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性
2018-03-13吴祥平
吴祥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升学生主动性,才可有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进而全面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但就现状来看,初中生有运动兴趣,但较为有限且不稳定,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内容、方法等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有效提升学习主动性,因此,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性显得尤为必要。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足的原因
(一)学习内容枯燥
初中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为应付体育教学评估,教学中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考试项目训练,对于初中生而言,虽然许多初中生已有一些运动兴趣,但多没有形成兴趣中心,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易使其失去体育学习兴趣,无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并且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都由教师决定,通常体育课堂中教师讲解以及动作示范是主要的教学内容。由于学习内容较为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低。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效果。初中生好奇心强,精力充沛,喜欢新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而当前体育课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模仿、示范以及练习结合的模式,教师通过模仿以及示范,进一步让学生练习巩固动作要领。这种较为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并且由于缺乏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使本身好动活泼的学生难以主動发挥自身的特长,长此以往,学生的体育兴趣也将逐渐消失。
(三)评价方式简单
现代教学不断发展,教学评价方式也由传统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而从当前体育教学评价来看,针对学生的评价多为教师点评与综合测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体育学习锻炼中的过程性评价,学生在日常体育学习中,难以获得进步的成功体验,导致对体育课程难以加深情感,积极主动性无法提升。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性的对策
(一)丰富内容,满足学习需求
针对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教师应有效结合初中生特征以及教学任务要求,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具体来讲,针对教材内容,应合理简化教材技术结构,简化规则,融入部分与教材内容相关且能够实时比赛以及游戏的教学内容,使课堂内容教学形式得到简化,例如准备活动可改变传统跑步、做操的简单形式,而是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双人操、后退跑等一些趣味性游戏,提升学生兴趣;也可增设部分趣味性较强的体育项目,例如艺术体操、舞蹈、武术等,结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特征,针对性选择内容,摆脱传统教学中竞技运动项目的束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也可结合学校办学特点以及地方特色,开发特色化校本课程,例如融入地方性特色体育项目,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更好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二)创新方法,促进学生参与
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初中生个性特征,创新教学手段,以灵活生动、丰富有趣的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例如采取分层次或者自由组合的小组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小组同学帮助下提升学习效果,同时也利用小组间的合作与竞争,激发学生体育学习锻炼主动性,增强小组凝聚力,提升学生合作意识。再如进行游戏教学,如针对中长跑教学,传统的练习方式难以提升学生兴趣,如果教师一味强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也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可结合游戏教学,设计各类图案进行变速跑、定时跑等,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运动兴趣。此外,体育教学方法的选取也应当做到与教材紧密结合,恰如其分,教学方法的变化也不能太过频繁,否则也会使学生疲于应付。
(三)积极评价,激发学习动机
传统体育课中,通常在一节课上完后,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便下课,缺乏对学生的有效评价。而要提升学生主动性,激发学习动机,教师必须擅用评价,关注学生个体进步以及潜能发展。例如针对体育“后进生”,教师应在其运动训练过程中给予鼓励,多肯定、多赞扬,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对体育学习的信心。当教师发现学生在运动训练中遇到困难时,应当正面诱导,与其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克服心理障碍。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互评,以积极评价为主,激发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对自身有明确的认识,心中有目标,如此一来,在下一堂课中就会以更大的热情主动学习。
三、结论
总而言之,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足的问题,教师应从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性,使其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当中,进而实现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