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芳草碧连天

2018-03-13宫凤华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红菱水芹村小

宫凤华

·01·

当我背着简单的行囊,乘轮船来到这所袖珍的乡村小学——朱麟小学时,一下子就被一种古朴宁静所淹没了。

此时,浑红的夕阳正轻轻擦过村头的苦楝树梢,滑向远岸随风摇曳的芦苇丛中。耿校长和几位村小的孩子早已伫立在码头边等我了。

耿校长卸下我的行李,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一个劲儿地说:“欢迎你,程静老师!”耿校长的花白头发如河滩上的一束芦花。

几个女孩脸色绯红,羞怯地看着我,清纯的眸子里贮满了新奇和兴奋。我感到一股暖流传遍全身,舒坦、熨帖。

我在村小信步徜徉,有时驻足观望,有时抚摸沉思。水芹、忠伟、红菱几个悄悄地跟着我,偷偷地打量着我,小鸟般啁啁啾啾地叫着。

我们一起走着,说着,气氛很热烈。

村小大门是两扇焊拼的铁门,正对大门有一条甬道,直通里面青砖垒就的园门。里面花圃里长着几茎清俊的翠竹,平添一份古雅意蕴。学校的围墙上,有耿校长用魏碑写的“求真、务实、勤奋、创新”的标语,字体朴拙,掩映在葱翠的绿色中。

月秀长得清秀水灵,梳着一对羊角辫,跑起来像一对蜻蜓在荷叶间翩跹。她有一对浅浅的酒窝,一双眼睛如槐树下的那口清水塘。

听校长说,月秀的母亲几年前身患重病,含泪辞世。父亲在外打工,几年都不回来。月秀和弟弟在爷爷奶奶的抚养下,艰难地生活着。月秀很勤劳,一有空就下田割猪草,把家里的两头猪养得膘肥体壮。

忠伟、佳佳几个一有空,就蹲在操场上弹玻璃球、甩纸巴子,或用小刀在雨后松软的泥地上戳捣,吆喝着,个个鼻涕直流,额头上热汗淋漓。

忠伟长得黝黑憨厚,露趾的布鞋里常滑进几个硌人的土坷垃。看到他露出的脚趾头,我的鼻尖酸酸的,心底掠过一丝苍凉。

·02·

月光皎洁的晚上,有家长送来自家田里的红薯、青菜、生姜和萝卜,我的心中升腾起丰沛的暖意。他们围着我嘘寒问暖,临了,我执意要送他们,直到他们沿着碎砖铺就的小路消隐在芦竹丛中时,我才返回宿舍,枕着清凉的月色入眠。

咀嚼着乡亲们送来的腌咸菜,沁入心脾的是亲情的味道、母亲的味道。

孩子们喜欢围着我问这问那,我被他们透明的淳朴和天真感动了,很快就融入到他们当中。他们野花般芬芳的土话和泥土般憨厚的微笑,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平时,我充分发挥书画专长,及时更换学校橱窗里的板报。每一期都出得新颖别致、图文并茂,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孩子们站在板报前欣赏着,比画着,一脸的羡慕和欣喜。

每当学校里的那口古钟“当——当——”地响起,孩子们就立即奔回教室,也不管额头上热气腾腾。每天早晨,学校的喇叭里总会传出耿校长宏亮而威严的讲话声,传出广播操和眼保健操的音乐声,有时也传出我悠悠的竹笛声。

我喜欢蹲坐在村小西边的小河边吹笛子。几个孩子围着我,侧耳聆听。月秀清纯的眸子里汪着一泓纯净的秋水。也许她在怀念远在天堂的妈妈,泪水顺着她的脸颊缓缓地往下流。

有时在教室里,我也会为孩子们弹上一曲风琴。灰黄老旧的风琴在我的手中飞出清新动听的音符,蜡烛一样,点亮孩子们迷蒙的双眼。

等到大片大片灿然的油菜花晕染了朴素的村庄时,我就领着孩子们来到田间。

我们一起放风筝,观察河里的小蝌蚪,尽情享受大自然丰厚的馈赠。孩子们在无边的田野里追蝴蝶、追蜻蜓,童年的世界海阔天空。

大家围坐在一起,亮开歌喉唱起了动听的歌儿。水芹率先唱起了家乡民歌《好一朵茉莉花》,她的眼角荡漾着粼粼的波光,脸上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

歌声甫落,扎着麻花辫的红菱站在高坡上唱道:“我思念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歌唱的水磨……”童稚的歌声令我的眼里如河水一样潮软、丰盈。

此时,暮色降临,有一种逼人的澄清在呈现,它纯净、绝尘、温暖、明亮。远处炊烟袅袅,我们踏着沉沉暮霭走在归家的青草路上。

·03·

每到黄昏时分,村小显得异常静谧和凄美。

我时常站在村小东边的土坡上四处眺望。水芹和月秀她们总是默默地站在我的身后,清纯的眸子里流淌着纯真和善意。

此时,夕阳如一枚熟透的浆果,悬挂在对岸田野里的乌桕林梢。炊烟在低矮的屋顶上袅娜升腾,你侬我侬,水袖轻舞,幻化出一幅迷离的水墨画。

月秀家的竹桩码头上有浣衣的农妇,衣裳的色泽和云霞交融的一刹那,蕴彩涵光,如一幅色调清新的年画。

放晚学了,忠伟、玉峰他们披着殷红的霞光,音符般地蹦跳着,走在绿绸似的麦田里。

我目送着他们消失在苍莽的地平线的尽头,才抿嘴一笑,捋捋被风吹散的头发,拎着装着学生作业本的袋子回到宿舍。

·04·

村小的老师们总喜欢在秋天的黄昏走乡串户,进行家访。

浑红的夕阳沿着高高的稻草垛溜下来,贴在西墙根的楝树梢上,似乡村媳妇的红头巾,似托盘上硕大的桔子,引发人几多遐思。

我們一行数人,骑着半新不旧的自行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乡间土路上。路边高高低低地散落着荒草凄凄的坟茔。到处弥漫着一种浓浓的静寂和肃穆。

到了村里,孩子们猴样窜来窜去,躲躲藏藏,家长们殷勤地敬茶递烟。

昏黄的灯光下,我们与家长们倾心长谈,一句句滚烫的话语令人激动不已,一种深深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溢满心胸。

有一次,我车龙头一歪,栽进路边的芦竹丛里,众人惊呼着连拉带拽,关切地询问着,得知我无大恙,才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翌日,孩子们一到校,个个成了新闻发言人,谈论着老师们家访的细节,叽叽喳喳的,如一群欢快的小鸟。

我的小腿上划破了一块皮,孩子们见了脸上都现出怜惜之色。月秀从家里带来了伤药膏,佳佳带来红花油,讲台上还摆放着几束素雅幽香的野菊花,我的眼眶湿润了。endprint

·05·

月秀的爷爷在庄北头卤汀河边安上了捕鱼的工具。

孩子们很喜欢他,一有空就溜到他的渔棚里,看他做活计。有时,还帮他看住鱼罾。他上庄办事时,总不忘送给我们几条新鲜的鲫鱼或鳊鱼。我们给钱,他死活不肯要。

菱熟时节,山旺、水芹几个就领着我到渔棚边采菱。月秀滔滔不绝地说:“菱塘内结得最多的是四角的羊角青、麻雀菱,也有大个儿的两角风菱、红艳艳的水红菱,还有不长角的和尚菱、瘦尖角的野菱。”

月秀和忠伟互相泼着水,银铃般的笑声贴着水面传得很远。看到兄妹俩这样开心,我们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們拣熟透的菱角,咬开,红壳白肉,溢满清凉的脆甜,味蕾立时陷入一片鲜美的沼泽中。

每学期考试的时候,村小的老师们都要外出监考,还要集中到中心校批改试卷。

到中心校,需要坐渡船过卤汀河。渡船泊于柳荫下,船身不算大,中舱铺有木板,船舷装有栏杆。艄公脸膛枣红,颧骨凸出,沧桑满面。竹篙在水中起落,那船儿便犁浪前进,直抵对岸,老艄公热情爽朗的笑声总在河面上荡漾。

老艄公对我们很尊敬,笑哈哈地说着:“你们从老远到我们这儿,太辛苦了。这是孩子们的福气哟!”我们说:“您老风里来雨里去的,太不简单了。”听了这话,老艄公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一来二去,我们和老艄公就熟络了。

有一次我到市教育局进修学习,回来时天下鹅毛大雪,积雪没过了脚踝。雪厚难行时,我就把自行车扛在肩膀上,也不管脖梗里、套鞋里塞满了冰凉的雪花。雪地上弯弯曲曲的足迹如一幅抽象画。

回到学校已是日暮时分,月秀和山旺他们顶着漫天雪花,站在村口张望,焦急地等我回来。质朴敦厚的老校长早已递过热气腾腾的茶缸,帮着拍掸粘在身上的积雪,一连声地说:“辛苦了辛苦了,快歇歇快歇歇!”

感动之余,我报以感激的微笑。友善和真诚汇成了一条冬天的暖流。

·06·

日子如村东的卤汀河水,不紧不慢地流着。

那一年,由于工作调动,我将要离开朱麟小学。正是芦花纷扬的深秋时节,洁白的芦花,柳絮一般随风飘散,飘向静穆的村庄,飘向纯洁的心灵。

校长领着孩子们排着队站在校门口送我。我哽咽着和他们一一道别,月秀和红菱的眼睛都哭红了。夕阳红得炫目,忧郁而伤感。再回首,远方的乡亲们挥动着手臂,如风中鼓荡的旗。

……

后来,学校合并,原来的朱麟小学撤并到中心校了。

多少次,我再走进村小时,已难觅先前的踪迹,已难闻那琅琅书声和悠悠笛声,但园门里的那棵雪松还在,那几株刺槐树还在,依然执拗地守着一方风月。墙上耿校长手写的标语斑驳剥落,已难辨认,涂上了岁月的风尘。

村小远去了,那充满温情、充满刺激的家访,那长空里飘摇的风筝,那打雪仗时的掷雪球声,那旷野里的踏青,那学雷锋扫大街的场面,那校园里清新明快的竹笛声,也都渐次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成为记忆沙滩上熠熠闪光的贝壳。

村小,如一棵会流泪的苦楝树,给我良多的温馨、慰藉和欢喜;如一帧久远的黑白照片,守着岁月的底色,镶嵌在我的心灵深处。endprint

猜你喜欢

红菱水芹村小
采红菱
采红菱
村小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村小支持行动
——把关注点延伸到基础教育的“神经末梢”
红菱
村小消失后对农村文明的不利影响
红菱套养甲鱼 混搭出高效益
说话
耐热早熟水芹新品种91-55水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