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戏剧中学习和成长
2018-03-13张梦洁
文 张梦洁
3~6岁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流畅和丰富,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是他们比较常用的方式。幼儿喜爱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充分体验和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与表达方式,能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促进幼儿与同伴间相互交往以及协作与配合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戏剧表演是幼儿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欣赏与表演的过程中,幼儿对戏剧剧情、角色语言、肢体动作、故事情节等,都有强烈的好奇心。2016年,我园积极申报了“十三五”市级课题《幼儿早期阅读与戏剧表演整合的实践研究》,激发了幼儿对阅读与表演的兴趣,初步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基于此研究基础,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戏剧表演的系列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与感受游戏精神和戏剧舞台的魅力,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在开展戏剧表演系列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改编了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特点的剧本,创设了丰富多样的表演环境。在整个戏剧表演系列活动中,幼儿和教师都收获颇丰。
一、如何选择并改编戏剧剧本
剧本,是戏剧工作的开端。剧本主要由角色、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通过研究,我们设计了两种适合幼儿阅读和表演的剧本形式——图文结合(表格式)剧本和连环画剧本。小班幼儿接触的剧本主要是由绘本图画衍生的连环画剧本;中班幼儿开始接触表格式的图夹文剧本(以图为主,仅有少量简单文字);大班幼儿接触的剧本依然以图为主,但可适当增加文字。
在幼儿探究阅读主题故事、欣赏并了解剧本结构与作用后,我们可引导幼儿以故事情节发展脉络为依据,在预设的剧情框架基础上,尝试参与班级表演剧本的创作。每个幼儿都应有体验创作“我的剧本”的机会,幼儿参与剧本创作的方式主要有全班集体创作剧本、小组合作创作剧本、亲子合作创作剧本、个体独立创作剧本等。
创作剧本时,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与主题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通过讨论“这个故事可以演些什么?怎么演?表演时的剧本分几幕进行?剧里有哪些角色?他们的出场顺序是怎样的?他们会说什么?”等,引导幼儿基于故事情节,围绕问题进行想象、讨论,明确角色出场顺序,创编剧本情节和必要的台词,尝试用绘画、符号、贴纸或简单的文字等方式记录(小班以教师用简笔画或贴图形式记录为主,中、大班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在剧本中进行记录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尝试根据剧本进行表演,然后进一步讨论、完善剧本,最后形成全班戏剧表演的剧本。
戏剧活动离不开对角色的塑造。教师可以把戏剧中具有鲜明特点的角色选出来,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欣赏,从角色的外形、体态、性别、年龄、性格等方面对角色进行较细致的分析,加深对角色个性、情感的了解,尝试结合戏剧情景和角色特征,创造性地进行想象,并大胆地用对话和动作进行表演。
二、如何指导并参与幼儿表演
剧本的选择只是前期的准备,真正考验教师的是如何指导并参与幼儿的戏剧表演。教师在参与幼儿表演这一过程中,主要有引领、组织、参与、评价四个过程,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参与性,避免出现牵着幼儿走的情况。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主动参与表演呢?
(一)引领时,发挥幼儿主动性
例如,在《小兔乖乖》一剧中,针对“大灰狼”的角色如何更好地演绎、谁更适合等问题与幼儿一起进行讨论,让幼儿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大灰狼这一角色的特征,从而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演。
(二)组织中,按照意愿分组
在分组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组,例如,小班,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表演能力分配角色;中班,可以按照能力搭配分组;大班,则可以大胆放手让幼儿自愿分组。
(三)参与时,自由融入表演
例如,在表演《我的幸运一天》的时候,一开始幼儿都不太会表演狐狸这个角色,老师就主动地参与进来,饰演狐狸,让幼儿进一步体验狐狸的角色特征,从而更好地进行表演。在《小鸭子的故事》一剧中,我们老师同样积极地参与,当发现没有鸭妈妈时,幼儿提出让老师扮演,老师便扮演了鸭妈妈,这样,扮演小鸭子幼儿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四)评价时,鼓励幼儿自评
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总结性评价,教师都要多让幼儿开口,让幼儿说一说在表演中的感受,教师再作总结。这种反思性的评价更有助于幼儿理解戏剧表演,分析自己及他人的表演行为。
三、趋利避害,走出误区
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比较注重幼儿的表演效果,而忽略了表演过程中幼儿的发展。这也与当今的价值导向紧密相关,人们不管做什么事,总是认为最后的结果最为重要,导致了一台幼儿剧表演得成功与否,往往看重的是最后舞台上的演出是否顺利,而不是幼儿在排练表演过程中是否有所收获。另外,角色的选择权局限在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身上,大多数幼儿缺乏自主选择的机会。如何走出这样的误区呢?我觉得以下几点可以参考。
(一)将戏剧与游戏活动结合
为了避免重复排练带来的枯燥,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把戏剧游戏与戏剧表演整合起来的策略,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游戏化戏剧教学方式。例如,表演游戏“大树和小鸟”,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表现着小鸟和蝴蝶自由飞舞的姿态,还有砍树人砍树的动作等。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达对戏剧中不同情景的感受。
(二)将戏剧与日常生活结合
在本学期,幼儿接触了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我的幸运一天》。在表演过程中,我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幼儿的生活体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狐狸帮小猪按摩时,我结合生活的场景,让幼儿尝试用按摩的方式帮爸爸妈妈按摩。有了生活经验的感受,幼儿在表演时就能得心应手了。在这样的尝试中,幼儿的已有经验被充分地唤起,与表演活动紧密联系。
(三)将戏剧与日常课程结合
我园将戏剧表演作为幼儿园的课题活动,这对于幼儿和教师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与我们的日常课程相结合,我们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等因素,对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主题活动内容进行了梳理,探究幼儿戏剧表演可实施的活动元素(主题课程中的相关语言、美术、音乐等活动),通过有目的地筛选、改编、创编,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戏剧活动内容。
(四)将戏剧与家园互动结合
家园互动可以充分激发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幼儿在园的一举一动都深深牵动着家长们的心,作为家长,他们也很想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戏剧表演可以进一步拉近亲子关系,促进家园联系。我们可以通过招募家长演员的方式,将我们的家长资源拉入到我们的戏剧研究中去。同时,家庭剧的开展与评比也能全方位地将戏剧融入家庭教育中去。我们的戏剧表演系列活动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充分支持,他们的共同参与进一步紧密了亲子关系,也让家长对我园戏剧教育的特色课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开展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幼儿的发展。有了家长们的参与,也进一步加强了家园间的密切配合与合作。
戏剧表演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表演这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学会主动思考和沟通表达技巧,同时获得社会责任感等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通过戏剧表演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幼儿进一步在感受表演活动的过程中爱上表演,获得与同伴共同参与活动的快乐体验。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金梅.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