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希望工程25周年系列报道
2018-03-12雨凡
雨凡
羊光然用无悔的青春献给希望工程
羊光然作为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理事长,已在希望工程这个崇高的事业上默默地奉献了20年,他用无悔的青春为成千上萬的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他把希望工程打造成为海南家喻户晓的公益品牌,他创造了“经济小省做大慈善”的公益奇迹。
1997年8月,羊光然调入海南青基会时正逢海南希望工程发展走入低谷,2000年2月,他正式接任秘书长职务。为了让海南希望工程能够走出困境,羊光然20年如一日,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和工作热情。共青团是个“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特殊职业,他眼看着与他年龄相仿、甚至年龄更小的团干一批批转岗,但也丝毫没有为个人的前途和名利所动。期间羊光然有过几次转岗的机会,而且还是个不错的岗位,但都被他一一给拒绝了,因为他不忍心放弃困境中的海南希望工程事业,更不忍心看那些徘徊在校门之外的贫困学子。
“接手海南希望工程负责人之初,机构已经面临着无法运转的困局。主要原因是发放助学标准提高导致资金断裂。希望工程实施之初,接收的都是统一标准资助,资助一名失学儿童每年30元,一次性交完小学阶段几年的资助款。随着学杂费的提高,我们给受助学生的资助标准也增加到每学年40元、50元。增加的这一部分不再叫捐方补交,而是由机构从一般性捐款中列支。由于没有指向性的捐款极少,导致机构陷入了危机。”羊光然说,在这样的的危难之刻接手海南希望工程对于他来说是他人生遇到的一个最大挑战。面对压力、面对挑战,他决定知难而上,义无反顾接受挑战。
“没有创新就没有海南希望工程的今天。”羊光然说,他上任以来一直把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
海南希望工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步,发展到九十年代末进入了衰退时期,机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羊光然大胆提出了进行项目创新的工作思路,积极寻找新的工作载体。2003年,海南省青基会联合《南国都市报》率先推出了贫困大学生救助行动,使海南省成为全国实施该项目最早的省份。之后以救助贫困大学为对象的“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成为了海南省乃至全国最具影响的公益品牌。除此之外,海南青基会又结合实际连续推出了“希望农校”、“希望卫生所”、“孤儿爱心学校”、“希望工程新农村建设资助计划”、“绿色希望工程”等新的资助项目。创办了海南唯一一所全免费的职业学校——三亚百年职校。并设立了“金鹿助学基金”、“南山慈悲济学基金”、“成美圆梦助学金基金”、“肯德基曙光基金”等32个专项基金。这些基金的落户不但成为希望工程品牌的有效补充,同时有效地推动了海南希望工程的顺利发展,实现了海南希望工程的转型升级。
由于海南青基会是由团省委主办,属官方性质的基金会,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把它当作政府的一个部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也往往以“政府行政工作人员”自居,工作服务意识不强,缺少工作的激情与活力,从而导致工作局面被动。对此,羊光然提出了“更新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的工作思路,把衙门作风转变为服务意识,从而大大地改变了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此举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海南青基会在活动宣传上极其被动,每次活动都要邀请媒体来报道,结果宣传力度不大、效果不好。针对这一情况,在羊光然的主抓下打破了以往的宣传模式,海南青基会主动与省内强势媒体进行强强合作,联合媒体共同主办一些大的活动项目,让媒体以主办方的姿态进行报道,效果很好。这种合作机制很快被其他公益机构所效仿。多年来,海南青基会在团省委开展的“创新奖”评比中,年年都获得表彰。
管理是希望工程的生命线,这是羊光然一直坚持的工作原则和坚守的工作底线。他常常把希望工程比喻为“高压线”,把从事希望工程的人比喻为走钢丝、履薄冰。20年来,羊光然不但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时时处处要求自己奉公守法,廉洁自律,而且还要求自己的部下恪尽职守、秉公办事、遵纪守法,不论是在捐款的管理或是学校的建设过程中,都要按照希望工程的各种管理制度及其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不得弄虚作假,循私舞弊。在管理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原则,对问题的处理也决不手软。2000年,羊光然在一次希望小学建设检查中,发现了正在建设中的保亭福和希望小学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于是他当场责令把已建到窗台高的楼房推倒重建,毫不留情。2002年,捐方投诉了三亚市林旺镇长山小学的校长对助学金的发放可能有漏洞,并被海南日报以《谁领取了她们的资助金?》为题进行了报道,此事经羊光然亲自核查发现是校长工作不负责任所致,既没有按照助学金发放的程序办理,也没有进行校内公示,没有学生签收,没有造册登记等,对此,羊光然及时责成调查组及三亚有关方面对该校长进行了警告处理,有效地维护了希望工程的良好声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