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标本质量控制在常规生化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2018-03-12朱广生
朱广生
【摘要】目的:探究血标本质量控制在常规生化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常规生化检验的4 8 2例患者为实验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1例。在实验第一阶段,两组血样本在常规生化检验中均实施血标本质量控制。3d后进入实验第二阶段两组患者再次行生化检验,实验组仍实施样本质控,但对照组行常规质控管理,比较各阶段两组生化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第一阶段,两组的AST、ALT、GLU、ALB、BUN、Scr、TC、TG、HDL-C、LDL-C、、TBiLi、DBiLi水平无明显性差异(p>0.05);第二阶段,实验组的AST、ALT、GLU、ALB、BUN、Scr、TC、TG、HDL-C、LDL-C、、TBiLi、DBiLi水平与第一阶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上述生化结果均明显高于第一阶段和实验组的检测结果(p<0.0 5)。结论:在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中实施血标本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准确诊治、评估病情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生化检测;血标本质量控制;常规质控
检验科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主要是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等标本进行采集和检验,其中包括常规生化检验、微生物检测、免疫检测等,其在疾病诊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为临床诊断、疾病防控提供较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有研究报道[1],样本的质量好坏是保证临床检测工作有效性、准确性的关键。然而,在实际临床检验工作中,由于受检者、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以及实验室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极易污染样本,导致检测结果失真,给临床疾病诊治带来了不良影响[2]。因此,在临床检验中,要想获得更为可靠、真实的检验结果,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样本质量控制体系。我科为进一步提高生化检验质量,对血标本加强质量控制,并观察其在生化檢验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常规生化检验的482例患者为实验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1例,对照组有121例女性、120例男性,年龄19~59岁,均龄(40.26±7.03)岁;实验组118例女性、123例男性,年龄18~59岁,均龄(41.02±6.49)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状况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1.2.1 实验第一阶段
两组在进行常规生化检查(采用同一仪器、参数)时均实施血标本质量控制干预,具体内容为:(1)检测前:①采集血液样本前:要求检验人员每日均依照相关检验流程进行仪器、试剂、样本质量控制,且在采血前做好各项标本监测工作。②采集血液时:检验人员在采集血液样本时,要求其必须核对样本试管的情况以及标签的信息,避免出现血液混淆等问题。而且在采集血样本时,必须严格按照临床标准的流程进行无菌操作。穿刺受检者静脉时动作应轻柔、准确,尽量避免反复穿刺或牵拉针头而导致血管壁破损,使血细胞中钾离子释放影响血样本质量。⑧血液储存:工作人员在确定受检者信息、血液样本无问题后,应及时将其进行有效的储存,并要求在采集后的15min内送检完毕。同时,需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避免外界环境因素的对样本的污染。(2)检测过程中:根据以往生化检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建立更具针对性的标准化操作规程以让工作人员处理、分析标本时均有章可循,同时做好室内、室间的质控分析工作,尽量避免失控状况发生。此外,每份血样本均需适当保留标本,便于随时复查。(3)检测后检测完成后,检查室内质控的数据,并评估其对本次检验结果是否会造成影响。在填发报告时,若遇到检测结果明显异常或与患者症状、体征不相符的,应立即与临床医师联系,并取出保留的血液样本或再次采集患者血样本复查。
1.2.2 实验第二阶段
两组均应用同一仪器、参数进行常规生化检验,实验组仍采取上述样本质控措施,但对照组行常规质控管理,主要是工作人员严格遵循检验室内规章制度采集、储存样本,并按常规流程进行样本检测。
1.3 观察指标
在两个实验阶段中,对比两组葡萄糖(GLU)、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 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的检测结果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计数数据用百分比来表示,经X2检验;计量数据用(x±s)来表示,经t检验。P<0.05表明组间差异明显。
2 结果
第一阶段,两组的AST、ALT、GLU、ALB、BUN、 Scr、 TC、TG、HDL-C、LDL-C、TBiLi、DBiLi水 平无明显性差异(p>0.05);第二阶段,实验组的AST、ALT、GLU、ALB、BUN,Scr、 TC、TG、 HDL-C、LDL-C、TBiLi、DBiLi水平与第一阶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上述生化结果均明显高于第一阶段和实验组的检测结果(p<0.05),见表1。
3 讨论
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判断疗效或评估疾病预后的一种有效检查手段,主要是通过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样本中的成分变化,以准确、客观的判断检查者的疾病特点或临床类型。相关文献指出[3,在生化检验过程中,加强样本质控是检验操作的关键环节,其能够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我科将血标本质量控制应用于临床常规生化检验中,检测前通过严格规范标本采集的技术、保存、运送等环节来获取最佳质量的检验样本,避免漏诊、误诊事件发生。在检测过程中,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并做好室内、室间质控工作,以保证样本检测顺利进行。在检测完成后结合相关临床知识认真分析异常的检验结果,以利于临床检验工作者在错误中发现问题并改进。研究结果也显示,两组血样本在实验第一阶段采取全面质控进行常规生化检验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实验第二阶段,实验组仍加强样本质控,而对照组行常规质控管理,其生化检验结果则较实验组及第一阶段的明显升高(p<0.05),与王志明4研究结果基本吻合,提示在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中实施血标本质控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准确诊治、评估病情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潘露,血标本的质量控制在生化检测中的作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6,6 (26):49-50.
[2]王海英,血液生化检测分析各阶段质控影响因素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 (09):725-726.
[3]常朝晖,临床生化检测中血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 (17): 282-283.
[4]王志明,血液标本质量控制在生化指标检测中的应用探讨[J].青海医药杂志,2017,47 (1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