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小镇的建设研究
2018-03-13赵剑缘
赵剑缘
一、体育小镇发展历程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
2015年我国体育旅游实际完成投资791亿元,同比增长71,9%。根据目前“体育+休闲小镇”结合的数据来看,马拉松赛事数量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43%。目前国内运动自行车市场150亿元,尚存数倍增长潜力。伴随滑雪渗透率的逐年提升,国内滑雪装备市场有望达到162-270亿元。未来徒步、滑雪、潜水、滑翔、运动自行车、马拉松等新兴运动项目注入小镇,成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首要选择。
同时,政策密集出台带动了体育小镇的建设。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和产业示范基地等为依托,鼓励地方积极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区。同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即日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并于同年10月公布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基于此背景下,“体育+休闲小镇”的建设在全国推行。
二、国内体育小镇建设现状
(一)体育小镇的定位
据2016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特色小镇由地市级以上机构认定,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在10万左右。
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初期达到1亿元左右。行政戈q分上一般属于某个乡镇街道,行政村大小。而体育小镇应具有明确的体育功能性定位的特色小镇。
(二)体育小镇区域分布
据2017年4月赛迪顾问对中国体育小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2016年10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共有127个。其中,华东地区占据近一半,重点分布在浙江、江苏、河北、贵州四省。在体育内容方面主要集中在户外、足球、冰雪、自行车、水上运动等方面。
其中华东地区占约4%,据全国第一。西南地区占20%,华北地区占15%,华中地区9%。
(三)体育小镇运营模式
我国在体育特色小镇探索开发过程中,主要以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整合、就业人口及休闲化消费的聚集、配套设施及服务的基础为依托,结合相关项目经验总结出体育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结构与运营模式。
在早期阶段,政府负责顶层设计的服务,包括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服务;同时以企业为主体,公司合作开发建设体育特色小镇,主导整个项目,实现资源配置。
特色小镇项目建设以体育产业链的整合为主,利用各种资源,突破原有的项目推进和开发时序,将后期导入前期,在进行策划规划设计的同时,引入后期的建造、成熟项目、营销、管理、服务、投融资等资源,提升相关项目的有效落地。
(四)主要类型
随着我国消费者对体育休闲、体验旅游方式的关注与青睐,更多的旅游、文化、健康等项目元素融入进体育产业,构成当前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主要特色:
1.体育休闲类旅游小镇:钓鱼、登山、滑板、骑马、保龄球、网球、羽毛球、游泳、溜冰、潜水、放风筝、划船、冲浪等;
2.体育度假类旅游小镇:高尔夫、房车露营、滑雪等;
3.体育探险类旅游小镇:户外探险、海底探险、沙漠探险、攀岩、滑翔、跳伞等;
4.体育养生类旅游小镇:太极拳、瑜伽、保龄球等。
三、我国体育小镇特色
目前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主要呈现以下特色:
(一)以单项体育活动或赛事为核心
结合地理区位特征或地方体育产业特色,打造单项体育活动项目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链的体育类特色小镇。如新西兰皇后镇聚焦户外运动、法国沙木尼体育旅游小镇发展滑雪特色运动等。
(二)体育产业融合新城区建设
创新一批体育类项目和设施带动小镇建设。特色小镇兼具除体育产业以外的文化、旅游、养生等其他功能,实现生态、环保、养生、宜人的属性。如北京丰台足球小镇、浙江银湖智慧体育产业基地等。
(三)引入体育类企业建设运营
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企业根据既有资源优势,谋划体育类主题创新,定位体育和旅游等产业融合,集聚资源,组合项目,创新驱动,实现企业成长和体育小镇经濟的可持续发展。如河南嵩皇体育小镇、浙江德清莫干山“裸心”体育小镇等。
目前特色小镇项目建设以体育产业链的整合为主,利用各种资源,突破原有的项目推进和开发时序,将后期导人前期,在进行策划规划设计的同时,引入后期的建造、成熟项目、营销、管理、服务、投融资等资源,提升相关项目的有效落地。在建设过程中,体育小镇的关键在于体育产业的培育,可以根据体育产业的相关特性进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