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天下
2018-03-12
“Technically, that would mean 0.17 percent (or about 13 million people)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have red hair and blue eyes. The combo is the rarest on the planet, and if you happen to have a red-hair, blue-eyed pal, dont forget to share the fun fact.
我们在国外的影视剧里常常看到这一幕:父母把初生的婴儿捧在怀里,赞叹道:“看,他有着多么独特的眼睛和美丽的发色啊!”绿色的眼睛的确难得一见;蓝色的眼睛就算没那么特别,但至少很酷;而金色的头发根本不算罕见。事实上,真正最罕见的头发和眼睛颜色的组合是红发蓝眼。据《每日医学》(Medical Daily)称,红头发和蓝眼睛都是由隐性基因决定的,因此它们同时出现的概率很低,具体可参考计算杂交后代基因型和表型概率分布的庞纳特方格(Punnett Square)。全世界有1%—2%的人长红色头发,17%的人有蓝色眼睛,如果不考虑人种差异,把全人类当成整体看的话,在全世界75亿人口中,同时拥有红头发和蓝眼睛的人仅占0.17%左右(约1,300万人)。这么一来,你是不是对长红发的人更感兴趣了呢?下回若看到某人一头红发,别忘了仔细看看他(她)的眼睛哦。
“This chocolate doesnt have any berry flavoring(香精)or red coloring(色素). It is made from the Ruby cocoa bean, and the Ruby bean is unique because the fresh berry-fruitiness and color tone are naturally present.”
大约八十年前,白巧克力继黑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之后,成为了巧克力家族的第三位成员。如今,作为全球最大的巧克力和可可产品制造商,瑞士百乐嘉利宝公司(Barry Callebaut)推出了第四种巧克力——红宝石巧克力(Ruby chocolate)。这种巧克力的口味和色泽与以往不同:既不苦,也没有奶香,甚至不算甜,而是一种带有浆果的清新且醇美的味道,其色泽粉红,看起来光滑润泽。但它却没有添加任何浆果果肉、浆果香精和人工色素,而是由提炼自红宝石可可豆的天然原料制成。人们在休闲放松时倾向于选择黑巧克力,赠礼或与人分享时会选择白巧克力。那么什么样的人会喜爱红宝石巧克力呢?百乐嘉利宝公司创意总监彼得·布恩认为,红宝石巧克力估计会受到追求“纵情享乐(hedonistic indulgence)”的“千禧一代”的热捧。
“At least 126 languages are spoken in Detroit homes, and more than 1 in 10 people in the metro(大都市)area speak a language other than English. In the U.S. there are at least 350 different languages spoken.”
美国有着庞大的外来群体,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一直是贯穿其歷史的重要议题。近日,一些少数族裔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开展了一系列的“双语故事会”(Bilingual Storytelling Project),在这样的聚会中,每一个少数族裔都被要求摆脱英语的束缚,不借助任何翻译手段,随意使用自己的母语,来讲述与自己的文化相关的故事。不同的文化自由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彩,无需刻意融合,文化多样性的魅力跨越了语言的障碍,让不同族裔之间的交流更加充满活力。参加这一活动的少数族裔都表示,为了适应英语世界的生活,自己必须刻意融入英语的语境,将自身的文化特质隐藏起来。而这一活动则让他们意识到,对被称作“文化大熔炉”(melting pot)的美国社会而言,多元的文化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With VR, you can get people to try stuff they havent done for years, then they realise they can do it in the real world.”
如今,虚拟现实疗法(virtual reality therapy)作为一种颇为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已经帮助许多人克服了心理障碍,缓解甚至治愈了心理疾病。恐高症(acrophobia)、妄想症(paranoia)以及抑郁症(depression)等常见的心理障碍,都是虚拟现实疗法针对的目标。患者戴上设备后进入软件中精心设计的虚拟现实世界,他们需要完成特定的任务,而这些任务都与其内心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有关。现实生活中恐高的人,需要在虚拟现实中为了拯救一只小猫而鼓起勇气从高处跳下;抑郁症患者会在虚拟现实中为了安慰一个哭泣的孩子而敞开心扉,之后通过角色转换变成那个孩子,聆听自己之前充满温情的鼓励话语,从而使自己从自我批判的绝望牢笼中挣脱,更好地接纳自我。软件开发者通过丰富多彩的虚拟情景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了克服内心恐惧的机会,回到现实后,他们往往会发生良好的转变。
“Eight days is the minimum length that a vacation should be, because its the length of time it takes for someone to forget about their work stress and responsibilities.”endprint
美国摇滚乐队“冷战小子(Cold War Kids)”的歌词中有这么一句:“两周的带薪休假治愈不了对我造成的伤害(Two weeks paid vacation wont heal the damage done.)。”可能你没听说过这个乐队,但这句歌词却能给你提个醒——连续两周的旅行休假不见得是好事。那么,多长时间的休假是放松身心与释放压力的最佳选择呢?《幸福学研究期刊》(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对55位旅行休假者(每个人的旅行连续时长均超14天)作了调查。研究者们记录了每个人在出发前、旅途中和旅程结束后各阶段的身心健康指数。结果表明,八天是旅行起作用的最短天数,因为人们至少需要八天才能完全把工作上的烦心事和压力抛诸脑后。但是到了第11天后,旅行者身上则或多或少会出现想家、厌倦奔波不定的生活等种种负面情绪,旅行带给人的愉悦感会骤减。研究表明,一年没能出去旅行一次会给身心造成损伤,但愉快的旅行也要适度。
“If your whole family gave donations to your college fund for your birthday, would you say ‘I got a lot of presents?”
又到了大采购、走亲访友、互赠礼物的时节。西方人时而管“礼物”叫“present”,时而又叫“gift”,你是否想过,这两种“礼物”有没有区别呢?实际上,这两个词来自不同的语系。gift来自古老的日耳曼语系,意思是“给予”,即“给出去”这个动作。在古英语里指的是“男人(在婚前)给予新娘(或新娘父母)的彩礼”。而present来自法语,意思是“呈递或授予的物品”。到了13世纪以后,这两个词都形成了“在不要求报酬的前提下转让所有物”的意思。虽说两者词义差别不大,但仍有各自不同的含义和特殊用法。其中,gift的适用范围更广,还含有“天资”的意思。可以说某人have the gift of gab(能说会道),或者有a musical gift(音乐天赋)。此外,gift还可以指代无形之物,如the gift of a quiet day(如同礼赠般安静的一天),而present更多指代有形的事物。作为“礼物”,gift比present使用得更为频繁,毕竟present还可用于表示“现在”。不过,在两者的复数形式gifts和presents都僅表示“礼物”的情况下,gifts仍比presents使用得频繁,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中,gifts和presents出现的频率约为4:1。
“‘Sort of and ‘kind of arent the only crutches(依靠)insecure speakers love to lean on.”
我们经常听到人说:“我差不多同意吧(I sort of agree.)”或是“要是你作决定时跟我商量一下就好了(I just kind of wish you had asked me before making that decision.)”等等。许多人爱说模糊语,有时是为了避免冒犯对方,有时是为了委婉地表明自己对某件事不了解。模糊语也许说起来舒心,但听者却不这么认为,经常说模棱两可的话会混淆听者的视听,给人留下不值得信赖的负面印象。美国商业杂志Fast Company 将“kind of”和“sort of”归为“一个人听起来不知所云”的标志性用语,也就是说当你用这样的词开场时,就会给听众传达“接下来你要说的话随便听听就好,不值得相信”的信号。作为领导,会损害其威信;作为好友,会削弱其真诚。总之,就算你有真知灼见,或是待人真心实意,都听来没那么“真”了。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人听起来充满自信,又值得信赖呢?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将口语填充词(如英文中的“well…”,中文中的“嗯……”等)换成明确的行为动词,这样无论听众是谁,都会觉得你的话听起来更清晰且有说服力。
“Inside the stultifying(极其无聊的)and soul-shattering(打击心灵的)environment of prison, PUPs classes supply the ‘oxygen inmates(囚犯)need to imagine a different future.”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此话在美国加州的圣昆丁州立监狱里得到了践行。一项始于1996年的名为“Prison University Project”的狱中教育项目致力于将铁窗变寒窗,为监狱这样一个令人窒息和绝望的所在开辟了一线生机。这座建于1852年的监狱以其古老历史和囚禁过许多重刑犯著称,而目前共有一百三十多名来自斯坦福、伯克利大学以及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志愿者们在狱中为犯人开设大学同等课程,其中在参与学习的两千多名犯人中,已有150人获得了佩丁大学(Patten University)颁发的相关学历证书,还有更多的服刑者需要排队等候学习机会。曾因二级谋杀被判入狱20年的Pat Mims 就是PUP 项目的获益者之一,入狱前只读到九年级就辍学的他说:“大学教育让我学会了审慎思考,并发现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而且这个帮助犯人接受大学教育的举措,也改变了整个监狱的氛围,让这里更加安全和人性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