赛事的有机衔接”,通过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职业足球的有机结合,推动足球的普及和足球水平的提高。
(三)校园足球与体育产业
新形势下,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以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切入点”,“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校园足球作为体育产业的一部分,“多渠道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校园足球领域”。通过吸引社会资本促进校园足球发展,社会资本通过校园足球进入体育产业,并在校园足球开展中,“构建多渠道、多形式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不断增加足球人才后备力量”,为体育产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三、高校校园足球的发展路径构思
(一)校园足球带动学校体育发展
1.第一课堂开展足球课程教学范式改革
教学范式改革是指“在特定时代里相互适应和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内容及其规范化结构程序、课程成就和课程观念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随着社会文化的每一次大发展,发生质的变化,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和课程理念产生一次新旧交替,便形成新的课程范式。”在当前的高校体育课程中,高校足球教师的师资力量不足,足球课程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因素制约着高校足球教学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足球课程不再简单是一项体育课程,不但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也要提升高校学生对足球项目的整体理解。
在课程设置上,足球以体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进入学生课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质水平差异,。以技能为主的,辅以基础知识的体育必修课;开设与足球相关的衍生课程,例如竞赛组织、体育营销、足球裁判、体育新闻的体育选修课。
在师资队伍上,吸收优秀教练员、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或兼职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师队伍培养计划,鼓励广大体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开展各类调研交流活动,促使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提升教学水平。
在评价方式上,改变教学考核标准,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融合,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测评。减少技能测试的评分比重,第一课堂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体质健康测试与第二课堂的体育竞赛、日常锻炼等方面综合考评,从而促使高校学生淡化考核意思,以轻松开放的心态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2.第二课堂开展校园足球群体活动
第二课堂是指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在第一课堂教学时间外,进行的与第一课堂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在目前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每周不少于2学时安排体育必修课,其他年级仅开设体育选修课,无法满足高校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切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第二课堂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出发点,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构建校园足球良好氛围为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群体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
在学生足球协会上,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教师对学生足球协会进行指导,对协会成员进行组织竞赛、裁判培养、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足球协会主办、协办各类赛事,使协会成员积累组织竞赛的经验,使参赛队员享受正规比赛的乐趣,使自主培养裁判获得比赛锻炼;對参与度高的学生,适当给予一定荣誉奖励。
在群体竞赛上,健全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形成班级联赛、学院联赛、校级联赛三个层次,针对实际情况开展五人制、七人制、十一人制的不同赛制,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将比赛开展情况、参与情况、校运会足球比赛成绩纳入年度工作考核,从行政层面提高校园足球的重视度。
在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上,丰富校园足球的文化内涵。开展趣味足球赛、足球专家讲座、足球文化节、观摩重要比赛等活动,提高校园足球活动的参与度,帮助更多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将足球作为维系情感的纽带,培养学生对班级、学院、学校的归属感,通过校园足球留下对学生时代的宝贵记忆,使新生在耳濡目染下满怀期待,老生在依依惜别时满载回忆。将校园足球融入校园文化,体现校园特色,不但贯穿在校生活,更要在日后工作生活,养成体育锻炼,参与足球活动的习惯,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3.进行学校足球等级测试
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在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的同时,也可以为了提高学生足球运动水平而开设足球课外技能辅导。使得有兴趣的学生在足球技术的领域在正确的引导下,更上一层楼,提高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学校足球的整体水平发展。为了检验辅导效果,或学生学习成果,可每年组织两次校园足球等级测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为了激励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测试中来,可通过获得自主化学分,体育加分等政策支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获得足球带来的快乐和益处,让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素质、运动素质的三种素质结合。通过课外辅导,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等级认定考试中,并获得认定,给学生成就感,带动跟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提高校园足球人口。
(二)校园足球推进社会足球发展
1.校园足球带动社会足球水平提高
在高校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国家一、二级运动员组成的高水平运动队、高考享受体育加分政策的学生、体育专业学生以及部分曾经参加专业训练的学生,这一人群足球竞技水平远高于校园内部比赛的其他学生,但有限的学校足球代表队名额以及有限的校园足球系列比赛无法满足这一高校足球人口的比赛需求,也有悖于全民健身和校园足球开展的初衷。在校园足球联赛体系尚未完善,完全满足高校所有人群前,合理的引导向社会足球中参加草根足球赛事,不但可以满足其比赛需求,也能从有效提高社会足球的水平。
校园足球优秀运动员提高社会足球的技战术水平。长传冲吊和反越位是草根足球比赛中形成威胁球最常见的方式,缺乏中场的组织和战术的多样性,造成草根足球赛事的观赏性低等问题,不利于业余足球的发展和业余球员的锻炼。现代足球技战术发展对球员的体能要求愈发重视,对球员的跑动要求更高,特别是后腰大面积拦截以及组织核心后置,大多数业余球员的技术水平和跑动能力无法达到这一战术要求。通过在业余球队中,有限度地引入高水平的校园足球运动员,不但可以提高比赛节奏,丰富业余球队的战术打法,也能提高比赛的观赏性,促进社会足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
校园足球优秀运动员提高社会足球对规则的理解。在业余足球比赛中,经常出现球员围堵裁判,甚至殴打裁判等现象,这一现象并不利于业余足球的长久发展。校园足球优秀运动员在规则理解上较社会足球人员更加深刻,在比赛场上可以成为球员与裁判沟通中的桥梁,在比赛场下可以为队友解读足球竞赛规则,减少场内冲突,营造良好的社会足球环境,为中国足球裁判培养提供更多机会和包容。
校园足球优秀运动员拉近社会足球与职业足球距离。自2014年以来,中国足协杯扩大的参赛规模,共有20支业余球队参加中国足协杯的第一轮比赛,同时取消了大学生足球联赛参赛名额。在足协杯的平台上,业余球队有了与职业球队直接过招对话的机会,吸引校园足球优秀运动员加入球队,拉近了业余球队与职业球队的水平,也是检验校园足球运动员水平的平台,更是为校园足球优秀运动员提供了签约职业球队的机会。
2.校园足球文化传承促进社会足球普及
根据《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20~39岁年龄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为13,7%,30~39岁年龄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为12.4%,而40-49岁年龄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为14.9%。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与在校期间的人群相比滑坡明显,这其中不但有工作压力等多面的元素构成,更是上班人群对体育锻炼意识的薄弱。校园足球的开展过程中,在校园内构成了体育锻炼的意识,在走入社会后,为使体育意识继续保持,就要将校园足球文化融入社会,融入日常生活。
以工作为切入点的职工足球比赛,“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部队和企业组建或联合组建足球队”,通过足球队建设,营造团队精神,代表工作单位参加各类足球赛事,包括“全民健身”、“谁是球王”、基层运动会以及自发性的业余足球联赛,不但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也提高了工作团队的凝聚力,以足球为纽带,增强兄弟单位间的联系,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生活为切入点的社区足球活动,形成以社区人口为基础的足球群体。当今拥有世界第一足球联赛的英格兰所拥有的大量足球俱乐部,是在自治市镇时期组建并发展,都具有强烈的社群特色,与社区有着天然和历史的联系。中国城市化发展迅猛的今天,社区体育的发展不容忽视,形成以社区为基础的足球群体是社会足球长久发展的必需条件。社会足球活动不但包括组建足球队伍,还有社区内部的青少年培养,与其他社区的交流比赛,家庭为单位的集体足球活动。为青少年营造一种贯穿生长周期的足球氛围,培养对社区足球队伍的忠诚感,并将之传给下一代,社会足球依托社区得以生生不息。
(三)校园足球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1.构建多层次校园足球联赛体系,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校园足球
足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项目,体现了强烈的竞争性。在足球运动中,运动竞赛不但是其竞技性展现的平台,也是运动训练中的重要一环。在目前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大学生球队因缺乏比赛锻炼,而呈现出缺乏比赛经验,不同地区球队间实力分化严重等情况,因此构建高校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是校园足球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表1中可以发现,由教育部主导的中国大学生足球赛事在比赛时间上,集中于3月至8月;在竞赛制度上,都采用短时间内集中比赛的赛会制;在比赛形式上,覆盖了11人制、7人制和5人制。但短期集中的赛会制比赛,因此完善高校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构建起以学年为时间跨度的赛季制联赛体系是校园足球发展的必然趋势,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校园足球人口。
构建校内联赛,进行广泛的运动选材,选拔优秀队员代表学校参赛;发展地区联赛,促进校际间比赛交流,使球员在赛季中可以保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建立多级联赛,使球队间实力相近,形成升降级机制,保证比赛的观赏性。
开发校园足球联赛相关的体育产业链,保持校园足球联赛市场活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校园足球,吸引企业投资布局体育产业。参赛学校自主设计运动装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体现学校特色和校园文化内涵,销售体育用品增加收入。开发比赛服胸前、背后广告,场地广告,吸引更多企业参与校园足球发展,赞助所得用于支撑球队日常支出。允许当地媒体、网络媒体制作电视转播信号,提高比赛关注度,满足赞助企业的利益诉求。
2.校园足球培养体育产业紧缺人才
随着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体育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体育人才短缺成为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缓解目前的人才短缺问题,大部分体育公司使用非体育专业人才,并不利于体育产业健康长久发展。
在校园足球熏陶下,由于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内容形式和学生参与角色的多样性,不同专长的学生,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得到发挥,将个人能力、专业知识等融合,更容易发现适合足球产业人才,为为培養优秀的足球人才,完善发展足球产业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在高校校园足球的开展过程中,以足球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校园足球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学生参与过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是学生的专长得到发挥。
通过对足球各方面的学习,了解足球这项运动;通过参与足球的赛事,了解足球赛事运营过程;通过校园足球氛围的熏陶,传承校园足球文化。以点带面,通过足球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其他体育项目,将自身兴趣、所学专业和体育相结合,培养懂体育、爱体育、一专多能的体育复合型人才,为中国体育产业的腾飞建立起人力资源的坚强后盾。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校园足球被赋予更多使命,校园足球的发展路径涉及学校体育、社会足球和体育产业三方面,促进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首先,校园足球需要通过第一课堂教学范式改革和第二课堂群体活动,进入学生日常生活,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其次,校园足球与社会足球形成互动机制,弥补社会足球所存在的短板,带动社会足球普及,提高社会足球水平,拉近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职业足球的距离。最后,校园足球融人体育产业,构建多层次校园足球联赛体系,为社会资本进入校园足球提供机遇,校园足球在开展中,从兴趣出发,累计实践经验,培养体育产业紧缺人才,带动体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