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中国智造
2018-03-12谷宇
谷宇
【摘要】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来延展智能并提升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助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经济形态;未来人工智能还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所以说,人工智能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仅是科技的创新,最终更会带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变革。
【关键词】人工智能 社会变革 中国智造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深入支持、人工智能產业链的日渐完善,以及国内科技公司在研发、并购等方面的大量投入,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正迎来发展的春天。人工智能与工业制造相结合正日益引发关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则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多信息的融合和高新、智能技术的注入,将大力促进从传统制造业到新型智造业的转变;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成为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到了6.6万台,估计2017年的销量已达到9.4万台。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产业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工业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典型的工业机器人有:移动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加工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是指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其他机器人,运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比较广泛,多为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物联网等技术。总之,随着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加速融合,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成为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仿生技术和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检测仪器和智能检测技术在人工智能产业中的应用得到迅速的推广。比如,电子鼻、电子舌等智能检测仪器在食品安全、爆炸物品、违禁物品检测等方面就有着广泛的应用。除此之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运用智能检测设备与物联网技术,合理构建智能检测系统与平台,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检测产业广泛应用的重要表现。
近几年,我国的智能家居产业发展尤为迅速。《2016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5 年,中国智能家居产值达到843.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更新中,机器人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时通信、大数据、云平台)等进入到智能家居领域,使得智能家居产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极大提升了家居环境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与艺术性。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迅速,使智能交通的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我国广泛使用的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城市智能公交系统以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打车系统等,都有效借助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和理念。近年来,集计算机视觉、组合导航、信息融合、自动控制和机械电子等于一体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迅速走进大众视线,为智能交通注入了新的血液。
此外,我国在智能控制与导航、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人工智能产业领域,也已有不同程度的成果积累,并呈加速发展态势。
应未雨绸缪,提前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挑战
根据学术界广泛的意见:当今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历经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阶段。普遍认为强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就是指有知觉和自我意识的智能机器,它存在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体系,拥有批判性的分析问题和抽象的思考问题能力。显而易见,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而言,与所谓的强人工智能技术还相去甚远。同时,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只是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的诸多因素中的一项,它并不会等同于人类智慧;尤其是人类的思维并没有通用性,人工智能是很难具备这种能力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人们可能会面临人工智能伦理方面的挑战:机器行为准则、机器人权利和机器人教育等相关问题。那么如何将其内部程序与社会伦理约束相结合,是机器人决策系统设计的首要问题。随着机器人获取的信息量的增加,其在某些特定应用场合中分析与决策的能力也许可以渐超人类,如何避免人类对此的依赖也是人工智能伦理值得考虑的问题。尽管目前的智能机器人还不具备情感与意识,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其可能在被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形成在某些特定领域的独特个性,因此,如何正确监管机器人,使得机器人使用者充当其监护人的角色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使用带来人际关系的改变、电子信息泄露带来的隐私权利曝光等诸多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所以,虽然从智能科学的技术角度而言,我们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担忧还为时尚早,但是,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正确规范机器人开发者从业准则、明确机器人开发者的权利与义务,却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以人工智能产业崛起带动国家创新水平提高
完善的科研生态圈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根本。中国的科研创新水平尚不足以全方位匹敌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工智能单方面异军突起,往往受累于弱势的科研生态圈水平。在全球人工智能仍处于弱人工智能的产业大背景下,人工智能仍然扮演着服务人类的新兴技术角色。假以时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必将迎来重大突破。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群雄逐鹿之时,国家优先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国内人工智能新产业如雨后春笋,人工智能产业渐趋成型,未来势必会成为国家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相关产业创新不足的弊病由来已久,导致我国部分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全产业链联动机制的缺失使得不同产业科研创新水平参差不齐,是国家目前科技创新水平不够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升国家创新水平,应借助人工智能产业的崛起,以发展国内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深挖洞、广积粮”,优先布局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带动周边产业的积极跟进,积极引导科研院所提升国内人工智能理论水平,形成全产业链系统创新发展的新机制,以人工智能产业崛起带动国家创新水平提高。
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系统创新发展,将有效促进国家科研生态圈的完善,带动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战略“添砖加瓦”。但是,如何最大化体现人工智能产业的带动优势,还尚需相关国家政策、科研机构、创新企业的有机结合。
国家应积极引导人工智能产业的有序、健康推进,避免产业泡沫的产生;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教育,设立人工智能教育相关学科,为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培养、储备专业人才;扶植和培育若干优秀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带动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支持人工智能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人员,应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人工智能通用基础技术,努力实现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理论的突破;探索人工智能理论和方法与传统学科的衔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基础学科中的应用,促进国内科研生态圈的逐步完善。对于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应紧密围绕国家在人工智能产业的战略布局,充分运用人工智能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坚持源头创新,以消费驱动产业发展;重视人工智能技术标准、服务体系和产业生态链的构建,拓展人工智能在国防建设、社会服务和个人生活等各方面的应用。
人工智能是我国科技实现从跟随者到领跑者角色转换的契机。政策、科研、商界应借机人工智能产业的崛起,形成全产业链系统创新发展的新机制,带动国家创新水平提高,助力国家科技实现“弯道超车”。
(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主任、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蔡自兴:《中国人工智能40年》,《科技导报》,2016年第34期。
责编/宋睿宸 美编/杨玲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