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倡导有温度的企业文化
——上海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记事
2018-03-12洪新
洪新
上海建工设计——上海迪士尼设计团队
“十三五”开局以来,上海建工设计总院坚持“围绕中心、凝聚力量、突出特色、提升形象”的“十六字”工作方针,创新方法手段,扎实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充分展示总院的企业形象,为促进企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持续增长势头,员工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员工收入年均增长10%,经营规模由“十二五”末期2015年的约6亿元,到2017年末实现约18亿元,成为上海主流设计市场的第三支力量。先后获得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健康单位、上海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连续8年获得上海市实事立功竞赛优秀公司等荣誉称号。
注重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企业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是一种高度自觉、自治的企业管理文化,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精神风貌,更蕴涵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它需要企业上下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一种文化管理的境界,才能产生一种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上海建工设计总院自2013年以《上海建工设计“十二五”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为标志,开始从战略高度实施新一轮文化塑院工程,提炼和形成了完整的文化理念体系,包括: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作风和核心价值观等。把“有限空间、无限创意”作为企业核心理念,以统一的企业精神、核心理念、价值观念和企业品牌形象等规范企业文化,保持企业内部文化的统一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让优秀、独特的建工设计文化像一粒种子根植于每一个建工设计人的心里,自觉遵循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认同同一种在建工设计做事的方式,实现企业共识共行的愿景目标。
企业文化是凝聚在产品及其品牌上的企业精华,又渗透到企业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群体风格之中。企业能够发展到什么地步,取决于无形的东西,这种无形的东西就是决定企业的内驱动力。企业文化定位在什么地步上,决定了将来企业发展在什么地位上。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战略,是企业做大做强的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上海建工设计总院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谋篇布局,举旗定向,鲜明地提出了“一三五”发展战略。即:“一个目标”就是“实现东部先进省院的规模和品牌,打造建筑设计集团”的目标。“三全”战略就是实施“全国化、全过程、全专业”战略,打造“十三五”新的经济增长极。“五大引擎”就是打造“原创策划、装配式建筑(PC)、工程总承包(EPC)、城市更新、新专业及新板块”等五大发展引擎。“一三五”发展战略的有力推动,既是一种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及企业文化,又是一种攻坚克难且“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实际行动。
为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积极传承“执行力、诚信和工匠精神”等三大文化基因,上海建工设计总院成立了企业管理委员会,围绕文化、经营、科技、管理等课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组织课题讨论,开展内部、外部调研活动,课题陆续结题,并在专题会议上进行了发布,有力地推动了“十三五”发展期间的企业文化建设。
坚持文化自信,传播企业正能量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主导与主体并举。设计院是以设计师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企业,设计师群体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不但有艺术个性,而且又有工程师的严谨,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上海建工设计总院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基和实践主体是全体员工,经营管理者要充分把握设计师群体的特征,善于发现和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经验,深入挖掘先进典型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国有设计院的整体形象。
围绕中心,加强企业内外宣传。强化宣传工作导向和激励作用,及时宣传总院的重点工作。坚持把总院党政的工作部署传播好,把员工的呼声反映好。对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时报道党建活动、党务公开、民主管理等信息;宣传“十三五”开局的工作主线等,引导员工把思想凝聚到做大做强的思路上来;宣传“上海迪士尼团队”“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先进人物事迹,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正面导向作用,弘扬先进,传递正能量。发挥宣传对企业文化塑造的独特作用,不断加强对外宣传报道,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做好“四个抓”,即抓好全国市场经营生产活动报道、抓好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报道、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文化活动报道,不断提高“上海建工设计”的品牌影响力。
精心策划,夯实文化自信的良好基础。精心设计《永无止境》(2017版)企业宣传片。宣传片以叙事+访谈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上海建工设计总院发展历程做了简要回顾,对“一个目标,三全战略,五大引擎”的发展战略做了解读。编辑出版了《企业画册》(2017版)。画册分组织架构、品牌与文化、市场与客户、资质与荣誉、技术与服务及代表作品,精选了文化、教育、医疗、交通枢纽等60个经典项目。创新传播手段,结合经营生产情况,策划、组织“建筑工业化设计展”,展示面积超过百平米,在微信、院报等平台进行同步宣传报道,并用VR技术推广展览,不断扩大总院PC技术的影响。策划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菁英人物系列宣传,宣传市场经营中涌现出来的青年典型。
创新思路,不断加强宣传平台建设。创办《上海建工设计报》,聚焦发展热点,组织策划专题,广受员工好评。做好新媒体平台建设,推动“上海建工设计”微信的应用,粉丝数已接近3 000人。定期对网站进行改版升级,形成了报纸、微信、网站等“三位一体”联动平台,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上海建工设计——新员工拓展训练
凝聚发展动力,让员工幸福成长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发挥制度的枢纽作用。近年来,上海建工设计总院构建充分体现企业价值理念的管理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规范制度内容、标准和流程体系。满足员工对未来发展的期待,积极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不断激发企业文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一是尊重人才发展规律,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注重改革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制度环境。加大了激励机制创新力度,调整了设计费分配办法,收入分配进一步向一线和骨干员工倾斜,提高一线员工和骨干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大了创新成果奖励力度,制订了《优秀设计、优秀科研成果奖励暂行办法》,规范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激励员工投身科技创新活动。
二是完善用人体系,推行公开选聘,积极创造条件,为各类人才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不拘一格降人才,建立多方人才发展通道,为员工提供自我实现的舞台。采用“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干部,在全院范围内启动公开招聘活动,公开招聘所长、副所长、所总工程师、所总建筑师等中层管理干部50余名。选拔重用一批思想先进、实绩优秀、踏实肯干,品行高尚、群众拥护的干部,进一步优化了人岗匹配,给“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员工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使一批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三是创新人才使用观念,坚持“使用是最好的培养”原则,大胆使用人才,激发员工内生动力。一批有激情、有热情、肯做事、有能力的年轻技术骨干得到了晋升,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有了实质性的突破,集聚了发展力量。同时,突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将设计所骨干安排到院管理部门进行多视角、多岗位锻炼,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开了通道。更有院内的专家从管理部门充实到设计所一线,提升了设计所的整体实力。经过精心的布局调整,使各类人才有了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激发了主观能动性。
促进心灵契合,让企业不断散发文化的温度
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具体化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因此,群众永远是企业依靠和服务的对象,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只有服务群众才能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坚持依靠员工办企业,加强与员工交流。定期举办骨干员工座谈会,征求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利用新媒体平台,组织领导与员工网上互动交流活动。关爱员工,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及时发放防暑降温用品。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完成食堂的装修改造,改善食堂硬件设备,提高员工午餐补贴,解决了员工的午餐难题。增加办公面积,开放办公布局,办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注重建立学习型企业,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党委书记个人捐赠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600余本藏书,成立了总院第一个读书角。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企业文化活动,举办新年健身登高活动,邀请名家开办摄影知识讲座,举办“城市礼赞”书画摄影展,定期组织成长修炼等“熊猫村”活动,开办瑜伽训练班,承办足球友谊赛,六一期间组织“与你童在”亲子活动,每年下半年组织新员工拓展训练等,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涌现出的“见义勇为事迹”“土方车前救顽童事迹”“希望小学结对20年事迹”及“保护野生动物事迹”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上海建工设计总院也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新时代,意味着企业加快发展已经焕发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建筑设计市场一支不断追赶超越的生力军。2017年1月16日下午,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38周年庆典暨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建工·汇豪商务广场一楼隆重举行。建筑设计行业领导、专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兄弟单位、业主,以及上海建工设计干部员工约150人出席揭牌仪式,社会各界纷纷祝贺总院取得的成就。揭牌仪式的圆满举办,是对总院工作的成功检阅,让员工备受鼓舞,利用微信、短信等争相转发、传播现场盛况,为总院在新时代发展再上新台阶送祝福。这些文化体验,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企业文化的参与者与建设者,深深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温度,增强了员工的获得感。