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为何首在立师德

2018-03-12宋婧琳张华波

人民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师德道德教育

宋婧琳+张华波

【摘要】新时期新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在立师德,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将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与核心力量。

【关键词】师德 师德建设 立德树人 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立师德”既源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也源于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中华民族历来对教师的“师德”有严格要求,“贵师德、讲师爱、有师能、立师风、辨师责”的师风师范一贯为人们所认可。

从历史层面看,“立师德”首先扎根于中华民族“内圣外王”的伦理道德土壤。自先秦起,思想家们便秉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的道理,认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呼吁“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吕氏春秋·劝学》),以“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孟子·公孙丑上》)诠释“师德”的最高境界。古代思想家尝试通过外在约束以“立师德”,并将“师德”作为“为人师”的首要条件。宋代朱熹手订《白鹿洞教条》,明清程端蒙和董株制订《程董二先生学则》,都强调道德品质和行为操守是选聘师长的重要条件,戴震以“讲学砥节,相语以道德,相勖以恭行。自宋以来,书院之立,咸若是”佐证了彼时只有圣贤厚德者方可为人师的社会风尚。

从现实层面看,党和国家基于新的历史条件与社会问题,从法律、规章等层面进行了“立师德”的实践探索。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相继出台,到制定各阶段教育发展纲要与意见,“师德”的内涵及其规范体系被不断拓展。尤其2014年,《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首次为高校教师划定的七条底线,成为高校教师不可僭越的师德“红线”。“红七条”的出现,既是当前阶段“师德”缺位等社会问题的产物,也是结合我国历史经验与当前实际制定,针对“师德”的底线约束与行为规范,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虽然中央提出希望教师能够“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但“师德”依然是一项软性的、难以量化的道德指标,如何让“红线”从“虚线”变成“实线”成为了今后“立师德”重点探索与解决的内容。

“立师德”既关乎国家与社会的长远发展,也关乎公民个人的切身利益

“师德”好坏首先关乎大国复兴梦能否实现。我国教师队伍整体上是好的,他们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呕心沥血。然而,社会变革的负面效应使少数教师理想信念模糊、功利色彩扩散、育人意识淡薄,严重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导致整个教育行业出现信任危机。“师德滑坡”和“信任危机”直接影响教育效果,使教育本身无法托起大国复兴的梦想。“师德”好坏关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从我国历史和现实出发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为学生服务作为贯穿教育始终的核心。教师在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承担着教化受教育者认同并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核心价值观的重任,直接影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程。

师德问题使公民对教育环境产生不安。“范跑跑事件”、“幼师虐童事件”……如定时炸弹曝光于网络,师德问题一次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这些校园事件中的失德失范行为累积起社会对教师形象的负面评价,也使公民对于整体教育环境产生不安,大量人才流失海外。师德对受教育者一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深远的。师德问题之所以比其他恶性事件更易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主要是因其一个人自幼儿园开始塑造起的道德水平,从根本上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且道德观念一旦形成,终生难以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师德之重,重于千钧。“师者,为师亦为范,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必须率先垂范、“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立师德”的成效直接影响教育系统及其各要素的配置运行

一般认为,教育系统,以教育资源为基础,由教育组织、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三个主体要素组成,且主体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

首先,师德关乎教育资源优化,直接影响教育系统是否能够健康运作。教育资源,包括人、财、物,具体而言就是师资、经费和硬件设备。其中,决定性的资源是人,即师资的数量与质量。师资的质量就是教师的素质,又包括学术水平、职业素养和师德修养,三者缺一不可,以师德修养最为重要。究其原因,一个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老师,如果缺乏高尚的师德,他将难以全力为学生付出,甚至对学生起负面示范作用。

其次,师德關乎校园文化彰显,直接影响教育组织的生命力与核心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而师德则是校园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学校的立校之基、发展之源。陶行知那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出教师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以德治教的重要性,用师德引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实践,既彰显了教育的本真,也是校园文化的内蕴所在。

最后,师德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被教育者能否以健全的人格追求自己的梦想,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人才培养是教师职业价值的最高体现,而师德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这场全民教育运动中,社会期待教师以自身所具有的德、智、情、美等品质影响他们的学生,使学生也同样具有这些美好的特质。这说明教师的榜样角色没有变,依然是道德的化身和人格的楷模,而师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对师德的建设关乎教师自身发展、人才成长和国家未来。

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师德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应继续从顶层设计出发,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与政策,以外在约束与引导等方式为师德建设订立底线与规范。首先,加大对相关法规落实力度。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上位法及其“条例”、“细则”等意见和规定共同构成了对师德约束的法律机制。其次,继续制定和完善教师专业标准,以高标准、严要求选拔高尚道德、修养良好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最后,不断健全和完善考评监督机制,即健全师德建设的工作责任机制,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督导组成的“监督共同体”,将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和教师的长效化考核体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应从微观实践出发,关注教师群体生态与相关考核的同时,更关注教师个体道德人格塑造。严格规范教师职业准入,以长期的、全方位的视角,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查内容。关注教师生存与生活的现实,把教师的生存生活需求和职业伦理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师德教育的内化养成,改变过去德性教育的传统灌输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师德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注重发挥师德的实践育人功能。完整的师德是教师“言传身教”和“情感动力”的完美结合,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体现在教师通过实践引导等方式教授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与人生理想,使其在面对利益冲突时依然坚守真、善、美的可贵品质。

(作者单位均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注:本文系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606070079)和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廉政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国际反腐败形式及廉政治理研究”(项目编号:ZYGX2016LZ01)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网,2014年9月10日。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德道德教育
致良知与师德
跟踪导练(五)(2)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道德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